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刘基的《苦斋记》说开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刘基的《苦斋记》说开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戊子春,重游浦城匡山。

匡山因“四周奋起,而中下,形似匡庐”而得名。元朝末年,刘基等“浙西四贤”结庐匡山,他们在此著书立说,关注民生,纵横天下,后来辅助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成为一代开国名臣。匡山也因此名扬天下。

刘基工诗文,备受世人推崇。《明史》说他:“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刘基曾在匡山驻留较长时间,赋有大量诗文,最著名的是《苦斋记》。《苦斋记》记述了他在匡山住苦斋、吃苦茶、食苦笋、喝苦蜜的苦难生活,并受章溢的“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启发,悟出“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这种“苦乐相倚”的苦乐观,是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扬。这篇文章现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什么是苦?什么是乐?苦与乐的界定,关键是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得失的取舍与苦乐的感悟,取决于个人的内心感受。有人认为有钱最乐,贫困最苦;有人认为自在最乐,束缚最苦。我认为,无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物资多丰,如果没有精神或道德、心灵的满足,仍然不会有快乐。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刘基的苦乐观,正是对老子思想的阐述和补充:苦与乐不过是一对孪生兄弟,结伴随行。在一定条件下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正所谓“乐极生悲”“苦尽甘来”。苦与乐往往一步之遥,境由心生,苦乐之间只一念之差。

如何将苦转化为乐呢?我们无法改变个人肉体的不幸、社会的苦难,但可以转化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超拔的道德、精神、气质可以胜过世俗的价值,突破世俗的不幸,产生令人愉悦的魅力。这种超越的精神境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忘却现实之苦,更可以让我们享受到精神之乐。

心灵的宁静是化苦为乐的转折点。面对苦难,常见的或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或自暴自弃,或誓死相拼,或玉石俱焚,对社会、对个人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要看到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有无奈之时,都有无能为力之事,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完全避免的真实存在。“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心情不随苦难而起伏波动,不让现实的不幸和苦难影响自己应有的精神状态和心灵的宁静。

如大文豪苏轼,几仕几出,一贬再贬,依旧闲乘月色,漫步中庭,潇洒吟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困境和苦难,他始终保持着悠然自得的心态,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佳话和绝逸美文。

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游心乎德之和。他认为真正应该追求的是逍遥之乐,它是一种精神的自我满足,是一种非常识、非世俗的愉悦之乐,是超脱现实的有限性而达到精神无限的境界。这是心灵的特殊状态,是忘记自身肉体的存在,是对现实没有任何摩擦的宁静、和悦,然后体验到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的崇高境界。得到这种境界的体验,自然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快乐,心里也就没有了现实之苦。

这种精神的逍遥不是随便可以达到的,需要摆脱世俗的价值观念,以及对个体自我的牵挂。《中庸》有语:“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意思是说,君子无论到了什么境地,都能安然自足,没有不自由自在的。这是一种境界。安贫乐道者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而仍不改其乐,施施然、怡怡然,不以为苦。胸怀天下者如刘基,在匡山或登山,或临溪,或倚修木而啸,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人生有限,甚至渺小,但是人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却可以无限提升。我们在达到心灵平静之后,还可以有更高的追求。即使不去追求逍遥游的境界,也可以有对人生、社会、宇宙的终极关怀,可以追求自己在宗教、艺术、科学、哲学、爱情生活中的高峰体验,从而达到精神的、超越的愉悦和满足。我等纵然不能如古人般超脱飘逸,也达不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但至少可以做到知足者常乐;纵然不能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不能样样如意,但却可以事事尽力。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慈悲;少些欲望,少些钻营,人生也可以胜似闲庭信步。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为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始终保持一种坦然积极的心态。生命精彩与否在于自己的创造,人生既已苦短,又何必让旅程苦上加苦?写到这里,诗人潘国璋的“隐伸慎择能审势方为人杰,苦乐相依不登山难识先生”在我脑海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