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炎性相关指标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炎性相关指标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炎性相关指标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意义。 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2 37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健康儿童26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检查时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性相关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5.7±2.6) d。经治疗后,1 861例患儿治愈,516例患儿好转,仅有1例患儿死亡。 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等炎性相关指标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炎性相关指标;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意义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b)-0064-0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目前危重症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脓毒症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均是同一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1-2]。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是此类疾病发生的本质[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一旦发展到MODS,将很难治愈,引起的死亡率较高[4]。目前对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炎性相关指标[5]。为了探讨炎性相关指标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意义,本院选取2 378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与268例健康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 378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为观察组,年龄为1个月~14岁,平均(2.9±3.1)岁;其中,男性1 373例,女性1 005例。所有患儿均符合2004年第一届婴儿、儿童国际脓毒症论坛的定义标准[6]。排除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病、慢性病和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新生儿、24 h内死亡的病例。26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年龄为3个月~12岁,平均(3.0±2.4)岁;其中,男性146例,女性122例。两组患儿间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平均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抽取各组人员的晨血标本2 mL、立即送检、若周末标本于-20℃保存。标本由检验科专人进行检测。C反应蛋白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进行检测。血沉采用EHK红细胞沉降仪进行检测。血小板计数采用外周血涂片法,行瑞氏染色后直接进行计数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炎性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的炎性相关指标比较结果显示(表1),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性相关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转归情况

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5.7±2.6) d。经治疗后,1 861例患儿治愈,516例患儿好转,仅有1例患儿死亡。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创伤和感染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一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后,其炎症反应过程将会持续增强,严重时会引发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7-8]。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由轻到重逐渐发展的过程,引发的机体细胞损伤也是一个由轻到重逐渐发展的过程,机体的器官功能也会出现一个从无到有、由轻到重的逐渐恶化的发展过程,最终可能引发MODS的发生。

MODS和感染性休克是危重患儿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死亡率高达30%~80%。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展到MODS阶段后,患儿体内将发生一系列正反馈级联反应,使得病理生理过程严重失控[9-10]。SEPSIS和MODS均是目前危重症的研究难点,应用单克隆抗体、受体拮抗剂和酶抑制剂等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并不理想,该病的死亡率高。选择适合于基层医院使用的方便、成熟、价格低廉的指标是目前同行研究中的热点,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血小板计数在SIRS/Sepsis、MODS时出现改变,可以帮助对SIRS/Sepsis、MODS的判断,对基层医院诊断和判断危重度有优势。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性相关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患儿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早期,其体内的炎症反应较轻,炎性因子的释放也是暂时的,且严格受到控制。只有在炎性因子释放失控的情况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才会发展成为MODS。炎性因子中很多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可以起到相互增强的效果,从而更加加速病情的发展。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及时对患儿进行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等炎性相关指标的检测,可以及早了解患儿的病情,对于疾病的诊断是否处于早期,是否已发展成为MODS,可以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综上所述,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等炎性相关指标,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Ben G,Lain DA. Sepsis,SIRS and MODS[J]. Surgery,2009,27(10):446-449.

[2] 喻文亮,陆铸今,孙波. 小儿、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新定义[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1):1-4.

[3] David AO,Felipe B,Veronica I,et al. A combined score of pro- and anti- inflammatory interleukins improves mortality prediction in severe sepsis[J]. Cytokine,2012,57(3):332-336.

[4] 陈绍礼,白长学.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相关问题研究新进展[J]. 医学综述,2006,12(15):948-950.

[5] 曾其毅,杨镒宇,曾华松,等. 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早期敏感炎症因子的研究[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2):147-148.

[6]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专题讨论会纪要[J].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8):592-593.

[7] Eemann U,Szabo A. Lipopolysaccharide pretreatment protects from renal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possible connection to an interleukin-6-dependent pathway[J]. Am J Pathol,2000,156(1):287-293.

[8] Yegenaga I,Hoste E,Van Biesen W,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developing ARF due to sepsis/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study[J]. Am J Kidney Dis,2004,43(5):817-824.

[9] Simmons EM,Himmelfarb J,Sezer MT,et al. Plasma cytokine levels predict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J]. Kidney Int,2004,65(4):1357-1365.

[10] Pavcnik Arnol M,Hojker S,Derganc M. 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 in critically ill neonates and children with suspected infection:comparison with procalcitonin,interleukin-6,and C-reactive protein[J]. Intensive Care Med,2004,30(7):1454-1460.

(收稿日期:2012-06-26 本文编辑:林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