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最新的治疗进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最新的治疗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肝硬化并发症,也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患者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若未及时治疗可使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研究表明,如何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是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目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开腹手术、内镜、介入治疗等。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发病原因、病情、原发疾病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药物;内镜;手术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肝硬化并发症,由于此类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因此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已成为临床致死率较高的危重急症,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本文将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最新治疗进展,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UGIH)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发病部位位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主要包括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及血吸虫性肝硬化,其发病原因为肝细胞长期受到损伤继发坏死,属于进行性、弥漫性、进展性肝脏疾病[1]。研究表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若未及时治疗可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有研究显示,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门脉高压性胃病(PHG)、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炎、急性胃黏膜病变、反流性食管炎等,其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门脉高压性胃病所占比例较高,约占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总数20%[2]。但有研究显示,由于患者间存在个体差异,部分肝硬化患者无法确定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原因,为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首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已高达25%左右,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结构及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共同作用,肝炎、酒精肝等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肝硬化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如何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是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

2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

研究可知,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原则为保持通畅的静脉通道,补充血浆、血小板等物质维持血容量稳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辅助治疗药物,维持机体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度平衡,使机体内血红蛋白水平保持在80g/L以上安全状态,达到有效止血、降低失血性休克发生率的最终目的,减少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致死率,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4]。

2.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临床常用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保守治疗方法,通过对患者口服止血药、抑酸药或其他药物达到止血目的[5]。目前常用的止血药物包括血管加压素及其衍生物(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血管扩张剂等。有研究显示,血管扩张剂仅适用于联合血管收缩剂给药,或成功止血后预防再出血;血管加压素及其衍生物可显著降低门卖血流,但在止血的同时还将对血浆中纤溶酶原活性因子进行成功激活,因此不仅干扰止血效果,同时可显著提高心肌缺血、腹痛、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6]。抑酸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或H2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止血效果显著,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若病情较重或出血量较大则止血效果并不理想[7]。参麦注射液是临床常用中成药物,其作用为益气固脱、养阴生津,可在提高血压、有效止血的同时增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计数,但该药显效时间较慢,医生应根据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治疗方案。抗生素是降低止血成功后早期再出血发生率及预防或治疗感染的主要药物,常用于胃粘膜、食管黏膜炎性水肿患者中,但多与止血药物联合使用,单独用药并不能够获得止血效果。提示使用药物止血无效或效果并不明显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及时更改治疗方案,保障其疗效及预后。

2.2手术治疗

2.2.1外科手术 开腹手术是以往常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法,若患者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危急时应立即给予急诊手术治疗。研究表明,对于危急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选择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案,如喷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在较小损伤基础上有效止血[8]。但有研究显示,由于开腹手术切口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且对于年老体弱或无法达到手术实施条件的患者应及时更改治疗方案确保疗效及预后。

2.2.2内镜 内镜是近年来于临床推广使用的微创治疗技术,通过胃镜可准确反映患者出血原因及出血部位,并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治疗措施:①曲张血管套扎;②利用特殊探头(激光、微波、发热)使局部出血组织凝固止血;③出血部位喷洒止血药物,如立止血、凝血酶、五倍子、去甲肾上腺素、组织胶合物等;④注射药物,如无水乙醇、肾上腺素高渗盐水、乙氧硬化醇等使出血血管内形成血栓,出血部位组织坏死后形成纤维有效止血;⑤对出血部位使用血管夹夹闭出血血管,即机械压迫止血[9-11]。研究表明,部分患者经内镜检查仍未确定出血部位,可选择核素检查或腹腔动脉造影术等其他检查方法确定出血部位,但有研究表明核素检查准例较低。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是内镜止血无效的主要补救措施,该方法止血效果虽较明显,但患者痛苦大、并发症多,且早期再出血率较高,不利于尽快恢复健康,仅适用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抢救治疗[10,11]。

2.3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原理为有效堵塞出血血管,从而达到止血目的,是近年来推广使用的微创治疗技术。研究表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情最重,以往应用药物保守治疗无法获得满意效果,经外科手术实施分流或断流治疗未达到相关条件,介入穿刺微创栓塞术已成为此类患者主要治疗方法[12]。门脉高压性胃病所致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主要采用经皮经肝胃食管曲张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al emb-olization,PTVE)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该方法可通过对食管曲张静脉、胃冠状静脉进行有效栓塞,阻断门静脉、奇静脉间侧支循环,对脾部分动脉进行栓塞后使脾静脉回流有效减少,最终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有效止血的目的[13,14]。有研究显示,介入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止血成功率较高,适用于大多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已成为此类疾病临床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3 小结

综上所述,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是保障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目前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开腹手术、内镜、介入治疗等,对于病情轻微患者主要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若患者经保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或病情危重,则应适时给予外科手术治疗[15]。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发病原因、病情、原发疾病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倪东方.护理干预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15): 12-13.

[2]肖修玲.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19): 4066-4067.

[3]姜涛,界玉红,曹永顺,等. 中国吉林地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874例临床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 31(5): 881-882.

[4]谢国斌. 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76例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 21(18): 2178-2180.

[5]王克文. 联合药物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50例[J]. 中国当代医药,2011, 18(7): 54-55.

[6]杨灵修,张红宇.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0): 177.

[7]张慧宇,张博,刘红丹. 奥曲肽治疗重症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31): 180-181.

[8]宫文艳.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36例临床治疗观察[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 23(3): 440.

[9]王卫东,陈小伍,吴志强,等. 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 26(9): 770-771.

[10]汤克云,邵利萍,马晓玉,等. 内镜下食管套扎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术中配合及护理[J]. 淮海医药,2013, 31(5): 465-466.

[11]陈焕高.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59例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2010, 21(17): 56-57.

[12]骆仕云.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 7(9): 91-92.

[13]孙顺吉,蹇兆成,刘淑萍,等. 双介入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128例临床观察[J]. 山东医药,2010, 50(35): 41-42.

[14]孙顺吉,葛连刚,王秀春,等.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及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法的临床选择[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23): 3492-3493.

[15]周雪飞,王兴清.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与护理[J]. 护理与康复,2011, 10(5): 401-402.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