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孙华:新精致生活女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孙华:新精致生活女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32岁时,孙华成为荷兰银行亚洲区的董事,她是公司里“唯一的女董事、仅有的大陆人”。曾经,她所率领团队的业绩占到了中国B股市场50%以上的份额,她被称作“B股女王”、“红筹股女飞人”;34岁,她走出了曾经大施拳脚的金融界,把西方最经典的家具软装品牌引入中国;10年后,当她意识到“艺术化的生活”到了由表及里的时候,开始尝试引入西方历史悠久的航海文化、礼仪文化,“中国人的物质消费中缺乏精神的满足”,在她看来,“高尚生活”绝不是财大气粗,而是崇尚承载历史和艺术品位的物质与生活方式。

“成功是看不见的”

孙华是职场金字塔尖上的女性:位高权重,坐拥则富,然而对她来说放弃这一切远比得到这一切来得轻松。

1985年,大学毕业后的孙华去了深圳,她很庆幸年轻的自己到了生机勃勃的特区,较少地受到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在蛇口工业区的一个公司工作了一年之后,大学时主修英语专业的孙华参加了法国里昂信贷银行的应聘考试,四五轮的面试,先后经历了来自中国香港和法国考官的严格考察,没有波折,也没有任何励志情节,孙华顺利成为唯一成功的应聘者,被录用为该行驻深圳机构的一名职员。

此后,没有任何经济专业背景的孙华开始了在投资银行的工作,“因为当时国内的经济学教育与国外脱轨,没有专业的经济类人才,而国外投行想要开辟当地的业务,首先需要的就是找到可以和他们自如交流的人”。很快,勤奋的她就对工作驾轻就熟了,并被公司派往香港工作。她有一个独特的能力:说服主管采纳自己的意见。在当时,西方人“更愿意相信香港人、台湾人,甚至是新加坡人对中国的判断,却很难接受一个大陆人的意见”。但孙华凭着自信、能干和一次次对中国大陆经济规律准确无误的判断,取得了公司管理层的信任。有一次她出差在外,银行例行的“中国业务委员会”要召开会议,老板说,“susan(孙华英文名)不在,中国业务委员会开什么会?”

孙华在投行工作的强度和压力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早上飞到北京,在北京开四个会议后再回到香港”,但她说自己几乎没有过焦躁和迷茫。“任何问题来临的时候,先冷静,问题在哪里,解决方案是什么,一一列举出来,找出最佳的方法”,“施行的过程中如果再遇到困难就再通过同样的方法,按部就班地解决……”当时,公司的同事们都说,“孙华一个人可以顶5个男人”。

孙华说如果认清自己,再认清世界,人就不会迷茫。投行十几年的工作经历很有意义,“让自己看这个世界看得更加清晰”,通晓了经济规律后,她发现整个世界其实就涵盖在这个规律之中。至于年轻时的辛苦,其实就是“别人在休闲的时候,你在经历”,最后能够“脱颖而出”则是水到渠成。于是,从普通的银行职员到法国里昂信贷银行驻中国的首席代表,再到荷兰银行亚洲区唯一的女性董事,中国业务部主管,走过的每一步对孙华来说都是一个自己对周遭世界认识更加清晰的过程。

孙华的经历里没有关于机遇的传说,只有让听者不免袱的工作状态,重要的是她自己享受而感激这一切。“人生不是给别人看的”,“最幸福的是经历的一生,而不是成功的一刻,那一刻在哪里?那一刻是看不见的”。

34岁时,孙华已经功成名就,事业达到了顶峰,拥有无比尊荣的工作职位和无法想象的巨额薪酬,但她忽然感到有些厌烦,决定放下这一切, “因为到达了一个高峰之后,我看不到自己在投行的下一个高峰在哪里”。 “在投行工作十几年积累的财富和知识足够我去做喜欢的事情。”

孙华喜欢装扮自己的家,她的家时不时就出现在时尚家居杂志上,谁想到,叱咤金融业的她真的就专事做起了家具行业。“中国的经济发展了30年后,人们的需求开始从表面深入到内涵,而家居文化是内涵的一部分”,在孙华看来,未来的10年、20年以及更长的时间里,是中国家居市场繁荣的时代。既然时机已经成熟,条件业已具备,那么就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缔造精致生活宫殿

从年少时亲手缝制的一件窗帘,到欧洲皇室使用的御用织物,锦鸾宫早已在少女孙华的心中破土动工,一次偶遇让孙华刑的目光从室内伸向了广袤的大海,而“航海家俱乐部也不过是锦鸾宫的延伸”,精致又充满精神乐趣的生活总要从室内走到户外。

