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印象派绘画放弃再现物体实体性、真实性的传统,全身心投入到表现物体外光作用下所呈现的瞬间色彩旋律。在他们看来,表现物体之上的“光感”、“空气感”和色彩的“瞬间真实”才是绘画自身的独立艺术价值。他们的探索开启了现代艺术大T。

关键词:印象派绘画;瞬间色彩旋律;形式美;现代艺术

“印象主义”一词源于莫奈《日出印象》在“沙龙”的展出。十九世纪法国官方画展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院派新古典主义作品和浪漫主义作品。新古典主义遵循唯理主义,以素描严谨,轮廓清晰,造型具有雕塑性和构图的典型性为特点,其题材多为英雄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其风格典雅、庄重、和谐,但色彩呆板老套,安格尔和大卫的作品是其最典型的代表;浪漫主义通过色彩的鲜明、笔触的奔放,构图的强烈动感表现艺术家浪漫的激情和个性,内容主要取材于中世纪和东方文学作品,往往表现梦幻,怪异,幻想和死亡,德拉克罗瓦的作品为其典型代表。在这样的“沙龙”里,莫奈的《日出印象》就像无垠的北方沙漠中突然降落了一只热带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莫奈用随意、凌乱的笔触,表现一轮红日在法国某港口冉冉升起的瞬间景象:朝霞透过雾蒙蒙的空气给海水、天空、小船和楼房染上丰富而微妙的瞬间色彩,景物没有清晰的轮廓,更谈不上细节的刻画,好像是随便“涂鸦”,根本不是一个“完成了的完整作品”。这种大胆的“随便、零乱”笔触,严重违反了学院派古典主义原则。一位记者就摘出《日出印象》中的“印象”一词嘲笑此类作品的“粗制滥造”,没想到这一类画家就借用“印象”一词,竖起了“印象主义”的大旗,掀起了一场西方绘画史上的革命。

“印象派”一词的产生很偶然,但此画派的产生却并不偶然。光学和色彩学的新发现给画家打开了新的艺术天地。他们放弃学院派所遵循的物体固有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捕捉、描绘物体在外光作用下所呈现的最真实的、奇妙的瞬间色彩。这需要户外写生且即时迅速作画,结果,笔触的迅捷和凌乱就产生出一种跃动和闪烁的效果。

印象派画家不关注物体的实体性和真实性,只关注外光作用下物体之上的“光感”、“空气感”和色彩的“瞬间真实”。绘画不应服务于历史,宗教,神话,不是为了传达思想,它应该有其自身独立的艺术价值,即捕捉、描绘瞬间的色彩旋律;捕捉、描绘那种直接的、纯粹的,丰富的视觉感受和色彩魅力。这种色彩感受不是现成的,而是在户外写生中,外光作用下当下即时生成的。即使对欣赏者而言,印象派绘画中的色彩也不是现成的,近看时各个色点或色块不相融合,线条也凌乱无序,但稍远一点看时,由于视网膜作用,就完全融合了,这种融合需要观赏者的主动参与,当下即时生成。

印象派之前,画家对世界的色彩感受非常贫乏。一切物体都有其固定色,物体的色彩是现成的。绘画的目就是真实地再现物体现成的固有色和真实形象,印象派打破了古典主义的陈规,开启了全新的色彩感觉方式,激发沉睡已久的色彩感觉潜能。

印象派不追求思想,精神和意义,不关注题材而关注视觉印象本身。绘画的目的不是对历史、神话、宗教、文学、思想、感情的诠释,这些都是人创造的,属于语言文字和抽象概念,它们不是世界的本源,世界的本源是当下即时生成的现象,它不是现成的,就印象派而言,就是当下生成的色彩感觉。古典派的固有色并不存在,它只是一种习惯,因为物体的色彩是一定的光色条件下的产物,随光色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只能在写生中直接把握。

印象派绘画取景偶然随意,漫不经心,没有传统古典派那种浓重的历史感、宗教感和文学性。印象派绘画需要户外即时“写出”线条和色块,其笔触和用笔有独立的形式美,(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水墨画有相似之处)而在古典派绘画中笔触和线条完全消解在对真实形象的描摹刻画中。看安格尔的绘画,女子肌肤的柔软,衣服的质料,人物的精神气质刻画得如此逼真,令人叹为观止。大卫绘画中那种坚实的古希腊罗马的雕塑感和厚重的历史感,以及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影射效果都使人感到震撼。而在印象派绘画中这些都荡然无存,只有室外光影作用下的色彩交响乐以及线条和色点,色块本身的美感。

在莫奈的“睡莲”中,我们没有感受到多少社会内容,使我们感到震撼的是那种光色的海洋,光色的交响乐。“凌乱”的笔触和随意的“点”所产生的“跃动”感,光色的各种旋律,天光和大气的交相辉映,色彩之间的感应、对比、变化,这一切不禁使我想起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好像色彩像音乐一样是流动的,是多种旋律并存的。色与色可以不加调和,同时并置,在视网膜的作用下,当下即时互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如音乐般的旋律。看着“睡莲”我们陶醉,陶醉于大自然的色彩美和色彩旋律,陶醉于色彩的交响乐,就如同聆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在这一点上,绘画竟然与音乐相通。

印象派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开创了一套新的绘画语言,即表现光色和线条自身的形式美语言,与中国水墨画中的笔墨趣味有异曲同工之妙。

印象派导致艺术观念的重大改变,艺术观念的转变导致艺术家“看”的方式的转变。艺术家的“看”开始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主动性,产生了各自全新的“看”的图式或方式,结果,所“看”到的内容就个不相同。“看” 的过程是一个把事物从蒙蔽状态敞开的过程。“看”的方式的转变取决于观念的转变。所以,要了解现代艺术,必须了解现代艺术家的观念转变过程,以及因此带来的“看”的图式或方式的转变。

梵高用其独特的“看”的方式看到了心灵的光和色,看到线条所具有的强烈激情和情绪,因此,他用色彩和线条表现他歇斯底里的精神状态,表现他时而阴郁,时而恐怖,时而天真无邪的情绪变化。他的光和色,他那扭曲而富有动力的线条负有强烈的表现主义。

塞尚以其独特的“看”,看到物体中马赛克似的几何图形,看到形体和结构的坚实性和恒定性,结果,他的画给人以重量感、宏伟感。他的这个“看”的方式对后来的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产生巨大影响。

高更“看”到原始的梦幻世界的美,看到单纯色彩大面积平涂和粗矿笔触的表现力和强烈的东方装饰风味以及浓重的象征主义色彩。对他而言,色彩是梦的语言,深奥而神秘。

马蒂斯直接受塞尚影响,他看到了色彩自身的结构,看到色彩之间独特的关联、对比及映衬,看到不加调和的原色对视觉的冲击力及其独立审美价值。

毕加索在塞尚和非洲艺术的影响下,将物体“大卸八块”,加以变形,然后重新组合,开创了立体主义绘画语言。他用粗野、生硬、变形摧毁了古典主义的完整性和延续性,用新的玻璃碎片般的几何块面,衬上阴影,重新创造出完全另类的空间感和完整性。

总之,印象派开创了新的艺术观念和新的艺术语言,为后来的现代艺术在精神观念层面和艺术语言层面敞开了大门。

参考文献:

[1] [法]弗朗索瓦兹・巴尔伯・嘎尔(Franoise Barbe-Gall):读懂印象派[M] 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 2014

作者简介:刘清浩,男,1957,山东青岛,教授,研究方向:中西文化艺术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