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刘书珍 闰 平 刘凌云 项淑英 杨庆华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与西药对照组对比观察。对照组:苯溴马隆、则嘌呤醇、尼美舒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四土草渗湿汤。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为3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1个疗程后判定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100例,临床痊愈18例,显效33例,有效4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80例,临床痊愈8例,显效21例,有效3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76.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明显优势,四土草渗湿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药,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四土草渗湿汤

中图分类号:859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515-03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沉积,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该病是西方国家常见的风湿病之一,但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危胁着人民的健康,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病人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然目前该病尚无特效疗法,西药虽能改善症状,但复发率高,毒副作用较大。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100例,并与西药对照组80例相对照,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共1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男94例,女6例;年龄最小者43岁,最大者76岁,平均58岁;病程最短者2周,最长者12年。对照组80例,男76例,女4例;年龄最小者44岁,最大者77岁,平均59岁;病程最短者3周,最长者11年。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的标准。(1)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以上;(2)1天内关节炎症达高峰;(3)寡关节炎发作;(4)关节发红;(5)第一跖趾关节肿胀或疼痛;(6)单侧第一跖趾关节肿痛发作;(7)单侧跗骨关节炎发作;(8)可疑或证实的痛风石;(9)高尿酸血症;(10)经影像学证实的不对称性关节内肿胀;(11)关节炎的发作可完全缓解。符合以上11项中的6项可确诊。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苯澳马隆80mg/次。1次/日;别嘌呤醇0.1/次,3次/日;尼美舒利0.1/次,2次/日,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四土草渗湿汤:土大黄log,土茯苓20g,土牛膝15g,土鳖虫log,草20g,薏苡仁20g,黄柏10g,赤茯苓15g,丹皮10g,泽泻12g,通草6g,滑石15g。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遍,分早晚2次服。上2组均为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对比疗效。

2 疗效观察

2.1 观察指标关节疼痛(度):0=无痛;1=轻度痛,可耐受,不影响睡眠;2=中度痛,稍影响活动及睡眠;3=重度痛。难以忍受,明显影响活动及睡眠。关节肿胀(度):0=无肿;1=轻度肿,不超过骨突部;2=中度肿,与骨突部平;3=高度肿,超过骨突部。关节活动障碍(级):0=关节活动无障碍;1=关节活动受限1/3以内;2=关节活动受限2/3以内;3=关节活动受限2/3以上。关节疼痛数目,关节肿胀数目,关节活动障碍数目,血尿酸,血沉。

2.2 疗效标准选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制定的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关节功能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

3 治疗结果

3.1 两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见表1-2。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在缓解关节疼痛、减轻关节肿胀、改善关节活动障碍方面具有明显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对于降低血尿酸、血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3.2两组总体疗效比较见表3。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显著(χ2z=10.01,P<0.05)。

3.3 复发率对3个月追访中(血尿酸增高、血沉增快或症状体征加重),治疗组复发率为19%,对照组复发率为4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

4 讨 论

4.1病因病机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是西医病名,然中医也称之为痛风,关于痛风的病名中,中医首见于《丹溪心法》:“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又有痛风而痛有常处,其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此欲成风毒,宜败毒散。”不但提出了痛风的病名,而且对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也作了较详细的论述。盖此病多发于形体丰腴、平素嗜酒、善食肥甘厚味之人,故其病因病机乃是脏腑积热、浊毒内生、留滞血中,终则瘀结为患。“毒邪为害,流注关节,病初则发病快,来势急,证见关节红肿灼热,痛不可近,为病之急性期。若迁延不愈,浊毒阻闭经络,深入骨骱,则引起痛风石形成,关节肿大,畸形及功能障碍。因此,该病与“痹证”的主要区别在于外邪与内生毒邪的致病方面,痹症多由外邪所致,或风寒湿邪,或风热、湿热之邪侵袭肌表,深入经络骨节,病势由外入内,逐渐深入。痛风则由于内生毒邪流注骨节所致,病势由内攻外,流滞关节。正如《外台秘要》所云:“热毒气从脏腑中出,攻于手足,则热赤肿疼痛也,入五脏六腑并荣输,皆出于手足指,故此毒从内而出,攻于手足也。”这便是该病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与现代医学认为的机体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尿酸盐沉积于关节组织而发病的机理非常吻合。可见先贤认识之深刻。

4.2 治法及方义分析根据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笔者制定了清热利湿、泄浊解毒、化瘀通络的治法。在传统名方草渗湿汤(出自《疡科心得集》)的基础上,加用土大黄、土茯苓、土牛膝、土鳖虫四药。方中土大黄、土茯苓、黄棺、土牛膝清热解毒,薏苡仁、草、苏茯苓、土茯苓、泽泻、通草、滑石清热利湿泄浊,土牛膝、丹皮、土鳖虫活血散瘀通络。本课题治疗结果表明,该方具有降低血尿酸、降血沉的作用,在减轻关节疼痛肿胀、改善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疗效。无论在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以及总体疗效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均优于西药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1或P<0.05)。

4.3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优势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升高、尿酸盐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沉积而引起的炎症反应,故治疗以降低血尿酸、抗炎止痛为主。本课题对照组选用毒副作用较小的西药苯溴马隆、别瞟呤醇、尼美舒利以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加速排泄,减少尿酸的形成,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以治其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四土草渗湿汤清热利湿、泄浊解毒、化瘀通络以治其本,既保留了西药治标效速的长处,又突出了中医治病求本、力求根除的优点,从而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5%,而治疗组总有效率则高达92%(P<0.05),充分显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强大优势。本课题的完成将为进一步力争攻克痛风性关节炎这一疑难顽症奠定了基础,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新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