初中一年级时,孙华为自家姐妹三人共享的小卧室亲手做了一个窝帘,“白底,上面铺着红、黄、蓝三个颜色的桃心”,“早上一睁开眼睛,看到那个漂亮的窗帘心情就很愉快”,她清晰记得窗帘的花色,忘不了的,还有那块花布带给她的温馨和快乐。

上世纪的70年代,孙华正在读中学,“那时的孩子只在过年时才有新衣服穿”,但因为外婆的一双巧手,孙华姐妹在学校里的穿着总会引来众同学艳羡的目光,哪怕一双棉鞋――“带着小盘扣,咖啡色的鞋面镶上深咖啡色的边”,外婆的巧思让处在物质匮乏年代的少女孙华并不缺少对美的享受。

除了把孙女们打扮得十分漂亮,“外婆的家总是干干净净、水水灵灵”,每次孙华去外婆家“总要欣赏半天”,“外婆家用的床单、窗帘、小碟子、小盘子都很好看”,没有专门的美学教育,孙华的审美情趣和对家居的热爱就这样在外婆的影响下慢慢养成了。

十几岁时,孙华为家里的卧室做窗帘。20多岁,结婚了,她又为自己的新房做了一件窗帘,“淡淡的鹅黄底,缀着白色的腰果花”――花布在记忆中永远清晰而美丽。当时正值南方的12月,孙华不顾严寒和丈夫的反对,执拗地坐上从蛇口到广州的火车,只为了去买一块做窗帘的花布。一下车,她就奔走于广州的各大商场,开始搜寻布料。最终,孙华发现了那块鹅黄底的花布,连夜背着足足几十米的布坐火车回到了蛇口。窗帘做好了,发现墙壁是“不协调的天蓝色”,于是新娘子又亲自买回油漆,将墙壁粉刷成白色。她把自己的小家装饰得温馨而独特,来访的朋友们惊叹:“哇,你们的家布置得真舒服!”

在孙华看来,装饰家就是爱家,这其实是家居文化的一部分, “最近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飞快,家庭里的人们普遍忙碌。有时候“忘了‘我’是谁,忘了‘我’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话”,孙华说,一个原本自然的顺序被我们颠倒了,但一个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谁,来自哪个家庭,哪个环境,而后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相比起来,成熟的西方家居文化中,“家庭生活是在首位的,中国的男人可能几乎不会自己动手,但西方的中产家庭里几乎家家都有工具箱,另主人会自己漆油漆,贴墙纸,甚至自己修理电器和家具。事实上,一个漆油漆的过程体现了主人对家庭的关爱和投入, (这个过程)有感情在里面;家庭本身是要维系的,夫妻之间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是要维系的。家居文化建立的过程就是维护和维系家庭的过程,中国现在

几乎没有(家居文化),或者断掉了,没有延续下来。而中国人在情朝以前的生活方式是非常考究的,可以跟西方的任何上流社会或贵族媲美,但因为一些可惜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把这些丢掉了”,如今“我们是在向现在的西方学习”,也是在拾回中国的传统。

伯98年以来,孙华创建的家居软装企业“居佳伴”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2D06年孙华在家装奢侈品领域又开辟了第二战场,在纽约一口气拿下了五个世界顶级软装品牌的中国权后,“锦鸾官”隆重开业了――英美豪门望族代代青睐的家装饰品,杰奎琳肯尼迪和克林顿夫人装饰白宫蓝厅的布艺,艾森豪威尔夫人出席盛大庆典的礼服裙用的花布,曾为法王路易十四生产丝绸,织锦和天鹅绒的作坊的产品,雅诗兰黛女士家居使用的手绘墙纸……一块窗帘布的“诱惑”下,孙华把这些精美绝伦的家居软装带到了中国。

黑色礼服的修身剪裁隐隐透着旗袍的影子,碧玉的首饰、手绘墙纸上的仕女。墙壁上悬挂的凤凰图案刺绣,甚至沙发靠垫上的古代官员像,孙华对中国元素的喜爱和运用无处不在。她说。对于中国文化,自己“只知道皮毛”,还要“加强学习”――敬仰和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她希望“居佳伴”,“锦鸾宫”对西方经典家具软装品牌的引入过程,能够带动当今西方家居文化的输入,从而一点点恢复中国的家居文化,希望自己创办的家居企业为此“提供一个正确方向的引导”。

