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央电视台《宜春月·中华情》中秋晚会意境之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由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中华情》团队承办的中秋晚会,自2004年始至今11年间,以其独特的艺术追求与大胆的创新突破,将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通过具象画面生动地呈现了出来,独具风格且广受赞誉。本文以集该团队创作特点之大成的《宜春月・中华情2009中央电视台中秋中英文双语晚会》为例进行分析,意在探究其视听语言特点及展现出的意境之美。
〔关键词〕《宜春月・中华情》意境视听语言电视艺术
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从“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骚客似乎对“月亮”有着某种特殊的情愫,这种情愫跨越时空的横亘,慰藉着千百年来饱经风霜的人们的心灵。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以“月”之名,召唤着华夏子孙对“根”的执念。这种颇显深沉而又不乏浪漫的因子使得中秋晚会似乎天然般有着一种不同于其它晚会的味道。其中,由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中华情》团队承办的中秋晚会,自2004年始至今11年间,以其独特的艺术追求与大胆的创新突破,将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通过具象画面生动地呈现了出来,独具风格且广受赞誉。而《宜春月・中华情2009中央电视台中秋中英文双语晚会》(以下简称《宜春月・中华情》),以一场极具中国诗情画意的“全景山水景观盛宴”,广受赞誉。其因试听语言的出色运用而营造出的意境之美令人动容。
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浪漫的民族。无论女蜗补天、精卫填海等上古神话,抑或文学、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情感丰富而又含蓄内敛的中国人都能将“浪漫”二字演绎得精彩纷呈。而“意境”凝聚着中国传统审美之大观,影响着一代代有情怀者。“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意”由“境”发生,“境”因“意”有情。对“天人合一”的追求,暗合了“意境”所提倡的审美体验:“天”可视为自然万物,即意境中的“境”;而“人”更多地体现在于客观物质基础上衍生出的情感体验的“意”。这种景色与心境的融合,成就了“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的“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的意境。将中国人对“故乡”与“团圆”的浓浓情感注入其中,结合山水实景景观晚会理念,营造出“天上人间”的视觉奇观,是《中华情》团队的一大追求。
二、“远山叠翠如含笑,春水绿波映小桥”
“清代诗人叶燮认为“意”与“境”是并重的,强调“抒写胸臆”和“发挥景物”应该有机融合起来。”具体到电视晚会的创作中,意境往往是将创作者对世界的自我认知物化到客观事物上,以达到“情”“景”、“意”“境”的合一。以2009年10月3日在江西省举办的《宜春月・中华情》为例,晚会主会场选在素有“明月之乡”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宜春的月亮山下、袁山公园内。大型室外会场的开阔性、互动性,使得现场观众在欣赏眼前节目的同时,拥有了随时随地仰望夜空、欣赏皎洁明月与人间美景交相辉映的“无我之境”机会;舞台设计方面,三个圆月状舞台基础上人工搭建错落有致的马头墙及古牌坊,在雕梁画栋间将赣派建筑秉持的自然灵秀、古朴厚重表现了出来,兼具空间感及造型感。此外,整个舞台一面临湖,“水”元素的加入不但增添了几分彰显地域特征的江南情怀,其柔美与灵动的意蕴也体现了水孕万物的自然之道。同时,水将舞台与观众席进行了分割,刻意制造的距离感有利于增添“月宫”的梦幻与“高处不胜寒”之诗意。
“借景”,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特有的构景技巧,被《中华情》团队进行了创新运用。因拍摄角度等问题影响,位于明月山上的昌黎阁这一人文景观无法被共收到镜头中,为营造浓郁的古典气氛,节目组原比例“复制”了一个“假”昌黎阁,将远在山上的楼阁“搬”到了山脚下的舞台旁,与实景五亭桥一起造境,取无限之景于有限空间内。这一大胆“借用”也被“移植”到了借光方面。通观整个舞台,主光源被刻意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将光源巧妙地或借或藏于舞台上的物件,即湖内的荷花、古牌坊建筑上悬挂的红灯笼及仙鹤、云朵等装饰,形成“万物发光”的梦幻景象。而这些光线的色调则以欢快、喜庆的红色和明亮、怀旧的黄色为主,兼以蓝色调的冷光穿插,让人宛若置身在“天上”与“人间”的错乱迷幻中。时而自水面腾起的烟雾,及明月、树影、虫鸣、星辉等天文气象景物使得创作者营造出的“花非花、雾非雾”般的梦境愈显真切。关于意境的层面,我国古典文论是这样划分的:一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是直接构建的景、形、境,称为实境,它是直观可感的、富有审美价值”;二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也就是“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而能诱发出联想的实境则是经过创作者选择、提炼过的具有排他性特征的景物。在这台晚会中,整个舞台实则为一个虚境,因为无论主创团队如何努力,仍无法还原一个存在于人们浪漫幻想中的“月宫仙境”。因此这种“还原”只是将创作者的主观审美体验付诸于实践。超浓缩版赣派建筑群与假山、假水、假花、真桥、真月一道,结合高超的设计与恰到好处的构思于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间构建出一个浪漫的人间仙境。
