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一会儿指挥家再吹一会儿圆号再弹一会儿钢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一会儿指挥家再吹一会儿圆号再弹一会儿钢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夜风吹来,四月的花香柔软的拂过我的脸颊。尽管傍晚的北京还是一如既往的呈现着高级灰,我的心情却格外透明和清澈。是因为刚才近两个小时的愉快对话?还是因为刚才那些吸引人的作品?我咀嚼和回味着今天下午发生的一切……车窗外,霓虹灯扭捏着、摩挲着、惺忪着在城市的夜空中久久不能平静……

序幕

对话×2

昨天在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艺术专业的徐大为老师的谈话内容非常精彩!于是,为了对得起读者、对得起杂志、对得起自己,我毅然决定向他发起猛攻――再采访一次。然后就有了今天下午我冲向前线,奔赴他的工作室家中继续这场愉快而亲切的面谈。

满载而归。

场 景1 艺术家、70后的老师和IDAA中国策展人……

“我永远都不会是一个固定的形象。”他极其迷恋新媒体艺术中对综合媒介的掌控和操作。事实是他除了策划展览、做作品,也参与一部分戏剧的创作,同时又整理系统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他的文字作品也在媒体的专栏里频频出现……

所以当我问起“怎么平衡艺术家和策展人之间的关系”这个老三样问题时,他说自己“不仅是在这两者间平衡,其实是在很多角色之间去平衡。”任何一种单一的工作都会让他厌倦。这种喜欢跨越不同领域的特质恰恰符合了一个新媒体艺术家的心态。新媒体对综合流程、各种资源介入的要求,一一得到对应。无论是流动影像、三维建模、还是摄影图片、声音。不断地转换过程、不断地连接不同的观众、不断地变换各种的创作方式,这一切的资源令他兴奋非常。

我想这大概就是一个指挥家的形象吧,他却说自己“不是一个指挥家,”他喜欢“当一会儿指挥家,再吹一会儿圆号,再弹一会儿钢琴。”如果一定要界定一个身份,他会给自己定义为:“以数字媒体作为媒介的艺术家。”

场 景 2 《平衡》之东方意象

在声音的触摸下,不同的画面在屏幕上不断被挤压、拉长,天空忽而是狭窄的竖幅,忽而是寂寥的广幅,黑色的鸟仿佛是一直旋绕的一段意味深长的音符。多个视频的对比强烈地勾勒出作者对“平衡与不平衡、工业与自然、自由与禁锢”的反思和求问。作品的欣赏方式也在中国式的幅型画卷中被建构。这部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品尽管有着明晰的主题,但是因其呈现出的中国式的影像方式而充满了东方的写意和想象。

仿佛一切的不确定性都幻化其中。而这种不确定性,正是新媒体艺术作品最吸引人之所在。多视频的语言给予了同一屏幕无限的空间,被一个视频塞满,远远不及多个视频之间不断产生出的矛盾、相融的关系有趣。

场 景 3 声音与影像,永远不说再见

音乐、声音、音效,是新媒体艺术家不能逃避的问题。他一再地强调自己作品里声音与影像的关系。

2002年,在伦敦ICA当代艺术研究院画廊“show reels”国际影像艺术展上,《安魂曲》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中。这部关于中国城市建设的纪录片,大部分取材于北京南小街的改造过程。从拆迁到修缮完毕,作品的拍摄总共用了近四个月时间。这里面的音效素材截取了从街道上录的声音、寺庙里的声音、还有电影、广播、电视里的声音,之后对它们进行剪接。尽管没有任何语言的介入,但是声音元素却在其中渲染和铺垫了整个的气氛和情绪。

从第一届IDAA数码展的作品《万花筒》开始,他逐渐考虑与声音艺术家的合作。《万花筒》里面摇动、梦幻却又不失规则的背景音,即将在丰江舟老师的创作下再生。2005年,《魂之影》,日本音乐家夏田龙路在其中将禅宗的概念演绎得淋漓尽致,你甚至可以在其中看到“能剧”的影子。

2006年的《平衡》,他又与澳大利亚做实验音乐的艺术家David Sudmalis合作,David的即兴发挥和对视觉基调的把握成为两人创作的一大亮点。视觉的元素在《平衡》里面成为一场泼墨盛宴,声音则是与墨交融的水,在你不经意间渗透和蔓延在视觉的空间里。

很难说是谁先引导了谁,有时他根据声音的元素进行创作,有时他设计好大的基调背景,邀请音乐家进行创作和沟通。不管怎样,他对声音良好的嗅觉,使得整体的气氛和节奏的完美体现,成为他作品中一种自然流淌出来的气质。

场 景 4 于是我还是问到了技术

《平衡》中的部分素材,拍摄于北京动物园,之后是在苹果里面finalcutpro,尽管这样,创作过程对于他来说最吸引他的地方还是在于“偶然性”。在他手中,“软件就是画笔,素材就像颜料,再用音乐将其稀释”( 哈哈。我想这么生动的比喻一定与他的母亲有关系――她是一位著名的油画家)。

