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给平淡的素材放一点“生活的味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给平淡的素材放一点“生活的味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俗话说:“年好过,节好过,平常日子最难过。”就中学生而言,他们平常生活于“三点一线”之中,日子过得波澜不惊,要想有点不同都难,更不要说时有惊奇了。他们的生活素材库中更多的是“青菜”“萝卜”,因而在作文中熬出的也是一锅清汤寡水的“青菜萝卜汤”。那么,怎样才能让这“大路菜”也熬出“味儿”来呢?你最好能在这“大路菜”中放一点生活的味精”——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它虽然剂量很小——只需一小汤匙,但是作用巨大——顿使满锅生鲜。

用“慧眼”去捕捉细节

套用法国雕塑家罗丹的那句名言来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细节,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细节的慧眼。下面笔者通过一个案例来解读捕捉细节的基本要领。

【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天,在前线苏军某司令部,突然来了由数名上级军官组成的检查组,要求该司令部主管汇报作战准备情况。在接待中,该司令部一位参谋发现,检查组一名军官坐在椅子上,手指轻轻地敲击桌面,显出轻松自在的状态……他顿生疑心,立即向上级报告。经上级迅速核实,确认并没派出检查组,所谓的“检查组”,实系德军间谍……

这位参谋真可谓“火眼金睛”!他使苏军避免了一次泄密事故所带来的巨大损失。这件事给我们写作的启示是:

1.向更细处“看”一点。细节“形”的特点是“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朱自清语)。你要知道德军间谍可不是傻子,他们冒充苏军军官,无论着装徽章,还是言谈举止,都很难露馅的。那么,这位参谋是怎么“看”出他们的破绽的呢?原来,他从那名敲桌面军官手指的动作规律和发出的声响中,“看(听)”出了敲的是一支德国名曲。同样,我们在观察生活时也应该向更细处“看”一点,去捕捉被常人忽略掉的细节。

2.向更深处“想”一点。细节“神”的特点是“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语)。你要知道德军间谍可都是谨慎绝顶的,那么,他的身份是怎么暴露的呢?套用《南征北战》中张军长的那句经典台词来说:不是德军无能,而是参谋太狡猾。这位参谋想:一个人轻松自在的时候,也就是他不经意、放松警惕的时候。他的言行是下意识的,而下意识的行为恰恰是真性情的流露——德国名曲已融入他的血液,“下意识”地敲击出来连他自己也是不“自觉”的。同样,我们在观察生活时也应该向更深处“想”一点,去捕捉细节折射出来的、不易为常人所察觉的亮点。

用“慧心”去运用细节

要把“慧眼”捕捉到的细节用好用足,用得恰到好处,还需要我们有一颗“慧心”。下面笔者通过品读一篇以“细节·距离”为话题的习作,来解读运用细节的基本技法。

别了,二胡

陈永昌

在父亲的卧室里挂着一把款式很老的二胡,由于多年的闲置,上面已积满了厚厚的灰尘。随着父亲年岁的增长,它似乎也变老了,声音也不再那么悦耳了。

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在晚饭后独自一人躲到卧室里,拉他那把在我听来无聊得很的二胡。那时的我对二胡没有什么感觉,也对父亲那一手“绝活”很不以为意。只有母亲每每听着二胡就对我说:“你爸,只要二胡,不要咱娘俩了!”此刻,我便在心里想,父亲真的爱二胡胜过爱我吗?于是,每当父亲再拉二胡时,我便缠着他给我讲故事。可父亲总对我说,我给你拉二胡听吧!于是,他就陶醉在那优美的旋律中,全然忘记了我的存在。从此,我恨透了那把二胡。有一次,趁父亲不在家,我用剪刀将二胡上的弦都剪断了。父亲发现后,我很害怕,也有点后悔,因为父亲晚饭后,只能拿着二胡发愣,有时也拉一拉,但发不出任何声音。事后不久,我从母亲那里得知,其实父亲知道是我将弦剪断的,但并没有责怪我。后来二胡装上了新弦,但不知怎的,父亲拉的时间却少了。

我上学以后,为了不影响我温习功课,父亲晚上便不再拉二胡了,只是无聊地看看报。那仅有的一丝欢乐也从他的身上消逝了。

随着我的成长,家里的开支越来越多,父亲每天总是早出晚归,回来时常常一脸疲惫,吃过晚饭就去睡觉。我觉得家里似乎少了一些什么。晚饭后,我默默地写作业,母亲在一旁做家务,父亲则早早地进了卧室。日子就这样平淡地流淌着。

