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伊通河沿岸旧建筑立面改造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伊通河沿岸旧建筑立面改造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介绍了长春市伊通河两岸新旧建筑、景观概况,阐述了伊通河沿岸老旧建筑规划整治与立面改造的内容及深度,提出了人、建筑、环境三位一体,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理念。

[关键词]伊通河;立面改造;建筑;景观

源远流长的伊通河是哺育长春人民的母亲河。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遥远的未来,伊通河对于长春这座城市来讲,不仅是生命的源泉,还是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曾经是长春政治文明、城市文明和工商业文明中心的伊通河区域,如今是集城市生态安全功能、多样化的居住功能、市民游憩休闲功能、新型商务功能和城市重要市政廊道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发展区。建设完成的伊通河景观风貌带将成为继净月潭森林公园、新民大街和南湖公园后代表长春城市新形象的地标性景观。

1、两岸新城建设概况

伊通河贯穿市区,两岸城市用地以居住为主,这就决定了伊通河这条经济发展大动脉的优势价值。水与人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离开水人类就会有生命危险,也许正是这种物质的依赖关系,人类有观水、戏水,希望能近水或傍水居住的亲水性,无论是怎样形式的水体都能给人类带来无限的乐趣。“水岸经济”的吸引力在房地产开发中显示着特殊的亮点,许多开发商风云际会来到伊通河畔。

2002年,“万科”就以“揭开万科城市花园的神秘面纱”为题,选择来到了伊通河畔,沿河东岸面临自由大路建造了多层、小高层、高层交错布局的“万科城市花园”。同年“鸿城国际”则以“水系是城市里最珍贵的资源”为主题,沿河西岸面临南湖大路隆重推出自己,建立长春首席亲水TOWNHOUSE社区。“与600万平方米的伊通河水面肌肤相亲,打造伊通河畔别墅带”,这是中海集团的宣传词,“中海水岸”看重的是伊通河畔湾流际会,丛林溪谷萦绕其间,河岸带状公园绿茵葱茏,能让“御河别墅”尽享原美水岸生活。此外,河西岸的河畔家园、东岸的天琴湾、吉林电力小区等,都以得天独厚的沿河位置,让更多的房子观赏到河景,使自己成为伊通河水岸观景名宅。

伊通河水成就了这些小区,同样这些小区也美化了伊通河,河流价值带动了城市建筑的发展。这些小区充分考虑到规划部门的整体要求,建筑立面造型新颖、高低错落、色彩明快、韵律感强,富有时代气息。

2、伊通河沿岸景观欣赏

近年来,世界性环境恶化给人们生存带来新的挑战,人们渴望得到优良的户外环境。绿树、花草不仅仅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良好的自然景色还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消除疲劳增添生活情趣,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伊通河两岸环境风光带规划将突出绿色生态这一主题。

在结构布局中,我们看到伊通河城区风光带由南至北划分为都市森林区、文化景观区、都市生活区、休闲游戏区和生态恢复区五个区。由垂钓园、卫星园、活水园、民族广场、回忆岛、主题雕塑园、荷香园、湿地生态园、滨水运动园等二十四园构成。这条风光带的景观序列起景于生态恢复区,文化景观、都市生活两个区是空间序列的高潮,最后结束于都市森林区。从景观天际线的高低、景观数量的多少、水体河面的宽窄、建筑小品装饰性的强弱、造景元素的配置等方面,也可以看出文化景观区、都市生活区是五区之首。人们在休闲的同时,提升了文化品位及修养。垂钓园、卫星园、活水园、高尔夫岛、湿地生态园、荷香园等更成为人们休闲散步、交流情感、强身健体的好去处。夕阳西下,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扶老携幼来到伊通河畔,享受着清风、绿草和美丽的音乐喷泉,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疲惫的心灵得以释放。

3、两岸旧城现状分析

伊通河沿岸老建筑多为九十年代初期建筑,以水刷石、干粘石和涂料饰面为主。色彩以土灰色、砖红色、土黄色为主色调。东大桥至长春大桥段部分楼体虽有简单的重新粉饰,但涂料品质较差,施工工艺粗糙,因此表面掉色严重。

早期兴建的房屋缺乏整体协调性,立面造型呆板,呈现出“方盒子加阳台”的形态。色彩陈旧,造型单一已成为伊通河两岸建筑的硬伤,令人遗憾。

原有建筑多为砖混结构,现状老旧不堪,墙体强度不高,因此不适宜做大规模的改造。所以今后的改造宜利用苯板等轻质材料来制作外立面的部分凹凸变化和线脚造型,最大限度的保证原有建筑主体不被损坏。由于大部分居民都私自对阳台进行了改造,塑钢窗造型各异,导致原已十分老旧的住宅更加显得不规整,改造难度增大。此外,空调外挂呈无序状态,整体观感比较杂乱。

建筑单体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各个功能区的场所感不强;缺乏时代感。另外,由于各个小区居民各自的经济状况和想法不同,改造难度较大。

4、国外沿河建筑探究

莱茵河,是德国文明的生命之河。莱茵河沿岸有难以计数的葡萄园和城堡、田园诗般的城镇以及幽婉缠绵的传说。莱茵河两岸既有过战争又有过浪漫传奇;既有喧嚷的工业,又有幽静的田园。莱茵河全长1320公里,是欧洲第三大河流,仅次于伏尔加河及多瑙河。莱茵河沿岸荟萃了密集的城堡和古典小镇,多以黄色调的暖色为主色调,偶尔加人一小段亮丽的跳色,使得两岸色带活泼生动。

