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糖胶树常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糖胶树是南宁市道路绿化及庭院绿化常见树种,近年来,受绿翅绢野螟、鸭脚木星室木虱为害严重。简要描述该类害虫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糖胶树;害虫;形态特征;防治
糖胶树,夹竹桃科鸡骨常山属,其适应性强,易移植且树形美观,果荚奇特,在南宁市被广泛运用于行道树、景观树。近年来,绿翅绢野螟、鸭脚木星室木虱对南宁市的糖胶树为害较大,影响了植株的生长和景观效果。
1 绿翅绢野螟
1.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20mm,翅展37~40mm,体及翅均为绿色,触角细长丝状,前翅狭长,中室端脉有一小黑点,中室内另有一较小的黑点,后翅中室有一黑斑。老熟幼虫体长约40mm,体淡绿色。蛹红褐色,长约20mm,尖梭形,腹末有8根毛钩。
1.2 生物学特性
1.2.1 生活史。绿翅绢野螟在南宁1年发生5-6代,第1代幼虫每年4月上旬开始出现,第2代出现在5月中旬,每代历期约30-38天,从7~11月,每个月约发生1代。11月下旬,老熟幼虫常缀2-3片叶形成虫苞,或在其化蛹,以此2种虫态越冬。
1.2.2 生活习性。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雌虫选择萌发嫩枝、嫩叶较多的糖胶树产卵。卵产于叶片上,散产或聚产成卵块,幼虫1-2龄吐丝纵卷叶片或缀2-3片叶形成虫苞,隐蔽其中取食叶肉,常使叶枝枯黄落叶。叶肉吃尽后,转移为害新叶片。1-3龄幼虫食量小,4-6龄幼虫食量剧增,几天内可把全株嫩叶吃光,受害叶片大多数脱落,形成秃枝光杆。
1.3 防治措施
1.3.1 人工防治。修剪、清理带虫或虫苞的枝条、叶片,定期疏枝修剪,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性,减少虫源。
1.3.2 灯光诱杀。利用绿翅绢野螟成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在成虫羽化期,可在糖胶树集中区域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1.3.3 药剂防治。可用药剂: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48%毒死蜱1500倍液喷杀,每隔3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或在虫卵孵化盛期用国光乐克稀释3000~5000倍液喷施,施用应均匀全面,重点喷虫为害部位,每隔7~10天再喷1次。
2 鸭脚木星室木虱
鸭脚木星室木虱属同翅目,花木虱科,星室木虱属,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2.1 形态特征
①成虫。体长1.5~2mm,前翅长1.2mm。形如小蝉,初羽化的成虫体浅黄色,双翅透明,3对胸足浅黄色,每节两侧均有刚毛。老熟成虫体为黑褐色及红褐色,前胸小,中胸背板大,胸部及腹部前端的背面有白色斑纹。②卵。乳白色、长卵形,基部钝圆,端尖,长O.lmm。③若虫:体型小,长椭圆形。体表覆被蜡质分泌物,末龄若虫体长1.3~1.8mm,深黄色,初孵若虫乳白色,若虫长大,翅芽显露,覆盖在身体前半部。
2.2 生物学特性
该虫繁殖能力强,成虫有趋光性,羽化不久即能,雌虫产卵大多产在寄主新叶的背面,沿着主脉及主脉两侧分布至叶柄的两侧外缘,也有的产在叶缘处。若虫孵化后,进入叶片组织内取食,在叶片上留下一长椭圆形稍下陷的密封小孔。随着虫体长大,虫瘿逐渐形成并变大,虫瘿早期浅绿色,扁平状,柔软有弹性,此时虫瘿内的若虫个体微小,乳白色,未长翅芽。成虫的羽化孔红褐色,成虫即将羽化时,虫瘿变硬。成虫从羽化孔内爬出,腹部先出。成虫爬出后,在羽化孔留下一层白色的蛹衣。该虫的生活史周期短,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完成1个世代大约25~30天,1年可发生多个世代,世代重叠严重。
2.3 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
糖胶树在生长季节,树木每抽1次新叶约为20~25天。调查显示,鸭脚木星室木虱的产卵明显与糖胶树新叶生长期相吻合,成虫在嫩叶的叶背产卵,受害的嫩叶上布满了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虫瘿。有的叶片扭缩畸形,树木每抽出一托新叶,均被该虫为害,使树木的生长发育受阻,同时影响了其观赏效果。该虫的生长适温为20~30℃,相对湿度为70%~90%,在南宁地区每年3-7月是该虫为害高峰期。8月高温干旱,虫情逐渐减轻。南宁市的糖胶树几乎都受到鸭脚木星室木虱的为害,小树受害严重,树冠下部的叶片比顶部的叶片严重,行道树靠近路灯一侧的树冠比另一半的树冠严重。
2.4 防治措施
①人工修剪。结合修枝整形,剪除长有虫瘿的叶片、枝条,并集中销毁。②药剂防治。在糖胶树抽新芽及新叶生长期,加强检查并用药剂预防。药剂可选用25%高效氟氯氰菊酯800~1000倍液、3.2%阿维菌素乳油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连喷2-3次,间隔7~10天,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3 结语
绿翅绢野螟的幼虫、鸭脚木星室木虱若虫均藏于叶片上的虫苞、虫瘿内,叶片以及坚厚的瘿室壁,对绿翅绢野螟的幼虫及鸭脚木星室木虱若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因此,对这2种害虫,要做好监测,开春后定期5~10天检查1次,重点检查萌发嫩枝、嫩叶较多的树,抓小抓早,早发现、早防治,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