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媒体的“乐”与“忧” 大咖,你们怎么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媒体的“乐”与“忧” 大咖,你们怎么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微博、微信的火爆,自媒体人也随之获得了大量的用户关注。但随着媒体与商业的结合愈发紧密,与自媒体结合的营销也愈发明显。掺杂了更多“内容”的自媒体将是昙花一现还是逐渐形成另外一种规模?自媒体人应该如何做自己?

《互联网周刊》在此与行业精英、微博大V、微信达人等优秀自媒体人一道,就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读者们分享最新鲜、最深刻的观点。

自媒体最核心的价值是人

虽然自媒体的形态不断变化,从BBS到博客,从微博到微信,但总体而言,是呈发展壮大的趋势。只要牢记自媒体的核心是人,不是媒体,则不管行业如何兴衰罔替,你的个人品牌始终在提升。这是你,以及你的自媒体,最核心的价值。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传统媒体的消亡指日可待。当年,科斯在研究企业存在的意义时指出:“企业的存在是因为企业配置资源比通过市场交易来配置资源更划算”。反之,如果交易成本能够降到最低,则企业根本没有必要存在。杂志社、报社的衰败正是基于此理。

自媒体可以利用一切技术手段把单篇文章推送到每一个读者,但传统媒体却必须装订成册,刊印发行。两相对比,一个是敏捷的猴子,一个是笨拙的大象,差距不可以毫厘计。#吕峥 WeMedia运营总监兼首席文化师 微信公众号:zuojialvzheng#

自媒体人:你够纯粹吗?

近期在看美国迈克尔・哈耶特写的 “平台”这本书,其核心在讲“自媒体时代用影响力赢取惊人财富”。有时候会思考“自媒体”,是什么?其实到现在我也不是很明晰知道其界定。我是否要做完完全全的自媒体?不,内心深处告诉我,自媒体只是小野心的开始。

微信,它给那些想发表自己声音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自媒体人其实一直都有,包括之前的微博大号。只是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代,那些人们,通过不同的平台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那些乐于表达乐于传播的人,一直都有,那些人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媒体人,而自媒体,归根还是“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的耐心变得不够、碎片化时间变得更多更频繁,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我个人也在不断的调整。我一直认为,自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灵活多变,不受约束的,但是这种不受约束也会有缺陷,想要的灵活也会不灵活。有时候无法摆脱传统平媒的思维方式,有时候也会犯错误、比如一篇文章无法经过多次的校对,会有错别字等。这些应该可以算是自媒体人的困扰。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为什么如今,自媒体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我个人一些观点是“内容、产品”,不受约束,用心做出来的“好产品、好内容”,稍微借助平台的力量,就能扩大化其影响力。

我深思:出于爱好、发自内心的爱和喜欢做出来的东西会让自己真正感到满足(实现这个的前提是:抛弃旁人的看法)。这是不是自媒体人抑或媒体人应有的态度和立场。当然,有一个前提:你分享的东西必须是你认为很有价值的东西,人类是有共性的,你认为的有真正价值的东西,或多或少,会对给他人提供价值和能量。

我在反思:我够纯粹吗?#曾巧 微信公众号:Morketing#

自媒体:“类经济人”模式的变量

前几天,申音与罗胖掰了,自媒体圈子里又是一片震动。

看客们屁股下的位置不同,想法自然各不一样,有挺申音的,有赞罗胖的,但局外人终究不可能知道所有的恩怨情仇,所以在八卦之外,大家更关心的是,这样一个变故,会不会导致自媒体行业出现新的变局?

这是必然的。

在此之前,究竟自媒体的未来有多大潜力,以及究竟该向哪条路而去,一直充满争论。但我一直认为,当前这一波以软文为核心供血机制的自媒体泡沫,在全行业加速脱媒,以及国家收紧有偿报道治理的大环境下,是缺乏持续生命力的,必然在不久的时间内消亡。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所谓的“自媒体”依托软文大赚一笔,但这些账号未来要么转型自我净化,要么必然走到死胡同的尽头。

而在下一个阶段,目前各方仍在尝试的可能路径包括:不干涉内容的商业广告、变身渠道服务、粉丝供养等。但不论哪一个模式,个人化的单打独斗将逐渐出局,组织化重新回归,这会是自媒体行业的大势所趋。

事实上,罗胖、申音与NTA之间的关系,与当前风头正盛的Wemedia,都是较成熟的“类经济人”模式:无论是NTA也好,还是Wemedia也好,都在承担越来越多的经济人甚至是经济公司的功能,从品牌、策划、技术、营销等各个层面包装自媒体,然后获得寄生价值。

不同的是,NTA更偏向于全力打造“超级巨星”,而Wemedia则是在聚合“民间艺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海选“中国好声音”,就我个人来看,前者内容与经营者之间势力更为均衡,后者的体系中组织化的力量更强势,面对个体内容出现意外变量时的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NTA与罗胖之间的分道扬镳,并不意味着NTA模式的失败,但它仍可能导致Wemedia模式中的组织权重增大,而非“类经济人”模式的业态价值也相对提升。

除此之外,随着更多法人号加入、由自媒体发展演变而成的微组织崛起,正在酝酿的自媒体新业态涌现,加上整个外部政策、市场的变化,新的自媒体生态会在2015年到来之前发生巨大变化。

在新的业态下,自媒体将逐渐走上真正的产业化轨道。#谈主 科技杂谈创办人 微信公众号:keji_zatan#

自媒体的生命力才刚刚开始

对于自媒体的将来,我还是比较看好的,对于那些一味地鼓吹趁早流量变现抽身走人的所谓自媒体人我只能报以呵呵。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极大的差异,它的诞生时间晚,但发展却异常迅速。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它的生命力才刚刚开始。对于一个初生的婴儿,我们最应该做的是给他时间和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不是怒其不争,哀己不幸。

看到许多自媒体人拼命努力为这个生态圈而努力,我很感慨,这是乐。而忧的则是,我们多数人有没有那么耐心可以再等上一段时间,而不是走杀鸡取卵的歧路。#刘浩 微信公众号:ishuhuang#

自媒体的个人魅力无法复制

自媒体的崛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自媒体泡沫的破灭也是可以预知的,但同时,我又觉得这对整个自媒体来说又是一件大好事。

目前来看,能够轻松盈利的自媒体只有两种模式:要么有强大的个人魅力,就象罗振宇、三表;要么做垂直领域,越细分越好,做大平台不愿意做的事,当然,有能力的,也可以在做垂直领域的同时发展个人魅力,那就更完美了。长远来看,自媒体的本质就是人,所以只有一条发展道路,那就是个人魅力,因为单做垂直领域,当你的饼摊得足够大时,还是可能被大平台干掉,只有加上一些个性的东西,让大平台砸再多钱也无法复制。

所以,要做有个人魅力的自媒体人,否则没有生存空间!#大巴 理财巴士 微信公众号:licaibus#

周刊总结

如今的自媒体,无论是向垂直细分的领域发展,还是力求商业变现,都是一种个人品牌效应的衍生。如果抛开了自媒体这个以“人”为中心的内核,自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并无二致。自媒体的发展与其他媒体相比还处于萌芽阶段,尽管它很火爆,尽管它很吸引眼球,可自媒体依旧是不成熟的。但无论如何,自媒体的成功也为这个行业点起了一把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