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盛夏过后,初心绽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盛夏过后,初心绽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黑白影像、文学化叙事、小男孩主角、全“素人”表演、处女作、揽6项提名并获最佳剧情片和最佳新演员奖……经由第53届金马奖,电影《八月》在一夜之间声名鹊起。

在回望7年创作历程时,导演张大磊说,他不过是想以初心拍一部“简单的片子”,致敬父辈,也回望童年。

20世纪90年代,12岁少年晓雷结束了小升初考试迎来没有作业的暑假,他的父母找尽关系为他安排学校。当剪辑师的父亲从国营制片厂下岗无事,离开家乡去私人剧组做场工。看似平静的生活状态下,晓雷感觉到一切都在变化……

这就是《八月》的故事梗概,英文名叫“The Summer is gone”。

“晓雷作为旁观者,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当年的我。影片讲述的90年代就是投射到一个小男孩视角里的模样。”张大磊说,那时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都显得相对简单,“有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有从早到晚时光流逝的过程感,有父辈们接受变革的从容姿态”。

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大院长大的张大磊,在16岁时被岩井俊二的《燕尾蝶》彻底打动,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电影的魅力。所以,原本想要考音乐学院的他临时决定考取电影学院。

2008年的夏天,张大磊看见母亲用小勺给瘫痪在床的姥姥喂饭,他想起1994年的夏天,姥姥也是这样照顾她的母亲,感觉恍若隔世。于是,他决定拍一部记录电影,将镜头对准这些最熟悉的人和事。“这个剧本从2008年写到2012年,停停写写,几经沉淀。”张大磊说,“呈现出家庭生活本来的模样就很好,观众会从每个人物的小片段感受到其中的美好、遗憾和期待。”

《八月》所重现的都是张大磊念念不忘的时代与人,更多是纯感性的创作。他将《八月》作为对充满理想、简单纯粹浪漫年代的回望,没有冲突、对立或者批判,只用基本的叙事与抒情,带出全片的平稳节奏和安静氛围。《好莱坞报道者》给予影片的评价是“将对往事的怀念慢慢渗透出来,这种细微的情感展现在电影的每一处小角落”。

“我想影片能打动观众和评审的东西,就是简单但起码很真诚。”张大磊说,《八月》拍摄时没有人想过要定义风格,完全靠直觉判断。为了追逐简单,他选择了黑白拍摄方式,把色彩里可能误导观的信息去掉,色调和影片的叙事风格与时代相符,反倒加强整个影片那种梦幻的疏离的感觉。黑白更符合他对九十年代的印象,“就像我们的记忆一样,虚实结合,充满诗意和幻想。”

全“素人”演出阵容也是一大亮点。一群“素人”演员在一位“新人”导演的调度下,拍出了“完全没有表演痕迹”的电影。张大磊形容《八月》剧组拍戏时“更像是生活经验的探讨”。在剧本的框架和提示下,演员们一遍遍地试,直到认为观影时感觉自然、舒服为止。贴近生活、尊重观众成为这位年轻导演的创作原则,更是始终念念不忘的初心。

《八月》的结尾处,在异乡当场工的“父亲”结束工作身心疲惫,此时有朋友举着摄像机让他“跟家里说两句”。“父亲”思忖一会儿,对着镜头说了3个字――“还好吧”。

“我想说的也是这3个字。”张大磊说,作为导演其实不必想太多,坚持自己想要传达的价值观,拍出好作品是最重要的。

(青芒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