一天,我问母亲:“爸现在咋不拉二胡啦?”母亲告诉我说,父亲一是怕影响我学习,二是自己整天在外奔波的确很累,所以晚上也就没那兴致了。母亲还告诉我,父亲每天晚上躺到床上都会对着挂在墙上的那把二胡发呆。我听后心里猛地一沉。一天晚上,我轻轻推开父亲卧室的门,发现父亲斜躺在床上,眼睛正默默地注视着那把积满灰尘的二胡。于是我就对父亲说:“爸,你想拉就拉一会儿吧,老师今天没有布置作业。”父亲却说:“拉不了啦!”说着就闭上眼睡觉了。转身之际,我突然发现那把二胡已没有了弦。母亲说,父亲怕控制不住自己拉二胡的瘾,就将弦拆下扔掉了。

听了母亲的话,我眼睛一热,回头望着睡梦中的父亲,发现他的头上已多了几缕银丝。那没弦的二胡,静静地挂在墙上,一阵风吹来,在我心里它又似乎在演奏着什么。对着那把无弦的二胡,我默默地说:“别了,二胡!”但我又时常提醒自己,总有一天我会给二胡装上新弦的。

本文源于生活,质朴自然,其撼人心魄之处凝结于父亲“拆二胡琴弦”这一细节描写,它起到了三个“以一当十”的作用:

一、塑造形象。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人物的“骨架”是用情节来搭建的,“血肉”则是用细节来生成的。

母爱的特点是柔性的,所以说“母爱如水”;而父爱的特点是刚性的,所以说“父爱如山”。上文中,二胡本是父亲的最爱,而这份最爱已不仅仅是一种爱好、一种绝活,而是父亲的一种诉求、一种精神寄托。的确,一个人最痛苦的不是物质上的贫乏,而是精神上的荒凉。“我”生活的家庭,物质上是贫乏的,父亲要为一家的生计去奔波,去打拼。机器在使用时还需要保养,更何况是人呢?父亲疲惫的身躯原本每天还可以用二胡这一剂精神汤药来做短暂修复,现在,父亲竟然将这一剂精神汤药都停掉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父亲要忍受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苦痛:白天,是劳作之累;晚上,是割爱之痛。而忍受这后一种苦痛,父亲不是被动的,而是“自觉”的,他为了控制住自己拉二胡的瘾,竟然将弦拆下扔掉。这一“拆”,就将一个充满韧性、“把所有困难都自己扛”的父亲形象活生生地推到了我们面前,让人悲叹之余,更感悲壮。

二、推动情节。

记叙文情节的发展需要推动力,推动力越强大、越持久,情节的发展就越自然、越合乎生活的逻辑。而细节正是情节发展的“核动力”,因为它影响着一个人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看法等,因而也影响着情节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节奏。

上文中的这一细节,是怎样推动情节发展的呢?首先,它影响了“我”对父亲的看法:此前,“我”觉得“父亲爱二胡胜过爱我”;此刻,“我”已经体察到“父亲爱我其实是胜过爱二胡的”,他已“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其次,它影响了“我”对二胡的态度:此前,“我”对二胡是“恨透了”;此刻,“我”对二胡已满是不舍和眷恋。最终,它推动了情节的突转:“我”由“剪”断父亲二胡的弦转向了要“给二胡装上新的弦”。这一转折,使情节的发展既顿生波澜,又水到渠成。

三、深化主旨。

记叙文主旨的深化以“无痕”为上,以“生硬”为下。因为前者深得造化天成之妙,后者尽露人工斧凿之拙。而最妙化无痕的一招莫过于细节描写了,因为它“观”之,不显山,不露水;而“思”之,却又寓万千不尽之意于其中。这一招是写作中的“太极”,在深化主旨上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恋人间的经典一问是“我和你妈妈同时落水,你先救谁”,这一问说到底也就是“在你心中,谁最重要”。上文中的父亲其实也面对着这个两难问题——二胡和儿子,你到底要哪个?上文开篇,父亲对此是有过思考的,他认为“鱼”和“熊掌”可以兼得,所以,儿子剪断二胡的弦后,他又把它修好了。但随着儿子的上学、成长,他越来越感到“鱼”和“熊掌”难以兼得了,他对二胡的热度也骤然降至冰点。这就将父亲和儿子两颗心的距离不仅从“有”消解到了“无”,而且已深化到了“负(距离)”——彼此都已完全把对方放进了自己的心中:“我心中,你最重。”

(姜有荣,江苏省特级教师。近年来在《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辅导学生在《语文报》、《中国校园文学》、《全国优秀作文选》等报刊上发表习作数百篇,其中多位同学的作品被评为中国年度最佳中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