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边缘中心的转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边缘中心的转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转换的必要性

中心是指事物中的强势力量,占据着主导地位,拥有说话的权力;而边缘是事物中的弱势力量,不处于主流地位,只能沉默静观。我国教育传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教导,儒家经典更是把天、地、君、亲、师并列,强调了师道尊严,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而学生只是旁听者。角色转换,从心理学角度说是指一个人会经常变换自己的角色,比如,下班回家,就要从职业角色变换为家庭成员角色,这种经常性的变换即为角色转换。

《新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生活课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乐于探索热爱生活的儿童的活动性综合课程。”新课标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教师面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重心。这就要求品德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参与者,由照本宣科者转化为点拨者。教师作为唯一知识来源和传授者的传统地位已经动摇,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带来师生交往方式的变化。

二、中心边缘说

中心之为中心,是把他者视为边缘的中心;边缘之为边缘,是把他者视为中心的边缘。中心与边缘却并非如此泾渭分明,互不沟通。其实,更多的时候,它们处于动态流动之中,乃至彼此易地而处。

(一)参与的引领者。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立足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学生更多的是通过积极参与活动,动脑思考,自主地获得知识。教师应在活动中充当参与的引领者,学会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儿童“自主参与”提供充分的条件。

(二)合作的引导者。

“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目标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活动之中,应成为组织学生自主分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首先教师应该放下架子,角色正确定位,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学生交往,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不是游离于学生活动之外,而是多样性地参与,做孩子的学习伙伴;其次,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第三,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第四,尊重学生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时注意那些被排除在主流之外无权参与合作的“边缘化”的人物,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三)创新的点拨者。

《新课标》中指出:“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应在活动中力求顺应这种需要,通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操作、调查等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当好创新教育的点拨者,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题发展。

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听、去想、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才会得到发展。这时,孩子才能真正地成为课堂的核心、课堂的主人。

三、转变的方法

学生的知识除了靠自己的思索去获取外,更多的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品德课程之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思想,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景、一个案例,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让孩子采用调查、试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等多种合作方式去探究、体验、领悟。

(一)充分利用课件,提供感情材料。

在品德课中,为了方便老师的教学,每课都有配套的教学课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现成的课件,再根据自己班级的现有状况进行适当的改进加工进行教学,让孩子能在声情并茂的感性环境中进行主动的学习。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将教学内容的声、情、意、色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听器官,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合理利用文本,进行有效备课。

《品德与生活》教材编者明确指出:“本课程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文本有系统的、全方位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在备课时,教师要将自己定位在“知识型主持人”的地位,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要以品德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总之,合理利用文本,进行资源整合是进行有效备课的最佳策略。

(三)注重利用生活,创设课堂活动。

在进行品德与生活教学时,教师应该把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课堂,在课外延伸中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设计的活动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于教科书中的有些话题和教学内容,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创设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向课外延伸,到室外寓教于乐,寓学习、体验于自然生活之中。

总之,教师只有“从边缘到中心再到边缘” 之间不停地转换角色,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从中心到边缘.民主与科学.2006第1期.

2.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大纲.

3.教育科研论坛.2006第6期.

4.品德与生活教学大纲.

5.网络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