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做足健康管理“文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何发展的话题已经成为医卫界人士乃至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投入的资金逐年增加。然而,在实际运营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虽然购进了新设备,各方面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但患者一旦生病,还是往大医院跑,缺乏对社区医疗机构的信任,造成大医院“门庭若市”而社区卫生机构“门可罗雀”的尴尬景象。
有关专家呼吁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居民到社区卫生机构就医。例如,要求大医院医生定期到社区卫生机构坐诊;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推行社区首诊,即首诊在社区,社区治不了的,再转诊到大医院等。
以上建议对于推动社区医疗发展都有其合理性,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社区卫生机构诊疗水平的确有待加强,但其诊疗水平无论如何提高也难以与大医院抗衡。因此,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说,找准自己的定位才是关键。
社区卫生机构的存在,不单单是分流大医院的患者,或者说与大医院抢患者,而是要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经营,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子。笔者认为社区卫生机构工作的重点应该由治疗“已病”转向治疗“未病”。
长期以来,国人头脑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重治疗、轻预防”观念。人们往往只重视治疗已患之病,而忽视未发生疾病的防治。加上现阶段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有些人甚至不到病入膏肓之时,就不会去就医。而经济条件稍好者,虽舍得大把花钱治病,但却不愿意对健康进行投资。现在都市白领中流行一句话“前半辈子用命换钱,后半辈子用钱换命”,说的就是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认识误区。
重治疗、轻预防,人们付出的不仅是健康的代价,经济上的代价同样沉重。据统计,一个老病号与一个健康者相比,每年花在治疗上的费用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国外的一项调查更令人惊讶,人生中的医疗支出27%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年花去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表明,人体健康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96取决于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科学家已经发现,80%的心血管疾病和90%的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另有资料表明,健康教育投入1元,医疗费可节约8.9元。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为解决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首选策略,由此可见健康教育、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而在我国,预防疾病、健康教育这方面尚处在空白状态,社区卫生机构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填补这项空白。社区卫生机构应牢牢抓住这一功能定位,在此定位的基础上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以社区为依托,在社区群众中间进行健康服务,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看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