“锦鸾宫从最初的提供物质产品到现在提供精神、文化方面的服务”。正沿着孙华追求和提倡的物质与精神同样精致的生活理念发展。一个偶然的场合,孙华遇到了一个跟自己的理念不谋而合的人,此人是清末大学问家,光绪的老师翁同群的第五代玄孙翁以煊,翁先生留学美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独自驾驭帆船环游垒球的华人航海家,从他那里,孙华体味到家居装饰之于主妇和帆船运动之于男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男人们需要从自然中体会到乐趣并把它带人生活,比起高尔夫独自运动的乐趣,帆船运动中需要的团结、协调、勇敢和果决显然更有魅力,即便身为女子,孙华也不免为之动心。而且“中国男人除了炫富和不健康的活动之外”,太需要这样一种运动了。孙华决定做一些和海上运动有关的事,这一次,她又开始尝试把航海文化带人中国,并兼任游艇。于是,“熹汛航海家俱乐部”诞生了。

“公私不分”的从容

她忙碌却从容,是女儿的关键妈妈,也是生活的完美掌控者。

在锦鸾宫,我们遇到孙华的女儿,一个极其美丽的20岁女孩,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经济。孙华说,女儿的下一个目标是进入投资银行工作,而这完全是她自己的选择。自从女儿18岁之后,孙华就开始不再刻意为她安排什么。在教育女儿有了独立的性格之后,“靠她自己的判断去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虽然她并未干预,但以进入投行工作为目标的女儿明显受她影响,视自己的妈妈为偶像。

孙华在锦銮宫的独立办公室并不很大。但座椅的一侧正对着小花园一样的阳台,坐在上面,望向室外,正好是满眼的青葱;座椅另一侧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女儿的油画,“那是陈丹青老师为我女儿画的”,提到女儿,孙华刑的语气中总是带着骄傲和幸福。

女儿年幼时,孙华忙碌于紧张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在她身边,女儿在不久前的20岁生日宴会上,作过一番小有智慧的总结――“她说自己很高兴成长在这个家庭,感谢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其中百分之七十的功势归功于她爸爸,百分之三十归功于她妈妈,但是妈妈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

孙华的繁忙让她和女儿交流的时间少了许多,但交流的质量反而因此提升。她们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式的, “我对她的教育通常是超前的,比如她15岁时,我会按18岁的方法教育,用她能听懂的方式,让她能明白”,这样的教育让很多朋友说她女儿的“心理成熟度远远超过自身的年龄”。“到了她谈恋爱的年纪,我会告诉她关于性的知识,很多中国父母不说……我想让她明白,让她在各方面少走弯路。”

每逢女儿“遇到困难总是第一个想到妈妈,每一次我给她的建议也都让她顺利渡过难关”。月底,孙华又将亲自赴伦敦为女儿解决一个实际的小难题:女儿开学就上大二了,她要尽快帮助从学校搬出的女儿找到住处。孙华口中说着,“这是我最后一次帮你”,但抛下一堆工作,和女儿一道去伦敦找公寓,这里面也藏着母爱的私心吧?她说:“很享受和女儿待在一起的时间。”

孙华的女儿招呼我们喝茶,一举一动都彬彬有礼。“家里的装饰考究了,行为做派也要相适应”,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尚扎的传统传承几千年,可是如今与西方人打交道,反而更多时候是我们失礼。精致生活离不开主人本身的行为和修养,有感于此,孙华与一位法国女士共同创办了名为“礼尚”的礼仪培训班,名媛,常与西方商业伙伴打交道的人士都受益于这个培训班。

工作绝对占据了孙华的大部分时间。一个忙碌的人往往很难从容,但孙华却一路忙碌而从容地走过来了――就算公司的业务再多,她的办公室也不会少了闲适的气息;就算留给女儿的时间不多,但女儿得到的母爱却不曾减少。孙华也是懂得忙里偷闲的人,她喜欢跟自己的女朋友们一起聊聊家庭、聊聊孩子的教育,也会跟男性朋友谈谈金融、聊聊时事。人们会认为,孙华是职场上的“女强人”,她自己的观点却是“任何一个职业女性,都不应该丢掉本身应该尽的相夫教子的责任”。

在10年前转行之时,不少朋友就劝她说,她的财富足以让她舒舒服服、安然闲适地生活,何必把自己置于另一个“忙碌”之中。但她始终不曾考虑过让自己停下来,完全去过“享受人生”的生活。人生,就是不断地在路上,“只有过程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