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角下的大学生自由观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角下的大学生自由观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自由,随着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不断成熟,对于“自由”这个话题也是给出了各种见解。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针对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错误认知,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基本理论入手,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自由观,从而以合理的认知指导实践活动。因此,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研究大学生自由观的现状、原因和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自由;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本内涵

自由一词,最早是出现在拉丁文当中,当时被定义为“人们能够在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地方任意活动”。我们纵观整个人类的历史,自由这个议题被提起、被讨论于每一个历史时期,而每一时期自由的发展都是人类不断解放的历史过程,故而,在国外,许多学者将自由与解放放在一起,认为两者是相通的。马克思对于自由的深入分析和探讨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从实践出发,对于现实的人来展开叙述,认为人的发展、人性的完善以及尊严是这个社会的最重要的主题。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根本特点在于现实性与具体性相结合。与以往的哲学家不同,马克思关注的自由是实践过程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的现实的自由,人的自由解放与社会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的自由离不开社会环境。其次是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结合。我们说马克思的自由是具体的、现实的、可实现的,这也就使得我们可以从社会发展实践中去考察自由,评价自由,使自由能够通过社会发展实践改变以往的相对自由的状态而追求实现自由,使自由获得了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大学生自由观现状

相当部分大学生对自由的概念存在着误解,认为自由是绝对的,是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制约的,甚至把自由与道德规范、法律制度完全对立起来,导致了系列行为后果。又有部分大学生认为自由就是“由自”,以自我为中心,只由个体自我的意愿、喜好和选择做决定,与是否影响他人的利益无关。他们没有认识到完全的、绝对的自由是并不存在的,个体自由的实现必然受到既定社会条件的限制。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马克思自由观这一重要概念掌握得并不系统。尽管大学生在其日常生活学习及人生方向选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主、独立的一面,然而在后续实际行为中又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局面。可见,大学生群体自身对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认知与其现有情况下的认知和想法还是比较稚嫩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教育,指引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以正确合理的认知指导实践活动。

三、大学生自由观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生对自由的理解比较浅显,尚停留在表面。这既有大学生自身内在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影响。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思想不够成熟

大学生心理发展处于迅速走向成熟却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而在对于自由观的认识上也存在矛盾之处。大学生群体在感受到自身实践活动受到客观环境制约的同时摇摆于完全自由的渴望,大学生自身思想尚不够成熟,不能够完全做出完全正确合适的认知与判断,对自由观认识不够清晰准确,存在如此矛盾之处。这说明大学生群体心理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从基本认知入手,逐渐形成较为正确的自由观认知。

(二)高校教育:自由观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生对自由的认识存在偏颇,这与高校对大学生自由观教育重视程度不足、效果不佳以及高校教育生活有密切关系。虽然我国各所高校都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必修课程,然而大学生群体对这一重要知识非常匮乏,说明我国高校的马克思教育还存在着一些盲点。高校马克思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对该专业知识的教育,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同时,学校作为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和进行实践活动的直接场所,学校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要为学生对自己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做出自由选择提供良好的自由选择机会和轻松的环境氛围。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加强课堂自由观教育的同时,要让学生自由选择,在课余活动中通过实践体验自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三)社会环境:西方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混淆

当代大学生对西方自由主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认识不到西方自由主义本身的局限性,难辨其精华与糟粕。将西方自由主义简单的概括为“自由”,随心所欲。需要认识到的是自由一方面是相对的,自由与约束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自由需要力量的约束,没有约束就不能算作是真正的自由; 另一方面,自由天生就要摆脱其他客观要素的约束,但我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脱离不了社会历史规律的束缚,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的限制和约束。这不但不是对自由的约束限制,相反还是我们追求自由的前提和基础,维护和遵守这些约束和限制本质上就是追求自由。不能正确区分西方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这与当今社会环境有关,西方观念对我国青少年的冲击较大,且这类西方观念局限于相关观念的部分概念,不能全面有效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甚至是实践活动。

四、大学生自由观的培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当代大学生自由观上出现的问题,我们大学生教育更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作为指导,且与当下的的社会要求相适应,这样对大学生进行的自由观教育,才是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以及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意义的。

(一)主体思想是大学生自由观的基础

学生应具备自由之思想和独立之精神。大学生在如此激烈的社会里想要有立足之地,独立思想不可缺少。实际上,许多大学生之所以在学习、就业、生活上出了各种问题,就是自由观念把握不准确,总喜欢随大流。独立思想,可以说,这也是中华民族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新时代要求广大新人要创新创业,如果不能正确评判自己的实力,不知道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是不可思议的。大学生想要改变自己错误自由观的尴尬局面,就得拥有独立思想,千万不能被权力和金钱牵着鼻子转,不能被错误观念的引导。说是最低是因为根据自己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实在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理应具备的素质,唯此构建公民社会才可能实现,不至于沦为口号。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通国好像都沉浸在这种“经济压到一切”氛围中。然而即使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达到了,要取得世界各国的尊敬,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力量、文明的程度。因此,培养一代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公民,提高我们的文明程度应该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这一精神应该成为现代化以后的全中国人民的人生理想。从社会和国家需要的角度来培养的大学生,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但这种人格的塑造也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学校是大学生自由观形成的主阵地

学校要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由意识,学校教育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由观创造提供保障。马克思曾指出:自由是人固有的东西,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大学生的自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的自,学习的选择权和思维人格的独立性。大学生不仅有了独立自主地生活的能力而且也有权在很大的程度上自主地选择生活的方式、模式等。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独立地选择学习的方法和内容。比如,大学生对选修课的选择,对学习时间和地点的安排,对课程重视程度的选择等。人格的独立自主、个性化,应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辩意识,带着批判的精神学习、工作和生活。例如,大学生有权而且应该批判地继承老师的观点,不能全部生硬地照搬照抄教师和书本的观点和主张。通过学校的教育,大学生主动积极的形成自由意识,将其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大学生群体可能存在的各种关于自由观的错误认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正确的自由观,指导生活实践。

(三)社会环境是大学生自由观的保障

首先,家庭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生活在民主家庭里的大学生善于和同伴友好相处,这种氛围下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强。家长要给大学生以独立判断的、独立处理自己事物的权利认识到作为趋向成熟的个体,大学生已经能够而且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要努力营造民主自由的家庭氛围。最后,也要有家长的引导作用。定期展开家庭会议,讨论家庭中重大事件处理方式,家长在精神上与之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其善于思考,这样做就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自由意识培养,进而形成正确的自由观。其次,社会环境为大学生自由观提供一个基础的认知保障。对于自由的认知形成于自由主体对于自由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就要求社会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由观从而指导实践提供一个良好的认知基础,必须要知道自由是在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的限制和约束。这不但不是对自由的约束限制,相反还是我们追求自由的前提和基础,维护和遵守这些约束和限制本质上就是追求自由。如在党的十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普及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推广过程中所形成的基础的认知,社会意识在一定意义上为公民提供了一个检验的标准,开始认识到该做与不该做的。这类活动的进行,环境的潜移默化对大学生自由观的正确树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自由观念的问题不仅需要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上有所认知,更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能够使主体从自我认知出发践行正确的社会行为。引导教育客体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正确的自由选择,是解决大学生自由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程肇基.论道德自由及其培养途径[A].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5期,1007-1539(2002)05-0054-03.

[2] 王佩佩:《大学生创造性理念、团体心理氛围和自由意志观念的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杜时忠.制度德育与德育制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

[4] 陈雪英,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由概念的三种含义,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0.

[5] 赵庆之,刘晓音,论主体选择与人的自由,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