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韩国留学生汉语作文偏误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韩国留学生汉语作文偏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抽取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韩国留学生作文,对其进行了偏误分析。找出了其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并分析原因。样本中韩国留学生作文意思表达基本清楚,但仍出现许多偏误,导致行文不够流畅。

关键词:韩国留学生 作文 偏误

一.研究基本情况及偏误分类

本文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随机选取了15篇,作者国籍为韩国的留学生作文,经过查看原始语料,从中挑出有错误的部分,进行偏误分析。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作文考试答卷语料库。

留学生的作文,意思表达较清楚但不太流畅。要找出错误很容易,但是如果给出一个标准,将这些错误分类又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学习新的语言、运用新的语言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决定了他们造的句子具有随意性。所犯的错误可能是单纯的语法错误,可能是词语错误,也可能是语用方面的错误,甚至各种问题都有或者是错因不明但只有母语者才能体会的错误。本文为了确保有效性,对于这15篇文章中的错别字和标点错误以及笔误不予研究。

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有了详细的划分:句中词语重叠使用错误、残缺主语、多余主语、残缺谓语、多余谓语残缺述语、多余述语、残缺宾语、多余宾语、残缺补语等。因为本文研究样本有限,样本中不可能出现全部的偏误。故本文借鉴辛平(2001)的观点,将本文研究的15篇文章的偏误分为四类。

第一类:单纯语法、词语错误,即在任何语境中,这类句子本身在词语或结构方面就是错的,如:“把”字句“被”字句错误等。

第二类:语用失误。这是指: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下,所确定的语义和所选择的表达方式不相符合,没有准确的表达说话者的意图。表现形式可能是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嵌套母语的表达习惯等等。

第三类:语篇衔接和连贯上的错误。比如语义衔接上的失误和关联词语的运用。

第四类:杂糅、语意不清等综合类错误。

二.对于笔者随机抽取的15篇作文的具体分析

(一)第一类:单纯语法、词语错误。

直观上看,留学生作文中语言的错误的确很多。笔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典型错误。

1.a.今年在韩国仁荷大学大学毕业的。b.我对导游方面有经验。

2.“了”的用法。A.大学四年级时,我打过工了。B.我刚来中国时,在辽宁大学,只学汉语了。C.刚开始学历史时,我过的很忙了尤其精神上更忙了。

3.C.所以很少机会去过老家。D.还有下星期,我们决定去老家。

4.E.特别考试期间中的话

5.F.他们异口同声说谢谢。

(1)a句:今年在韩国仁荷大学大学毕业的。介词选用不当。正确句子应为:今年从韩国仁荷大学毕业的。我们可以说“在仁荷大学上学。”但不能说“在仁荷大学毕业”。“在”表示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而“从”则一般在“从……毕业”“从……离开”等句型中出现,表示一种动态的离开或完成状态。

(2)对于“了”的使用,是韩国学生普遍具有的错误。汉语中“了”可以表示过去或将来的动作的完成与实现。但是如《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的:“用‘没’的否定句里的动词后面一般不能再有‘了’。”但是在韩语之中,不是这样。所以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就体现出来了。A句:大学四年级时,我打过工了。由于在汉语中,“过”也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和实现,这里是“了”用重复了。B句:我刚来中国时,在辽宁大学,只学汉语了。这里的偏误则是由于,“了”的位置放错。正确的应为:“只学了汉语,这里“了”应该位于谓语的后面。C句:刚开始学历史时,我过的很忙了,尤其精神上更忙了。这里的两个“了”都是多余的。在韩语中,只要出现表过去时间的词就可以用“了”,但在汉语中并不是这样,汉语“了’的语法特征比较复杂,与过去时间没有必然关系,它不是过去时的标志。

(3)C、D两个句子都是因为没有分清楚“去”和“回”的区别。“去”的意思是:“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回”的意思是:“还,走向原来的地方。”中国人一般都不说“去老家”,由于老家是自己生长的地方,所以应该用“走向原来的地方”的“回”字。

(4)4、5两个句子则分别是多余和残缺的问题。4句应该改成:“特别在考试期间的话”。原句中,既有“期间”又有“中”表示时间的词语重复了。5句“他们异口同声说谢谢”应改为:“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谢谢”缺少了助词“地”。