“新媒体的创作与电影不同,你不需要严格执行设计好的脚本、框架。”大的基调定下以后,他会根据素材本身的许多不确定因素来重新调整和设计。比如《安魂曲》的结尾,因为片中小孩弯下腰倒着看,他顺势将视角翻转,为作品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而这是在他搜集素材前未曾料到的,这种全新的创造给了他无穷的乐趣。

“技术永远与你的意图产生关系。”《平衡》里面就是强调很粗砺的感觉,就不需要高清而是将其刻意作成16mm胶片的味道。一台松下MX300足以。有些作品需要很精致,他也会用到SONY Z1。软件的使用也是如此。新媒体就是这样一个将原本昂贵的资源不断变为可使用的过程,就如DV的使用。而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艺术家”。

他的多媒体艺术作品在孟京辉的近期力作《艳遇》里,以令人兴奋和惊讶的方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这个部分源于《魂之影》的影像作品,打破了话剧原本单一的舞台限制,投影中大片云的游走、纸飞机不安的暗影、舞台上50个电视屏幕的缓缓升起……尽管我没有亲临现场,但我相信那种景致一定远超我们的想象。技术不断带来新的可能性,在创作的过程中又一次次的被反复抹擦和界定。

场 景 5 IDAA与798艺术节――“合成的现实”

他在博客里写道“为中国优秀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在国际艺术界获得更广泛的评价和认知,做出自己的贡献”,2005年说的这句话,并非是他的心血来潮也并非是一个口号喊喊而已。他身体力行的将中国的优秀新媒体艺术作品在2005的IDAA(International Digital Art and Harries National Digital Art Awards)第一次向国际整体的亮相,一下子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IDAA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00年,原来是由总策展人,来自澳洲的Steve Danzig,通过网络邀请一些艺术家组织展览,以美国和澳洲为主。2002年以后,开始比较广泛的使用国际的艺术家促成大规模的展览。随着IDAA不断的扩大,影响力也加增,2003年的投稿达到两三千件。2004年之后,作品的选择改为由IDAA全球七位评委推荐。(徐老师是中国区的一位)。所有的评委每年推荐一定数量的Video艺术、互动艺术、网络艺术、声音艺术、图片艺术等新媒体艺术作品,每年五六月份拿到所有的作品,大家汇总做一个判断,然后投票决定。于是IDAA逐渐从一个全球数码艺术奖的形式变为每年新媒体艺术的回顾展。每年要收取一部分在当年对新媒体有贡献的艺术家,另外一部分是新秀,年轻的艺术家。

2005年首届IDAA中国巡回展之后,IDAA基本固定下来每年在中国举办一次。中国新媒体整体的态势,很有新鲜感和特点,而且中国数码艺术家往往比较年轻,70后为主,他们的作品让人很兴奋,但也有自己的问题,主要是关于文化身份的链接。徐老师曾经在2006年澳洲的IDAA展览上做过一个主题为A missing link(缺失的一环)的讲座。作为一种整体的和西方新媒体艺术的比较,中国的新媒体艺术非常新鲜,仿佛天外来客,但非常模糊甚至看不到文化身份的参照。很多东西没有问题――审美上没有问题,新鲜感没有问题,互动感没有问题,制作感没有问题,影像质量没有问题,唯一有问题的就是与文化身份的联系,像锁链中缺了一环。但,毋庸置疑年轻艺术家们的作品和之前艺术家的思维方式、构架方式、包括视觉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这也是现在新媒体艺术的一个整体亮相。

在今年4月的798艺术节上, IDAA的作品被纳入到展览里面。在这个展览里你能看到一流的国外新媒体艺术家,这对艺术观众和艺术家来讲,必定是一个开拓眼界的好机会。但并非如有些媒体所说是“为了把有名气的作品带进这个展览”,而是为了把有差别性的作品带进来,用另外一种眼光记录现实。所以展览主题是“合成的现实”, 而不是一个外国作品大杂烩,徐老师选择的时候力求寻找在构架方式与中国艺术家有明显差别的作品,比如彼得・格林纳威和依斯特凡・霍凯合作的《保兹尼奥的黄金》展现二战期间,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历史,将静态图片和影像进行组合,不是以电影般完善、完整的记录方式,而是采用分层式的记录。现实中被抽离的元素,经过艺术家多样的手段,从其中被提取捕捉再现了一种历史。

没有结束的尾声……

其实最初的采访设想是完全围绕展览,但是当问题和对话在频频碰撞之后,居然擦出了许多完全不在我控制之内的火花,从作品到展览,从创作的理念到教与学……甚至一些在我的创作中碰到的疑虑也得到了一一解答,换成是你,想必也会乐不思归。

“听君一番话,胜读十年书”,呵呵,回来的路上忽然很有感觉,看见天上的傻月亮也想拿来做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