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化学/电化学两步法快速制备304不锈钢超疏水表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化学/电化学两步法快速制备304不锈钢超疏水表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尹小荷(1987-)女,辽宁铁岭人,硕士学位,物理学凝聚态方向。

引言:

现阶段,人们所研究的超疏水表面,大部分都是针对有机材料,而对金属表面上超疏水表面的制备不够重视。不锈钢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多功能材料,以其优越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1]。

在低温的情况下,表面结冰容易对日常生活和人的生命造成危害,所以不锈钢的表面的润湿性是非关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锈钢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主要分成两类:一是化学法[2],一类是电化学法[3]。

微米/纳米二元复合结构,是超疏水表面制备的重点和难点[4]。化学腐蚀可以制造微米级粗糙结构,电化学腐蚀可以制造纳米级粗糙结构。

本文使用化学腐蚀/电化学阳极氧化两步法,在304不锈钢表面制造低表面能表面。即用化学腐蚀制备微米级粗糙结构,然后用电化学阳极氧化制备纳米级结构。这结合了化学腐蚀和电化学阳极氧化的优势,效率高,而且对设备的要求低,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实验部分

1、实验材料和仪器

304不锈钢片,纳米304不锈钢片,超声振荡清洗仪,直流电源,恒温浴槽,扫描电子显微镜(DSA100),接触角测量仪,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盐酸,硫酸,磷酸,丙三醇,钼酸钠

2、实验方法

(1)不锈钢片处理

将不锈钢片切割为10mm×10mm×1mm的方形片,依次经过180#,360#,600#,800#,1200#砂纸打磨,然后依次经过2.5和1.5研磨膏抛光。最后用丙酮、乙醇、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5min,烘干备用。

(2)化学腐蚀

将304不锈钢片和纳米304不锈钢片和浸泡在不同浓度盐酸中腐蚀。

(3)电化学腐蚀

阳极为不锈钢片,阴极为铅板,电解质选用30%硫酸+30%磷酸+丙三醇[5],体积比1:1:1。电流密度为25mA/cm,间距10mm,温度65-70℃。将经过化学腐蚀的不锈钢片进行阳极氧化。

(4)表征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形貌。用接触角测量仪(DSA100)测量水滴在表面上的接触角,,在3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取平均值(水滴体积为5μL)。

3、结果与讨论

(1)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盐酸浓度对疏水性的影响:

盐酸浓度不同时,随着腐蚀时间增加,接触角增大,当腐蚀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接触角就达到一个峰值,腐蚀时间继续增加,接触角反而逐渐减小。

在化学腐蚀初期,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并不明显,当腐蚀到达一定程度后,接触角迅速增加。随着腐蚀的继续深入,蚀坑会变的越来越大[7],接触角反而逐渐降低,如图3所示。

经盐酸腐蚀后的304不锈钢表面,出现微米级的错层结构。增加了304不锈钢表面的粗糙度,接触角增大。不存在纳米级粗糙结构,所以单独使用盐酸腐蚀,无法制备超疏水表面。

(2)电化学腐蚀

电流密度对疏水性的影响:

电流密度越大,腐蚀速度越快。

电化学腐蚀可以制造纳米级粗糙结构[8]。但是这种方法耗电量大,价格比较高,所以单独的电化学方法不适合生产应用。

(3)化学腐蚀/电化学阳极氧化:

化学腐蚀和电化学阳极氧化可以各自制造不同级别的粗糙度表面。两者先后进行,即先用化学腐蚀制造微米级粗糙结构,然后以电化学腐蚀制造纳米级结构,可以取二者优点,提高效率。

电解液使用[9][V(30%硫酸):V(30%磷酸)∶V(丙三醇)= 1∶1:1 ]。

化学腐蚀在不锈钢表现制造出微米级粗糙结构,表面粗糙度>1,水滴与不锈钢的实际接触面积>表面观察面积,也就是Wenzel态,粗糙度越大,疏水性越强。

化学腐蚀后,进行电化学阳极氧化,在微米级粗糙结构上制造纳米级粗糙结构,实际接触面减小,从Wenzel态转变为Cassie态[10],从而形成超疏水表面。

通过两步法制备的纳米304不锈钢微/纳米结构表面接触角θ= 106.5°,普通304不锈钢为θ= 101.3°。使用化学/电化学法,对比单独使用化学法和电化学法,接触角增大40°以上,对比原始样品,接触角增大60°以上。

二、小结

本文提出化学腐蚀/电化学阳极氧化两步法,在普通/纳米304不锈钢表面上制备了超疏水表面,耗时短,操作简单。

此法比单独使用化学腐蚀或电化学阳极氧化,在时间缩短了1-2个数量级,同时电化学阳极氧化所使用电流密度减小1个数量级,成本降低,节约资源,适用于工业生产。

参考文献

[1]江雷.从自然到仿生的超疏水纳米界面材料.科技导报.2005,23(2):2-8.

[2]Gilman J.J.Johnston W.G.Sears G.W.J.App l.Phys.[ J ],1958,29: 747-754.

[3]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固体物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竺际舜.无机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Cassie AB,Baxter5.Wettability。porous surfaces〔J].Trams Faraday Soc,1944,40:546-551.

[6]XU Jin(徐进),MAOWei2Min(毛卫民),FENG Hui2Ping(冯惠平),et al.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J ],2001,11: 42-46

[7]Arai K.Suzuki T.Atsumi T.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J ],1985,132: 1667-1671

[8]CHEN Xin2Hua(陈新华),MA Yong2Mei(马永梅),L IXin2Hong(李新红),et al.Chem.J.Chinese U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J ],2004,25(12): 2304-2307

[9]Feng L.Li S.H.Li Y.S.et al.Adv.Mater.[ J ],2002,14(24): 1857-1860Fa

[10]Hearst M,Hirsh H.AI’s greatest trends and controversies.IEEE Intelligent Systems,2000,15(1): 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