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文化生活》实践教学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文化生活》实践教学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阐述高中文化生活实践教学的设计及其开展过程,并对教学进行反思,为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 文化生活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117-02

《文化生活》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在教材的开篇,就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显然,要到达这样的目标,仅仅靠日常课堂教学、常规测验与考试,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在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文化。

一、《文化生活》实践教学的设计

在学校放假前,笔者在接到《文化生活》课程的教学任务后,就开始结合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经验设计《文化生活》的实践教学。

首先,设计实践教学的主题。实践教学的主题,是有效开展相关系列教学工作的核心。笔者在认真研究教材“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四个单元的基础上,列出了以下主题:(1)生活中的文化现象;(2)文化在北流市的传承;(3)北流市报刊杂志的发行、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化市场的管理状况调查。在列出以上实践教学主题之后,笔者依托课程实践教学的调查问卷一起印发给学生。经过分析调查问卷,对实践教学的主题进行了调整。第一个主题基于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的现实,把它调整为“城市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农村生活中的文化现象”;第二个主题基于文化传承的城乡分布,把它调整为“历史文化在北流”;第三个主题基于假期旅游的现实,把它调整为“参观文化场馆”。

其次,设计实践教学的形式。有了明确的实践教学主题,还需要适当的实践教学形式,方能使相关工作得到顺利开展。笔者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了以下几种实践教学形式:(1)教师主导型,也即教师全程陪同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包括陪同学生制订实践学习方案、进入实践学习地点、开展实践学习等方面;(2)家长主导型,也即发挥家长陪同学生在假期开展实践学习,包括在周末或者假期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3)学生自主型,也即完全由学生自主开展实践学习,老师和家长既不指导,也不全程陪同。

再次,设计实践教学成果的展示方式。展示成果是检验实践教学得失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学校的多媒体教学条件、学生家庭条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设定实践教学成果的展示方式有如下几种:(1)PPT汇报,也即把实践过程、实践所得通过PPT展示;(2)调查报告型,也即围绕实践主题,结合实践的具体情况,撰写调查报告;(3)纪录片汇报,也即引导学生发挥家庭录像设备的作用,对实践过程进行录像,配以文字、声音解说对实践情况进行展示。(4)口头汇报型,也即由合作学习小组推荐实践学习汇报人以口述的形式对全班同学汇报实践情况。

二、《文化生活》实践教学的开展

首先,对教学班进行摸底。笔者承担了四个班的教学任务,基于这样的情况,笔者选择了其中一个班开展实践教学,以便为在另外三个班级开展实践教学积累经验。为了使实践教学得到顺利进行,笔者对教学班进行了摸底。一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生源所在地,二是了解学生的实践学习条件,三是是了解学生的实践学习兴趣。经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了解到:(1)班级已经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学生具有实践学习的基础,掌握简单的访谈技巧,能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且对高中政治已学理论知识有着较好的掌握;(2)学生拥有且熟练操作家庭电脑,或者智能手机,或者摄像设备,能制作简单的PPT、输入文字、拍摄照片;(3)学生家长认同在假期开展实践学习以方便学生在开学后能较快掌握课程知识、提高能力。

其次,依托合作学习小组开展实践教学。与实践教学主题相适应,笔者以该班学生已建立的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学生自选主题开展实践。该班一共6个合作学习小组(为叙述方便,分别称为A、B、C、D、E、F组),每个学习小组7人,选定的实践主题分别为:(1)城市生活中的文化现象;(2)农村生活中的文化现象;(3)历史文化在北流;(4)参观博物馆。其中A、B组选择了“参观博物馆”,C、D组选择了“历史文化在北流”,E组选择了“城市生活中的文化现象”,F组选择了“农村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在实践教学形式上,D、E组选择了“教师主导型”,A、B组选择了“家长主导型”,C、F组选择了“学生自主型”。

再次,借助教师团队,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笔者开展本次实践教学,注意发挥政治科组的团队作用,凝聚了团队智慧。这主要体现在调查问卷的设计、访谈提纲的设计,以及调查技巧的学习上。同时,笔者还争取了同科组的L老师参加实践教学,指导E组学生就“城市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开展实践。

三、《文化生活》实践教学的反思

首先,引导需到位。不管是教师的引导,还是家长的引导,或者是合作学习小组组长的引导,都应当到位。开展“参观博物馆”实践的A、B组并未得到家长的良好引导,主要表现在:家长把这一任务视为“负担”,既不指导学生寻找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又不引导学生如何开展实践,以致于学生仅仅是“参观”了博物馆,而没有形成对“文化”的体认。而L老师指导的E组进行的“城市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实践,不仅全程陪同,而且就城市的历史知识进行了共同学习,对城市的文化类型、表现形式、分布和受众等方面进行了共同访谈和观察,引导学生对北流市城市文化进行了较深入的了解。对于选择“自主型”的C、F组,由于一开始便设定教师与家长不指导也不陪同,全靠学生自己摸索,其实践结果主要局限于对文化现象的呈现上,而并没有进入文化现象内部进行审视,实践成果相对单薄。

其次,指导需细致。笔者指导的是D组,主题是“历史文化在北流”。在明确这一主题后,第一,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对北流进行了了解,使学生对北流的概况形成基本的认知;第二,指导学生对古建筑、北流县志进行了短暂的学习,使他们对建筑风格、格局、功能和地方历史人物有初步的了解;第三,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和访谈技巧,比如从颜色、材料、结构、空间、位置、表现形式等方面对某一物体进行观察,比如对老人、儿童、同龄人等人群的访谈技巧,以帮助他们能比较准确地观察某物,并从访谈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第四,指导学生进行分工并做好实践记录,明确访谈者、拍照及照片注释者、记录者、摄像者、PPT制作者、摄影旁白设计者、总结发言者,明确了来往车票和所需日常用品的购买者、经费统计核算者等,同时明确记录工具、记录方式。最终,合作学习小组用自筹的经费、自带的拍照与摄像设备以及记录工具,使实践得以顺利完成,了解了北流1400多年的设县史、古大里镇六厚古村的古建筑与古城墙、城区的“沙街”、大成殿、登龙桥、景苏楼,了解了北流采茶《亚赖卖猪》《盲公闹店》《剃头二借妻》等传统剧目,以及一些历史名人等,使学生对北流的历史文化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体验。

再次,展示需凝练。本次的实践教学成果展示,安排在课程的第一节课。学生展示的方式主要有PPT、调查报告、游记、照片合集、记录短片等。就PPT展示而言,多是展示了实践的过程、实践所见和实践心得,但由于学生试图全面展示实践过程,以致于精炼性有所欠缺。而照片合集则全为实践照片,虽有照片的注释,但由于解说者不能概括全面而显得冗长。记录短片有声音、图像、文字,相对更为生动,但由于缺乏剪辑技巧也难显精炼。至于调查报告和游记,由于是以文字呈现,其视觉冲击以及受关注度相对较弱。由于是开学后第一节课,学生对分享自己的成果有极大的期待,以致仅有四个小组完成了展示,而剩下三个小组的展示只能安排在晚自习时间。这实际上提示我们,在实践教学成果展示这一问题上,不仅需要凝练语言,还需要老师指导学生逐步做好对实践成果的提炼,帮助他们用精炼的文字、具有冲击力的图片、切中问题的影像来呈现所观察之物,呈现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