巴黎塞纳河沿岸的建筑与绿化、桥梁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位于两岸的座座建筑色彩分明,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等名胜鳞次栉比,各具特色的桥梁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建筑物一般层数并不很高,但高超的建筑技艺充分反映了这个欧洲文化艺术中心的历史风貌。沿岸建筑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5、整治规划内容及深度

“水清、岸缓、绿浓、境幽”是伊通河沿岸改造的主要原则。突出人、水、林、城,不管是从树种的选择,还是花卉的布局;不管是雕塑的造型,还是河边小路的走势,都要突出这样一个特点。因此,根据规划情况可以从沿堤道路平面整治、沿河建筑立面整治、沿河景观与设施整治三个层面来进行。

5.1 两岸街道平面整治:从当前长春交通状况和未来路网建设出发,可以发挥伊通河在改善城市交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可将两岸道路平面整治分为:公共空间、沿堤空间、街坊内部空间三个方面,确定整治具体措施。要在伊通河东西两岸,平整有相应通行能力的道路,承载伊通河两岸居民的出行,缓解伊通河周边主要干道的交通压力。同时河堤路、街道铺装、沿河及庭院绿化等,都要以方便人行的角度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多层次沿河堤路与街路的空间环境,构成温馨、祥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5.2 沿河建筑立面整治:根据建筑现状,外观条件,建筑立面整治分为保留建筑,整治建筑,拆除建筑三个级别。对墙面材料、门窗、台阶,以及墙面晒衣架、遮阳棚、花架、空调架、钢(木)窗等建筑构件,都制定相应的整治方案。以达到延续历史文脉,创造丰富的建筑形象,以美化我们的母亲河的目的。

5.3 沿河景观与设施整治:根据沿河景观与设

施情况,将整治分为清除、修缮与新建。对私自搭建的围栏,车棚等进行清除。老旧的景观小品进行修缮,在景观节点新建一系列可以代表长春城市风采的雕塑,沿河空地进行绿化补植。以提升伊通河环境质量和景观功能,努力把伊通河建设成为惠及百姓的防洪安全线、绿色宜居城市的生态轴、展示美丽长春的景观带。

6、建筑立面改造与装饰

6.1 立面改造基本原则

(1)色彩上保证沿岸景观的连续性,着重打造伊通河东西两岸线条舒展清晰、高低错落、富于变化的天际轮廓线。

(2)注重可实施性。因地制宜的合理选用材料与施工工艺,注意外保温构造的防火处理。

(3)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合理利用好已有条件,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4)改造过程中尽量不破坏建筑原有的整体结构。充分考虑原建筑外结构的承载能力,适当增加立面造型,尽量不改变其原外表面积系数。

力争通过局部色彩的改变和建筑单体细部的改造,以及各个相邻单体之间的整合,达到伊通河两岸整体规划的统一、协调。

6.2 建筑材质应用:柔性质感涂料是一种新型的艺术涂料,应用于旧楼改造项目中的外墙涂装,无疑是最经济、美观、耐久的选择。

通过不同的施工工艺和技巧,为建筑物提供丰富的质感效果和防水透气等保护功能。这种柔性质感涂料是高级厚浆型水性涂料,适合于砖混结构以及外保温装饰系统。在具有优异的兼容性的同时,更能有效增强外墙涂料系统的柔韧性和耐候性。另外依靠独特的色彩系统,我们可以调出缤纷多样的色彩。定会使伊通河沿岸旧貌换新颜,为我们的母亲河增添一抹亮色。

6.3 美化沿岸山墙的思考:通过实地踏查,我们发现沿河部分建筑或有无窗的山墙,或山墙面积很大,沿河景观匮乏。因此,可以利用浮雕与墙体彩绘来丰富建筑立面,美化沿岸风光带,烘托长春浓厚的艺术氛围和“雕塑城”的独特魅力。

以山墙为画布,用河岸做展台。我们可以选用以下主题:

(1)关东文化及风土人情。如:二人转、吉剧、东北大秧歌、打单鼓、走亲戚,狩猎、捕鱼、编草鞋、卖糖葫芦、铁车、木爬犁、种地、压滚、扬场等等生活场景。

(2)长白山、松花江景观特色。可以参考关东画家、文学家、诗人有关歌颂白山、碧水的作品。如黄秋实先生近期的大作《长白山神韵》长卷,连绵百余米,气势恢宏。还可选长白山、松花江的一些自然景观,如奇石、雾淞、瀑布等。

(3)吉林省、长春市特殊物产的雕塑。如人参、貂皮、乌拉草,农村酿酒、漏粉、榨油等各种作坊操作情形等。

可在山墙上做彩绘,局部挂浮雕。伊通河的两岸、河心岛、跨河桥端做雕塑。宜在岸边较大空间地带及河心岛中创作有故事情节的群雕,以旺盛人气,增加伊通河流域的文化内涵。

7、总结

美国建筑大师莱特认为:“建筑是大自然的点缀,大自然是建筑的陪衬,离开了自然环境,你欣赏不到建筑的美,离开了建筑,环境又缺少一点精灵”。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人作为自然界的主体,与自然环境是相通的,所以,人、建筑、环境应该三位一体。伊通河沿岸建筑与环境的改变,不仅仅促进了人与环境的和谐,更有助于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的改善,心境的改善,和谐的因素越来越多。在母亲河畔,在长春百姓心中盛开出幸福之花。沿河两岸建筑群也将成为长春市的一道亮丽的都市风景线,以崭新的形象迎接四面八方的来客!

参考文献

[1]葛尉平,都市一我们共同的寓所[J],建筑学报,2000(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