当艺术形态被搬上电视后,电视便充分发挥其优势,将时间空间统领协调后,逼真地再现在受众面前。场面调度是增添艺术空间表现力的手段之一。在电视晚会调度中,通过对演员在内的画面内的具体物象及镜头进行视觉上的物理位移,来传递情感、构建意境。例如在歌手演唱过程中,常有一些水中荷花、昌黎阁、五亭桥及泛着波光的水面倒影的特写镜头,看似无意间转场的空镜头却渲染了浓浓诗意。《宜春月・中华情》晚会还刻意使用了一些掠过水面的低视角镜头,以夸张角度展现别样旨趣。中国山水画讲究幽远美,“远”是画面内形象的外延,通过对形象的塑造与处理,使得观者能突破眼前所见的“有限”,而将思绪延伸至画面之外的“无限”。这与场面调度理念不谋而合。此外,演员调度得当也能产生幽远美。如在演绎歌曲《山茶花》时,演唱者坐在花船中放声而歌,不远处的繁星状幕布倒映在花船经过的缀满荷花的河道,似摆渡在星河里;载着歌者的小船从画框左侧入画,移动中的小舟似要驶入渺远的星河深处,在空间层面给人以无限遐想。虚与实的融汇下打造出了空间上无限延展的可能,丰富着古朴的意境和情怀。
三、“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在广播电视艺术中,音乐依情境设置的不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旋律与音符奇妙组合间流露出的情绪体验,对情感的抒发、情境的诠释与渲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主打“抒情”的中秋晚会中,音乐的选择至关重要。因此,为了配合营造中秋夜月的意境,节目组在音乐的编排与选择上颇为考究:开场歌舞《芬芳故乡月》,一语道破中秋归乡、团圆的传统仪式感;而第一小节的歌曲组合《月朦胧鸟朦胧》、《明月夜》、《月夜情》、《春江花月夜》,四首与“月”有关的歌曲以“铺陈”般的形式,用舒缓的节奏、优美的意境迅速带领观众“入境”―――进入千古悠悠、思乡团圆的情境中。电视作为一种拼贴、叠加、汇编而成的艺术,在融合多种元素的基础上必然要遵照一定的秩序、逻辑进而进行排列,方可显现出其吸纳电影、摄影、绘画等众家所长的优势。在“晚会”这种集中展现电视视听魅力的节目形式中,视听语言运用得是否巧妙直接影响着观众的收视选择及晚会的成败。“入境”是进入创作者制造的意境,进而达到“忘我”“无我”的重要阶段。在喧嚣的尘世中,疲惫不堪的人们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品味过往,因此为衬托“中秋”宁静深远的幽静感,第一章曲目呈现出静(思乡团圆)―――动(感慨当下)―――动(民族联欢)―――静(追忆古韵)的编排秩序,以静起以静收,既首尾呼应,又承接下一章节,自然又巧妙地引领观者入境。动静结合的安排摆脱了一味安静抒情带来的乏味,也避免了过于快节奏的动感丧失优美的意境,符合观众审美情趣的逻辑化排列,使得音乐与视觉元素一起形成“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美感。除此之外,朗诵也是该晚会的一大亮点。中秋之夜,总有一种情结在心中无处抒发,于是在后景昌黎阁的一间小屋内,一月、一桌、一壶酒,一人(朗诵者)用诗化的语言发着自己对故乡、亲人、中秋的《月之韵》感慨。每当朗诵段落作为晚会隔断出现时,整个晚会便会呈现出一番空灵之美。空灵贵在不露声色的纯粹之美,以无暇之气息营造审美氛围;而灵重在灵动感。单调的朗诵可能略少灵气,但配以空谷幽兰、岸边洞箫、浩渺明月、清风薄云和深山雨滴,使得这段文学气息浓厚的告白愈显如泣如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寂寥感跃然于境,与浩渺苍穹浑然一体的艺术表现间形成一种韵味无穷的美。
清朝刘熙载从意境出发,将诗分为“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四境。正是这种“花鸟缠绵”的明丽鲜艳与“雪月空明”的和平静谧在看似对立中的统一,使得该晚会拥有了独特的魅力。在欢乐中不忘过往,在举头望明月之美时不忘低头思故乡之人,正是其不懈传达的意境,也是中秋这一传统节日的真谛。
注释:
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版(2010年11月),第185页
2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版(2010年11月),第186页
3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版(2010年11月),第187页
4王亚博.禅摄影的意境美浅析.电影评介,2011,13,第93―97页
5秦桂敏.文学意境之我见―――兼与童庆炳先生商榷.邢台学院学报,2003,3,第63-64页
6秦桂敏.文学意境之我见―――兼与童庆炳先生商榷.邢台学院学报,2003,3,第63-64页
7楼健平.古诗意境的解读刍议.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12,第53页
参考文献:
[1]李稚田、黄会林.影视语言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燕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