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异位妊娠应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的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异位妊娠应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的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对应用米非司酮与氨甲喋呤联合对患有异位妊娠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患有异位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5例。单纯应用氨甲喋呤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米非司酮与氨甲喋呤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异位妊娠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β-HCG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包块彻底消失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异位妊娠病情停止治疗后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米非司酮与氨甲喋呤联合对患有异位妊娠的患者实施治疗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米非司酮氨甲喋呤异位妊娠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247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178-01

异位妊娠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急腹症,且该病的临床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一旦发生破裂会直接导致腹腔大量内出血甚至死亡[1]。由于B超、血清放免β-HCG测定、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异位妊娠可以在病情发展的早期阶段得到诊断,药物治疗有了很大进展,氨甲喋呤(MTX)是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的常用药物[2]。本次研究对患有异位妊娠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与氨甲喋呤联合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研究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患有异位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5例。对照组中经产妇24例,未产妇31例;患者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1.6±1.3)岁;患病时间1-6年,平均患病时间(2.4±0.7)年;治疗组中经产妇23例,未产妇32例;患者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1.4±1.2)岁;患病时间1-7年,平均患病时间(2.3±0.8)年。两组患者上述三项自然指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式。肌肉注射氨甲喋呤,每次20mg,每天一次,计划治疗一个月。

1.2.2治疗组治疗方式。肌肉注射氨甲喋呤,每次20mg,每天一次,口服米非司酮,每次50mg,每天两次,计划治疗一个月。

1.3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包块彻底消失时间、接受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人数、治疗前后β-HCG水平的改善幅度、异位妊娠病情治疗效果、异位妊娠病情停止治疗后再次复发率等指标进行对比。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临床治愈:异位妊娠症状表现经治疗后彻底消失,相关检查结果显示包块完全消失,β-HCG水平完全恢复正常;有效:异位妊娠症状表现经治疗后明显好转,相关检查结果显示包块体积缩小程度超过50%,β-HCG水平基本恢复正常,或有显著改善;无效:异位妊娠症状表现经治疗后没有任何好转,相关检查结果显示包块体积缩小程度没有达到50%,或进一步扩大,β-HCG水平仍然存在明显异常[3]。

1.5数据处理。所得全部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如果两组数据比较P值小于0.05,则认为两组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包块彻底消失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对照组应用氨甲喋呤治疗后(22.75±3.18)d包块彻底消失,共计接受临床药物治疗(26.96±3.24)d;治疗组应用氨甲喋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后(15.22±3.51)d包块彻底消失,共计接受临床药物治疗(19.07±2.69)d。两组包块彻底消失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两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

2.2异位妊娠病情治疗效果。对照组应用氨甲喋呤治疗后异位妊娠病情控制总有效为72.7%;治疗组应用氨甲喋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后异位妊娠病情控制总有效为92.7%。两组患者该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

2.3治疗前后β-HCG水平的改善幅度。对照组应用单纯氨甲喋呤治疗前β-HCG水平为(3082.54±137.41)IU/L,治疗后β-HCG水平为(1641.23±97.42)IU/L,该项观察指标组内差异显著(P

2.4药物不良反应和异位妊娠病情复况。单纯应用氨甲喋呤治疗期间对照组有13例出现不良反应,比例达到23.6%;应用氨甲喋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期间对照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比例达到3.6%。药物治疗停止后一段时间对照组中有16例患者异位妊娠病情再次复发,复发率达到29.1%;药物治疗停止后一段时间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异位妊娠病情再次复发,复发率达到3.6%。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和异位妊娠病情复况两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异位妊娠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急腹症,且该病的临床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氨甲喋呤是抗叶酸类化疗药物的一种,是对滋养细胞高度敏感的一种化疗药物,同时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对异位妊娠疾病进行治疗的保守性药物。该药物可以对细胞内胸腺嘧啶核甘酸和嘌呤核甘酸的合成过程产生有效抑制,使滋养细胞在短时间内死亡[4]。米非司酮是新型抗孕酮药物的一种,与孕酮受体的亲和力与孕激素相比要高出5倍左右,药物主要作用于患者的子宫内膜受体,与内源性孕酮的受体发生竞争结合反应,抗孕酮作用较强,而本身并没有孕激素活性,依赖黄体生成的早孕流产效果较为明显。同时该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下丘脑和垂体,对FSH和LH的分泌过程产生抑制,可导致蜕膜和绒毛变性,使胚胎发育速度减慢[5]。

参考文献

[1]阎桂英,郑慕白,张秀兰,等.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稳定型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J].生殖与避孕,2009,19(12):150-151

[2]薛凤霞,焦书竹.异位妊娠的病因及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15(14):247-248

[3]郑桂琴.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16(14):252-253

[4]刘珠凤,郎景和.氨甲喋呤单次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31(18):491-492

[5]赵美剑.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76例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18(18):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