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英国社企:与社区共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英国社企:与社区共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彼岸的风徐徐吹拂,谈及社会企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英国。不过,如果在2015年的中国谈论社会企业,人们不会再感到陌生。作为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社会投资平台”的战略合作媒体,我们在过去三年内报道了大量的国内外社会企业。无论是海外的鲜活案例,还是国内社会企业从萌芽状态到技术路线的践行,都让人们在欣喜之余感叹模式的示范力量。

这一组来自英国的案例,同样展示了有趣且有效的运作模式:Westmill的太阳能合作社,展示了共建力量之下,以民主的管理方式实现可再生能源;Skip Garden,借助垃圾箱、水管等改善建筑工地;Bikeworks借助自行车的载体实现绿色出行、资源回收以及解决弱势群体就业问题。而这三家公司与社区之间共建、共生与共荣的作用,更值得人们思考。

太阳能、工业垃圾以及自行车,借助社会企业的模式发挥了多重效应。当然,关键是自身商业模式的塑造。太阳能合作社的社区股东,让可再生能源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工业垃圾的再利用,让城市风景中不再出现建筑工地带来的伤痕;而Bikeworks的创始人之一Dave Miller在香港社企峰会上指出,“Bikeworks成立至今约5年,政府资助由初期占收入3成,降至现时的1成”。社会企业并非不能接受资助,但重点是不可依赖,底线应是扣除资助仍可达收支平衡。依靠对商业模式的设计,Bikeworks让自行车也焕发了新的生命。香港的BiciLine单车生态旅游,更是解决了元朗“三低”青年的就业问题。

这三家紧密依存社区的社会企业,从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与社区相结合,产生出创新的力量,这也必然使得国内的社会企业更为重视与社区之间的关系。要知道,社区始终是社会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土壤,而社会企业又成为社区发展解决困局的新出路。相信来自英国的社会企业案例,会为国内的社会企业创业提供思路与启发。实际上,借助社会企业项目,目前国内已有约1200名社会企业家得到培训,66家社会企业得到9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并有超过10000名专家、慈善家和大学生通过沙龙、巡回演讲和其他公众活动了解和学习到英国社会企业的概念和案例。

社会企业项目是由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在中国作为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运作)发起,携手合作伙伴开展的一个大型全球项目。目前有中国和其他23个国家参与,旨在支持被称为社会企业的机构以商业的方式来解决社会和环境需求问题,并对所在社区做出积极的影响。本项目在中国于2009年启动,向那些希望解决社会问题或已经付诸实践的社会企业家、非政府机构 (NGO) 从业者、社区领导者和年轻人提供技能培训、导师计划和来自英国的专业支持。

从2013年开始,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社会投资平台,通过商业计划竞赛为成功社会企业的规模化提供专家辅导、接洽投资渠道。该平台还建立了社会投资家网络,吸引更多具有明确价值观导向的公司加入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