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曹鹏专栏:茶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曹鹏专栏:茶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开栏的话

我很信一个“缘”字

10年前为报纸开设过谈茶文化的专栏《功夫茶话》,后来结集出版了《功夫茶话》(南方日报出版社2001年),到了2007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又为我出了一本茶书《闲闲堂茶话》,这两本书都加印了不止一次――作为一个中文系出身、新闻专业的从业者与学者,却和茶有不解之缘,本来是业余爱好,竟俨然成为副业,这是我的福分与运气

《闲闲堂茶话》出版社有意再出增补本,新版内容有所增益是题中应有之意。原以为以“茶”字打头的两字词语作为文章标题,几乎被我罗掘殆尽了,结果还是想出了或碰到了一些“漏网之鱼”的材料,于是便时断时续地又补写了若干篇,风格一仍其旧,当然,毕竟10年过去了,境界或许更成熟一些

蒙《海峡茶道》编者约开专栏,对这些文字来说是得其所哉,径用“闲闲堂茶话”为栏名(所写文章却是《闲闲堂茶话》还没收进去的),是所谓的老树新花,当然,这只是个比喻,而不是自夸,我知道古诗有句“老树着花无丑枝”,本来不这样写,可是一时又找不到更贴切的替代说法,见笑

在10年前的专栏与《功夫茶话》里,我即已对与茶结缘、与书结缘与编辑结缘发过由衷的感慨,现在我惊喜地认识到,这份情缘不仅没有结束终了,反而日益浓酽,就像是一株有生命的花,不断成长、一次又一次绽放,为我带来了更多的朋友与情谊――有的甚至成了我最好的朋友,对我来说,此生与茶结缘是最大的乐事希望这份缘能传递给更多的人,希望读者诸君都有清缘

作者记于昆明挂云居2009年2月13日午后

“茶实”这个词,恕我孤陋,以前没见过也没听过。

写《功夫茶话》时,为了检索题目,我把手头的辞书、工具书中以茶字开头的词条。都查阅殆尽,包括号称最权威的有茶学专业之称的《中国茶叶大词典》和《汉语大词典》。后者所收词条之多,被视为汉语词典之最。虽然翻了不少词典、工具书,自以为对以茶字开头的两字词全都见过了,结果证明不对,我低估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也高估了国内词典工具书编撰者的学术水准与敬业精神,“茶实”就是例证,这两字见《徐霞客游记》。显然不是什么冷僻书,而是大大有名的传世名著。

到云南挂职,行李很多,以至于超重补交费用高达500元,因此,无法多带图书,只随身带了四册,分别是《云南风物志》、《华阳国志》、《西南夷风土记》和《徐霞客游记》。在徐霞客《滇游日记六》中,有一段过山寺嗫茗品尝茶实的文字:

“茶实大如芡实,中有肉自如榛,分两片而长,入口有一阵凉味甚异,即吾地之茗实,而此独可食。闻感通寺者最佳,不易得也。闻有油者棘口。”

徐霞客是中国最著名的旅行家,他所写的游记,有一半篇幅是写云南。西方最著名的旅行家是马可波罗,其游记也大量篇幅写到云南。云南风光之美,不问可知。

茶实是茶树结的籽,而云南鸡足山的茶实,在明代即是土特名产――中国的地大物博与悠久历史,实在是值得我们自豪骄傲的,当然,正因为中国的文化积淀太厚重,老子“重藏必厚亡”的道理表现得更突出,以至于很多瑰宝失传湮没,茶实乃其戋戋小者,微不足道。

茶实我们没口福也就罢了,“茶实”这个词我们从词典、工具书里找不到就不对了。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是背叛,一点也没错,对于中国人来说,忘记了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数典忘祖,竟不知道自己的祖辈先人多么了不起、创造了多少美好的东西,一味地崇洋,是何等的可怜、可鄙复可耻、可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