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中学语文教材的巧妙使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学语文教材的巧妙使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师是教材和学生间的桥梁。教师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直接关乎教学成败。教师应该成为“魔术师”,让教材充盈鲜活的生命气息,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教材 创造 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教材使用恰当与否关乎教学成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学生能倒背如流。许多教师一直告诉学生,“白日”为即将落幕的夕阳,但最新研究表明,“白日”应该是丽日中天的“丽日”。教师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如果使用教材时完全照搬或者完全“以纲为纲”,那么教材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笔者就自己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巧妙使用教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教材是例子,是教学的知识载体。完全照本宣科对于指导教学规范确实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却无法体现教学的实质。当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后,应该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通过教师的桥梁作用,学生可以纵情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之中。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一定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教师要对教材深入研究,全面把握;其次,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有质疑教材的能力,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加工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当的增添

教材是知识精华所在,并非面面俱到。教材中未涉及的内容,如果课堂有需要,教师要适当添加,将其融入到教学之中。比如课文《将相和》,在讲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内容的补充,如在渑池之会中,赵国和秦国谁获得了胜利等。这是教材中没有的内容,但是学生感兴趣,并且教师可以在延伸内容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落实“大语文”的教育观点。

课后练习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增添。教材上的课后练习具有一般教育意义,但是地区不同、学生水平不同,课后练习不能以一概之。教师可以在课后题目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知识延伸,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可以有效地丰富课后习题的内容。

二、适当的删减

所谓的删减教材并不是不要教材、否定教材,而是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目标删减不符合教学目标的内容,删减重复过多的内容,删减要求过死的内容等。比如有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常识,写出蒙古包的形状和内部陈设,并且请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描绘。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这个要求具有难度,应该进行删减。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删减方面不应该盲目迷信权威,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修改,使教材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

三、适当的补充

虽然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课文进行了新的编排,但是不得不承认,很多课文中描述的事物对于学生而言太过陌生。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之上做些资料补充,以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比如圆明园,学生从其他资料中看到的是圆明园残骸,他们很难想象那个灰飞烟灭的时代。教师需要通过图片或者案例给他们以时代感,如果条件允许,不妨用视频片段,来重现圆明园的魅力。两相对比,学生不仅仅了解了圆明园,更激发了爱国之情,提升了学生全面素养。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对教材进行了一些补充,但是不要喧宾夺主,以防使学生忽视学习的本质和目的。

四、适当的联系

美国教育博士珍尼特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谈到:“一个新的想法是旧的成分的新组合,没有新的成分,只是新的组合。”教师要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升华学生的内在想法。很多课文在给予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更会给他们内心以撞击。语文具有德育功能的优势,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适当地进行情感延伸,在紧密的联系中,给予学生情感升华。

“大语文”教育观实质是将内部相同的课文进行集体展示,在以一篇为核心的基础上,旁征博引,使学生思维得到拓展,文学修养得到提升。

五、适当的调整

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年龄阶段和地区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知识储备也不同。教师应该在尊重和认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之上,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包括内容先后顺序、重难点方面,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储备。对于一些名词、方言,教师更要根据本地区情况进行调整。

六、适当的拓展

我认为就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教学足以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将教学进行拓展,增加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仅就每学期的不到三十篇文章,这些能力的提高有限,教师要扩大视野,把语文教育置于学生生活之中,和社会的紧密结合,丰富语文教学实践,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还可以将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教育有机结合,在彼此呼应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是教材和学生中的桥梁,教师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直接关乎教学成败。对于学生而言,教科书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师应该成为“魔术师”,将教材唤醒,让教材充盈鲜活的生命气息,在跃动的旋律中吸引学生,感化学生,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