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实践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信息技术具有快捷、信息量大、有趣、易交流,对教法与学法的转变,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成功的课堂案例取决于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是否合理、有效。这种有效整合主要存在于“内容上、技术上、时间上”三个方面。教师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是有效整合的主导因素。如何通过有效整合达到“面向全体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的高效课堂的实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迅捷的传输、超大的信息量等,都为实现教育目标提供了可能。在教学实践中,一些现象值得思考:“为什么有的课程使用信息技术,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而另一些课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反而降低了学习的效率,课堂凌乱而涣散呢?”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学习与深化,笔者认为出现如此现象,是因为信息技术和教学整合中存在着一个“有效性”的问题,此“力”借得是否恰到好处?在分析不同案例后,从三个方面谈一谈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有效整合。

1 内容上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首先是一种技术手段。如果没有适宜的内容,再好的呈现手段也是徒劳无功的。所以,选择和课程有机结合的信息资源,实际上成为了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根据对成功课例的分析我总结出:最适宜的内容,总是那些能够触动学生情感和心灵的内容。大致有三个方面:

1.1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内容

由于这些内容学生平时就曾思索过,平时就想不明白,现在在课堂上出现,自然激起了强烈的兴趣,会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来。例如:在《免疫》课程中,我详细展示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的课件。由于大家本来就知道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救人一命,但对捐献的过程和危险性存在疑问,这一知识立即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关注和深层次的思考。

1.2 熟悉的内容要选择特别的角度

在《免疫》一课中有关“艾滋病”的教学时,很多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是有所了解的,看到课题时,立即表现出“不感兴趣”。我设计了这样的引入:“你们知道吗?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同性恋者,那应该是高危人群吧?但是他和很多高危人群共同生活了20年,他的朋友中有80人死于艾滋病,但是他却没有被感染。甚至科学家直接将HIV病毒注射到他的血液中,他也不会得病。这个人是不是很幸运?”学生的“不感兴趣”一扫而光。在播放了剪辑拼接的录像片段,介绍这种少见的情况,并穿插了关于艾滋病病毒感染机理、传播途径等内容后,引发了一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讨论。

1.3 真正的高尚永远有不可抗拒的震撼

在《动物的行为》一课中,我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斑羚飞渡》,让学生们朗读。那隽永的文字、深沉的哲理和其中包涵的浓厚的情感足以折服任何心灵,这早已超越了文学作品和生物学知识的范畴。课堂里回荡着少有的凝重的气氛,平时最容易嬉笑的学生也被深深感染,这一节课也因此而余韵悠长,让人铭记。

2 技术上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运用绝不是越高端越好,甚至不是非用不可。

2.1 选择信息技术手段的原则是简单而有效

在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以ppt为主制作课件,必要时插入flas。其好处在于:操作简单,可以更改,特别适合同行教师资源共享。我制作的《传染病》ppt,完全达到了教学要求的简单的互动效果。相反地,有些课件在动画和音效上大做文章,结果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听得刺耳惊心;过于追求技术含量的精品课件,耗时耗力,却没有时间推敲课程设计理念,实属舍本逐末。

2.2 选择信息技术手段由课程内容决定

在《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课中,我仅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们自主设计探究实验,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由于真正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课堂效果非常突出,成为成功的案例之一。

3 时间上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必须有“留白”的空间,利用信息技术也要遵守人类的认知规律。

现代信息技术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这就使得教师不由自主地在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但实际上,由于这种强刺激,学生更容易疲劳。我在《鸟类的生殖发育》一课中呈现了多种鸟类神奇而有趣的繁殖行为,由于问题太密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无法集中,效果可想而知。相反,我在《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课程中分段留出时间供学生们回味、沉淀、积累,课堂效果明显改善。

教学实践表明:信息技术快捷、信息量大、易引发兴趣、提供师生交流的平台、能够在宏观和微观的层面上解决一些传统教学手段很难或无法解决的问题等特点,对新的教学理念、手段、方式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运用的同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整合的有效性,关键在教师。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克瑞克博士说:“计算机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

如果说信息技术硬件是高速公路,软件和技术则是路上跑的汽车,那么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就犹如驾驶员的驾驭水平。有好路、有快车,但是只有糟糕的驾驭水平,结果要么是“蜗牛爬”,要么是“马路杀手”。所以,不断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切实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勇于实践、勤于反思,才能使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真正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整合”是手段,是方法,也是过程,但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绝不能为追求形式上、表面上的整合而整合。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是为了全面实现高效课堂。

(2)努力追求深层次的整合。审查自己的“整合实践”,大多数还停留在浅层次。还存在着“课件的‘主导’影响学生的主体”等缺陷。在以后的实践中,应做好以下两个转变:从教师做起──将信息技术的地位从教学工具转变为支持学生探索、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发展平台;从学生做起──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使用,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做到这种转变,如何通过整合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的理念,如何利用有效整合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互动方式的变革”,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