(二)第二类:语用失误。

E:对人的生命来说,健康也当然很重要,但吃非绿色食品的话,不是马上都死的。

F:这时,婶子和伯母等女的主张在宾馆举行生日晚会。

G:如果贵公司招聘我,我永远忘不了贵公司。

H:你学习历史的对别人没好处,可是你对国家有很小小的好处。

E、F、G这三个句子中都可以说具有“不得体”的偏误。E句中“不是马上都死的。”首先这种说法非常口语化,其次这种说法虽然没有明确的所指对象但依然让读者感觉到非常不舒服,语气太过强硬。中国人一般不提“死”这个字,甚至和“si”相近的音都很少提及。

在F句中,出现了“婶子、伯母”等人,但后面用了“女的”是对于长辈非常不尊敬的。一般汉语里“女的”、“男的”都是在非正式场合里指陌生女性的。G句则是过于谦卑了。这里其实可以体现文化差异。在韩国如果被好的公司录用全家都会感到非常光荣,所以在韩语里比较容易使用“感激”、“恩情”之类的词语。H句中也犯了过于直白,过于口语化的毛病,不符合书面语正式的语气和用词规则。可以按照原意改成:“你学习历史的对别人益处不大,可是你对国家有好处。”这里也同时出现了形容词使用不当和主语重复不符合经济原则的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三)第三类:衔接、连贯上的偏误。

I:家长们用有点旧观念来管教孩子,但孩子们总是挂在嘴边抱怨。但我想了解我们的父母。因为他们从望子成龙的心情来说的。

J:实际上,他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年轻人喜欢的,另外的是老年人喜欢的。

K:现代社会上有很多明星,所以很多人喜欢他们。

L:你们只有相信我才能知道你们养好了我。

M:明天我要买一些礼物,那就是你们很喜欢的东西。

I句出现的是重复的问题。韩国留学生经常使用”因为……所以”、“但是……”这类常用的连接词,但对于其他表示并列、递进的连接词用的很少,甚至为了省事,一个连接词反复多次使用。J句则出现的是固定搭配使用不当的错误。“一种……另外一种……”是表示两个种类的。“另外的”一般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另外的。K则是滥用关联词的问题,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但作者为了语言的连贯错误的使用了“所以”,L句的:“只有……才”也是错误的用法,并没有逻辑关系。

(四)第四类:杂糅,语意不清等综合类问题。

N:“安乐死”如果法律上指定的话有好处。

O:那么就会生活上没什么意思了

P:所以应该政府的有关机关需要控制流行歌曲的内容。

Q:我要到最后努力。

N句应改为:“如果法律上指定“安乐死”的话有好处。O句应该为:“那么生活上就会没什么意思了。”P句应改为:“所以政府的有关机关应该要控制流行歌曲的内容。”Q句应改成:“我要努力到最后”。这些句子主体的问题都是顺序错误,句式杂糅,还各自兼有其他问题。首先,因为韩语普遍是“主宾谓’的结构和汉语“主谓宾”的结构有本质上的不同,同时造成人们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再加上韩语的一些词缀和否定形式的不同,造成汉语和韩语本身在表达上存在很大差异。

三.结语

语言普遍性因素包括普遍性、标记性和自然度。韩国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受到母语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教学误导和交际策略等因素的影响,遵循普遍语法规则的核心语法能够较好掌握,但语法就是难点。汉语重意合而不是形合,没有充分的形态变化。同时,韩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时,也会面临母语与目的语标记性强弱的差异。从自然度来看,Hatch(1983)认为自然度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度越高,越符合人类的认知模式,就越容易习得。

本文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5篇韩国留学生作文进行偏误分析,总结出了一些韩国留学生经常所犯的错误。由此看来,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应该多多关注韩国留学生的共同错误,进而深挖原因,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以使我们的教学更加顺畅,汉语推广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徐丽华,谢仙丹.韩国留学生习得“了”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161):89-92.

[2]周小兵,朱其智,邓小宁.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3]辛平.对11篇留学生汉语作文中偏误的统计分析及对汉语写作课教学的思考[J].汉语学习,2001(4):67-71.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