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析小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理念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作为主要目标之一,而如何完成小学语文课标与人文价值教育的契合也成为现代小学语文教育实践的前沿课题。本文主要通过教学与实践探讨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育;人文理念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一、人文精神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进行人文精神培养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完善,也是对人类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然而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中学生、成人不同,对小学生的人文教育应主要培养学生如何处理好与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种以人文理念为核心的教育与小学语文教程息息相关。人文理念培养意味着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作为教师都要尊重学生文化个性和文化意识,信任肯定每一位学生,充分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
作为语文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人文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出:“必须把儿童的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作为教学体系的基础。不要重复别人的思想,而要创造自己的思想。”在小学生心理发育逐步成熟的阶段,对世界的感受和认知能力大部分来源于老师教导和自身摸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书,要时刻注意儿童的心理感受,尊重学生的创造思想并提出建议。另一方面在语文教程中无论是课文还是阅读写作,其中都包含大量的人文情感和主观色彩内容,课文中的人文理念和素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比如刚学完《荔枝》这篇课文时,我深有感触的望着班上的学生问他们:“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他们都张大了嘴巴大声的说“爱”,于是我又问道:“有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妈妈为你做过最令你难忘的事?”孩子们各个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妈妈在他生病的时候担心流泪,有的同学说妈妈曾带她到哪里玩,她非常开心.于是课堂快结束时我给大家布置了作业,让孩子们回家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写下感受,第二天作为老师我惊喜的看到许多孩子的成长,有学生为妈妈洗了一次脚,有学生为爸爸妈妈洗了衣服,还有孩子用零用钱为妈妈买了一束花,看到他们生涩但真诚的描述,我仿佛听到了他们内心的呼声和对父母感恩的心。这样的教学,不仅结合了生活中的实际,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经历,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了良好的熏陶,更能充分肯定人文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待提升
语文学科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人文理念的培养和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但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部分老师对语文学科教学性质和教学目的认识不充分,导致语文教材和教学方法分析不透彻,仅仅将教学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应试教育上,存在许多误区。课堂中大部分时间被老师讲课所占用,甚至不管台下学生能不能理解,老师与学生之间往往是一问一答的学,学生被动的听。在语文教学中寓于思想和文化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课堂应重视发挥语文教学的文化熏陶和感染作用,但一些老师确只对文章进行传统单调的分割,对文字和语言当作进行机械的应试训练,使语文课文中本有的灵魂和血肉变得枯燥无味。导致学生一味死记硬背课本内容,难以对知识理解并灵活运用。很多教师在课堂、课下一副“公事公办”的姿态,缺乏宽容和耐心,很少与学生谈心、交流,不能及时的发现学生心理活动。在教学中遇到一些困难也不能及时发现和反思,比如课堂上为何有的学生积极活跃,有的学生精神不振、有的学生茫无头绪,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反思是不是只关注到了踊跃回答问题、思维敏捷的学生,而忽略了沉默寡言不爱讲话的学生。
(二)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教学氛围有待提高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引导者和实施者,是课程完整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的素养对学生人文理念培养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教学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老师的感情不够投入,这里的“感情”分为两点:第一个是老师在教学中对教材蕴含的感情把握不当,作为教师不能很好的在准备过程中投入感情,在教的过程中阅读和讲课缺乏真情实感,难以正确引导学生,与同学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另一点则是老师缺乏对学生的关心爱护的情感,过分维护老师的尊严和权力,不能为同学们建造和谐友爱、平等的教学环境,教学呆板不生动,使学生难以轻松愉悦的参入到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人文理念的教学,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高则是一个不断累积和沉淀的过程,目前很多教师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不能充分利用课余和空闲时间补充自己的文学知识,针对一些教育性的书籍也只是马马虎虎的阅读,多读书读好书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人文素样的提高,而且对学生教学也有非常大的影响,老师应将视野放大到课本以外的文化天地,在课堂内外做一名有人文素养、有情趣的语文老师。
(一)以生活的辐射陶冶学生的情操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犹如一个万花筒,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生活引入课堂,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机,学生才能更加领会知识的真谛。我们的生活瞬息变换,每一个变化折射着世间百态,小学生的信息浏览不如中学生和大学生,那么老师就要及时有效的将热会热点带入课堂,使学生引发思考和探讨,比如目前处于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可以让同学们课下收集一些航天信息和资料,在家准备后到学校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加了解航天科学知识,还可以增加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怀。在语文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出入较大的文章,比如《小音乐家扬科》中,学生们对小杨科的遭遇充满了同情和心疼,对坏人充满了憎恨,但是如何让学生们来抒发这种情感,加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对正义的维护呢,在课下我将符合本案件的法律法规打印出来,上课后发给同学们并给他们分组,假设教室是法庭,学生们充当警察、律师和法官,在学生们七嘴八舌略带幼稚的宣判和探讨中,我仿佛感受到了他们维护正义,向黑恶势力宣讨的信念和力量,虽然他们对那些冗长得法律条例还不是特别理解,但我相信通过这样的课堂演练,学社们已经感受到了旧社会的压迫和当代社会的法制力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相信通过广泛的校内外语文实践活动,不但可以为学生开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道路,而且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科学的了解,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教材中的范文,大多文质兼美,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和经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感情积累,钻研教材领会其中感彩并有效传达给学生,语文教学课堂活动中的主体是老师与学生,而一堂语文课的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文章的情感以及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要达到这样的最佳状态,则要求教老师首先要进入角色,做足课前准备工作,充分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品德、精神等人文性内容,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小学生对文本感情的领会能力和接受能力。曾经教学过程中有过很深的体会,对于《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我有深刻的印象,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因为到过桂林,我也深深的被那绝妙的景色所吸引,看到作者李淼将桂林山水写的惟妙惟肖,非常动人。不觉在课堂之上大谈自己对文章的感受,结果过了一会发现台下鸦雀无声。学生们个个无动于衷。这才恍然,原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欣赏水平与教师还有很大的距离,我被山水风景感染了,读书的时候更有激情了,而学生却不以为然。于是及时调整,下节课上课前先让同学们看桂林山水的图片,感受那美好的风情,然后让学生来读文章,并讲出自己最欣赏的地方。七嘴八舌得探讨后,学生们终于和老师一起领会了文章中的动人之处,达到了教师的情感、文章的情感以及学生的情感的"共鸣"。因为汉字文学有形象,有味道,富含了感性魅力,因而其人文味道自然写的浓烈。作为老师,引导学生在美好的文化中一边积累一边感悟,充分去领悟语言文字之美,学生自然而然也就受到文章中人文精神的熏染。
(三)关注学生成长,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会敢于表现最真实的自己,积极深入的进入到课堂思维中去,并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学生成长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是儿童心理成熟和发展而重要阶段,和谐友爱的学习氛围则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曾经教学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腼腆不爱讲话的孩子,甚至很多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有的时候把这类孩子叫起来回答问题时,他们可能答不上来或者非常紧张,如果这时老师的态度是较为严厉或者满不在乎,就会这类学生更加紧张和自卑。曾经面对一个特别胆小的男生,当他站起来不知如何回答问题显得非常局促不安,下面的小伙伴们开始叽叽喳喳议论起来,这时我没有让他坐下或是批评,而是慢慢的走过去,轻轻的怀抱住他,并鼓励他说“我相信你可以的”,过了一会他打开课本并大声念出正确的答案,这让我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其他同学也给了他热烈的掌声,一堂普通的语文课正是因为有了老师的爱心与和谐友爱的环境而变得美好,生动。
三、结语
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运用课本知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教师和学生一起在学习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成长,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谢利民.教学设计[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 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