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素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素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本文阐述了中学体育教学对素质教育的促进及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主要通过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健康教育与体育及教师道德修养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 健康教育与体育 终生体育 教师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163-02

培养和造就21世纪高质量的新一代,要求人们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对体育教学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真正落实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身体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体、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品味、改造社会的精神”。

当前学校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同志早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教育除了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播体育知识和技能外,还可以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因此,体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1.中学体育教学是指导学生提高体育素质的基本途径

体育教学是唯一从小学到大学连续设置的课程,因而具有教学的连续性和实践的层次性。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增强学生机体的免疫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锻炼方法。良好的体育素质无疑对学生适应未来快速多变的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2.体育教学是有效促进中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的推动力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生活节秦越来越快,中学生的学习负荷也越来越重。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灵活性和思维能力,保证旺盛的精神,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而和谐发展。

3.中学体育教学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

中学体育科学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要克服物质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困难等,这样通过体育教学有利于培养中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

4.中学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塑造健美的形体,让学生感受到力与美的和谐、形体美与心灵美的融合,同时还能从身体的各种运动中体会到人体的自然美。

二、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探讨

1.思想品德教育要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

学校体育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结合体育特点和学生的特征,并渗透到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应教育学生爱祖国,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发展中学生的个性,使其树立自信、自立、顽强的意志品质。

2.提高教学质量

(1)体育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中学生的性格已初步形成,学生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自我意识,所以教师必须把握住对待全体学生的态度,这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根据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适度地分层分组进行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心理、生理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不仅要更关心后进生,根据他们的素质,在教学教法中,要进行个别辅导,简化教学内容,在练习量度上加大,让他们在反复练习中找到信心,从而真正地爱上体育课。

(2)加强体育教学的全面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教学外,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把动作的技术原理以简化的形式向学生讲述,学生懂得其中的知识更有利于做练习,更有利于掌握该技术动作,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通过这样良性循环,可以指引学生在自愿、愉快、大胆的心境下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做到全方位的体育教学。

(3)体育教学的组织与教法是加强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体育教材与许多文化课程不同。体育教材中有许多“隐含”的意义需要教师用语言去说明、去引导。通过教师精湛的组织和教法,可以挖掘出内在的教育意义,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从当前素质教育改革较好的地区的经验得知,加强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做法是把教材“隐含”的意义融入教学中,将美育、智育、德育都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很自然地了解和接受有关教材所“隐含”的意义。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精心探索和利用较科学的组织与教法,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3.体育教学中挖掘美

体育是一种健与美的有机结合。寓美育于体育之中有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巧的要领,发现体育运动中动作的优美、协调、富有节奏感。注意动作的造形美和旋律美,从而提高动作质量,使学生发现美――体现美――创造美,让学生在运动中追求美。

4.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体育教学要冲破那种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学生于欢快的情境中,通过实践,不断地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在完善自我和欣赏别人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得到充分地发展。

5.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人才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

(1)加强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学会交流思想。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例如,在做练习时,让学得快的学生帮助学得慢的学生,形成好帮差的风气,在比赛或测验时,不参加比赛或测验的学生当啦啦队助威,从而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他们体会到集体主义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发展。

(2)使学生会利用体育活动摆脱和宣泄不良情绪。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不同步阶段,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而产生不良情绪,而且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及时清除心理障碍,合理宣泄才能维持心理平衡,否则就会消极处理。而体育活动丰富多彩适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它是宣泄不良情绪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懂得,当出现郁闷、不满等不良情绪时,应到体育场去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经过环境的改变,注意力的转移,放松身心,消除或减退了不良情绪,主动调整心态,从而恢复良好的心境。

(3)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容易发现每个学生的强弱项目及个性。因此,教师要促使学生敢于面对自己、剖析自己,扬长避短,并鼓励学生确定自我目标,自我挑战,自我完善,挖掘他们的潜能,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耐挫力。

(4)严抓纪律。在体育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一切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常规。在体育竞赛中,一定要遵守竞赛规则,服从裁判,遵守对方。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

6.加强师德建设是实施中学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教师。因为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他们教学能力及自身素质水平很重要。江总书记对教师的要求中,核心是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容易获得学生的尊敬,学生乐于接受他的教育。相反,一个品行修养缺乏的教师,就难以教好学生。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至关重要。

(1)加强理论学习。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只有通过学习理论,才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才能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坚定不移地热爱体育事业。才能把培养学生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和收获,才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义无反顾地为体育教育事业不断地努力奋斗。

(2)要适当地反思。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的体育素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生理特征、体质、协调能力的不同等,因此,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同。在实际教学中,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体育教师常常抱怨,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协调性差等缺点。有的专家提出这样的观点,认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个观点告诉我们,教师应该适当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体育教学中个体差异现象更明显,这就更加要求教师适当地反思,从而减少自己在教学中的失误和不当。

(3)要勇于实践。在体育教学中,实践十分重要。教师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清楚地认识,而且要把这些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就像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的: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

(4)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师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既要有崇高的师德理想作为个人修养的目标,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刻苦磨炼,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才能取得成效。

三、结 论

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把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既能提高学校的体育水平,又能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要加快素质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对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指导思想,认真抓好体育课程建设,以学校体育工作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中学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做到:在培养学生体质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从事锻炼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 宏.学校体育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李 祥.学校健康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赵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