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堂全国优质化学课带给我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堂全国优质化学课带给我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学习王老师讲授的这门课程中,我从中收获许多化学教学理论,尤其是观看了全国优质化学课的教学案例,对我受益匪浅,并且对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启发与促进作用。现将对来自河北保定三中的沈莉老师讲授的全国优质化学课的学习与思考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备一节好课的前提——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来自河北保定三中的沈莉老师讲授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这节优质课给我的感受很强烈,这节课从开始联系“烤蛋糕”“蒸馒头”等生活实际来创设教学情景,从预设情景到生成情景一气呵成,听完这节课,带给我的是轻松、快乐、获取知识的感受。这样的课堂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但像沈老师上的这样的一节课,不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可以临摹出来的。因为从沈老师这节课中,你会感受到她在备课中注入的对每一个学生的热情、关爱、尊重。沈老师教学方案的设计,首先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并且积极利用多媒体等技术,选择校内外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方案。并且沈老师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心里装着学生,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才能够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上出一堂像沈老师这样的好课。

二、一堂好课所具有的特征

沈老师这节优质课的展示,让我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上教师的身份是多重的,同时教师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是一个好的引导者、好的组织者、好的参与者、好的帮助者。我们也许不能做到每堂课都精彩,每堂课都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但我们可以、一定能做到每堂课都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理解,“学生理解了、学生收获了”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终极目的”。沈老师的课就是这样的一节课,让我们从中得出优质课、好课所具有的特征。

1.正确理解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沈老师讲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这节课时,其课堂引入是从联系同学们都熟悉的生活实际——烤蛋烤、蒸馒头所使用的发酵剂开始的,这样一下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了对所学知识探知的欲望。沈老师又通过设问、质疑的方式,让同学们以小组形式来完成探究实验,得出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小组实验结束后,沈老师又鼓励每组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成果。接着沈老师又巧妙的从学生小组实验中体现出的多种方案提出问题,从而顺理成章进入到有关化学性质的学习。一节课中,沈老师的教学设计一环紧扣一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在沈老师的有序引导下,整节课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沈老师这节课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实现了从“教教科书”到“用教科书教”的转变,师生交往自然,并且积极互动,学生学习方式主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充分联系实际生活和生产活动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使每一位同学都在积极思考、动手实践,每一位同学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知识的收获。我想一节课的成功也正在于此。

2.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选择具有挑战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沈老师在讲授Na2CO3与NaHCO3化学性质时,安排两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设计,分别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比较Na2CO3与NaHCO3的热稳定性,以及Na2CO3与NaHCO3分别于HCl反应生成CO2气体速率的快慢。在传统教学中,教材对于这两条化学性质已给出实验,只需教师和学生依据给好的实验验证化学性质即可。而沈老师在这两处却没有采用传统教学,而是安排了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联系经验或已有知识,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并且验证设计结果的可行性。当这两个问题抛出后,学生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等形式,并在其中穿插着生生间、师生间的讨论,及各种形式评价和反馈。让学生多思多练,让学生在教学中更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拥有更多的发言权。最终,同学们和沈老师一起设计了两个非常成功的实验,实验现象也非常好。

在这一学习环节中,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理解,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生在探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和知识。而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多得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在学习中对知识形式的体会。课堂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教师也不是学生的主导者、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

3.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沈老师的这节优质课贯穿四条线,即知识线、能力线、方法线、生活线,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并且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学生在掌握钠的化合物的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充分的了解它们的来源及他们在生活中的用途,从而学会应用这些资源解决一些日常问题,如Na2CO3与NaHCO3可以做发酵剂,NaHCO3可以除臭美白等。这会使学生充分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尽多的参与到化学与生活中来,在体验参与的同时收获知识,感悟生活,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的“美”。

三、几点思考

1.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有很多优点,但我们不必要每节课、每个问题都探究。我们一定要从具体教学实际出发,对教学设计灵活处理,设计出合理、高效、活跃的课堂,正所谓“教学有法、教亦多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样才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

2.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考虑到各种可能性的方案,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从容应对突发事件,或者对学生提出的新方案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更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技能,并且拥有广阔的知识储备。

3.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倡导学生提出新思想、新方案,并对提出新方案的学生及时进行鼓励,以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这次听课收获颇丰,使我领悟到我们还可以把化学课上的更好,更使我们意识到我们自己的教学和全国优质课的差距,认识了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我们将不断地借鉴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用于自己的教学中,树立开放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教育理念。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积极探索,使学生能积极思考,快乐学习,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