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群旅游协调发展优化路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群旅游协调发展优化路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安徽省城市旅游发展速度较快,但存在较大的空间发展不均衡。江淮城市群是中国“十二五”城市群战略的重要一极,将成为未来安徽省城市旅游发展的区域主体,因其有利于整合区域资源、弱化城市旅游发展的不均衡态势,提高资源要素、资金利用效率。江淮城市群旅游发展现存四大问题: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开发强度存在较大的空间不均衡;旅游产品建设重复性较大,不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个别城市旅游战略定位不准确,发展力量离散化;城市旅游缺乏区域性整合,区域经济社会带动力不足。未来江淮城市群旅游发展应从城市群旅游空间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区域旅游形象整合和区域旅游管理四个方面协调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及一体化管理,促进江淮城市群旅游协调发展,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和区域带动能力。

关键词:城市群旅游;协调发展;优化路径;江淮城市群

Abstract:Urban tourism industry is developing fast in Anhui province, but there is a large spatial imbalance problems. Urban agglomeration will be an important pole in China’s “twelfth five-year” strategy, which will become the subject of future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because it’s beneficial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resources and weaken the unbalanced situation of urba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resources and tourism investment. There exists four problem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Jianghuai agglomeration: (1) tourism resources’ type is various but is larger gap in development intensity; (2) tourism product construction repeatability is bigger,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improve fund use efficiency; (3) strategic positioning is not accurate for individual cities, tourism development strength is discretized; (4) urban tourism lack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he driving force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is not insufficient. Regional tourism resources should be integrated and marketed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urban agglomeration tourism spatial development pattern, tourism products and tourism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gional tourism image integration as well as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finally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Jianghuai urban agglomeration tourism and lift regional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d leading ability.

Key words:urban agglomeration tourism;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ptimize path;Jianghuai urban agglomeration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11-04(6)

安徽省拥有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的旅游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环境改善、旅游投入支持、品牌塑造以及一系列旅游发展政策的大力支持,城市旅游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2012年,安徽省旅游外汇收入15.6亿美元,同比增长32.5%;国内旅游收入2519.08亿元,同比增长38.79%,已经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大省。但是,受资源分布不均衡、行政体制和发展理念等要素影响,区域旅游发展不协调、区域整体竞争力发展滞后,在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能力显著不足。皖南国际旅游区、沿江城市带、“两江一湖”旅游区等旅游发展战略的发展重点都在皖南,造成皖南、皖中、皖北安徽三个地区的旅游发展差异较大。“十二五”发展机遇期,安徽省有必要寻找发展突破口,促进皖南地区对皖中、皖北旅游产业带动能力。城市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依托和主体,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城市的区域带动能力。进入“十二五”,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抓手是城市群发展战略,其发展可以整合区域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水平的快速提高。因此,旅游发展不仅需要以城市为载体,还需要着眼于城市群这一区域性的旅游发展战略,实现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整体提高。

江淮城市群是长三角向西辐射的“腹地城市群”,也是中部地区东向发展的“门户城市群”,作为未来中国城市群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极这一概念已得到国家发改委的证实。江淮城市群发展将较大推动皖北经济发展,改变安徽省经济发展南北不平衡的空间发展格局。而安徽省旅游发展的重点也将聚焦于江淮城市群这一区域性主体,因其与其他旅游区相比,更能够带动全省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弱化区域和城市间的经济差异。江淮城市群包括合肥、六安、巢湖、淮南、蚌埠、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11市,皆在合肥2小时通勤圈内。2011年,巢湖的分拆将优化合肥、芜湖、马鞍山的城市发展空间和城市经济联系,有助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近年来,江淮城市群旅游经济取得较快发展,2000年到2010年,旅游总收入占GDP和第三产业的平均比重分别由5.12%和14.26%分别增长至8.03%和23.90%,旅游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其中合肥、池州、安庆旅游总收入分列前3位,占江淮城市群旅游总收入的61.56%。因此,本文对江淮城市群旅游发展问题和对策的研究,对于未来安徽省城市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城市群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城市群正逐渐成为中国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城市群旅游越来越受到管理者重视,它是以城市群为地理单元,由旅游吸引物、设施、社区有机结合,借助现代交通工具、综合运输网、信息网络密切连接,形成整体效应和形象,同时旅游地各城市、各方(政府、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居民)通过各种行动促进旅游业发展。与单个城市相比,城市群旅游主要体现为城市间高度连接形成的整体效应和总体形象[1],其对于区域旅游综合实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城市旅游是城市群旅游发展的基础,城市旅游竞合作用下的资源配置和产业联系不断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

城市群既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城市化、工业化带动下的城市规模扩大、经济水平提高等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归根结底,城市旅游发展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互补,共生共赢的结果,二者作用具有双向性。城市规模具有等级性,城市旅游水平同样具有等级性,也表现出阶段性的动态特征和模式。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可把城市群旅游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区位条件、资源配置能力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这四个要素互相作用,不同时期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不同,在同一时期不同城市的旅游驱动力也可能不同。正是这四个条件作用的相互性,推动了城市旅游业经济部门的成长,并使之成为城市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并最终推动城市群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依据这四个条件在不同时段所起作用的重要程度,总结城市群旅游演化的阶段性特征。

1.1 初级阶段:比较优势发展阶段

城市旅游业发展启动阶段,旅游资源比较优势为主导,空间发展均衡化。主要以区域传统资源禀赋为基础发展城市旅游业。地方政府通过对旅游资源实施规划,通过追加投资,进行绿化、治理等环境工程,旅游地吸引力提高,旅游配套企业进驻,游客增多。旅游地发展势必使城市旅游经济提升,功能优化,人口规模扩大,与外界联系增强,带动城市服务业就业与地价提高。旅游需求渴望旅游设施改善,地价提升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旅游业与城市协调性发展进入第二阶段。

1.2 发展阶段:单体城市协调阶段

城市综合实力主导,政府与市场行为并举,城市旅游业产业不断调整,逐渐形成单体城市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由空间均衡发展变为非均衡(极化)发展。政府投入与市场投资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工程的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要素流通性增长,促进城市服务业功能提升和城市旅游设施完善。城市旅游产品在传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得到拓展,各类型旅游目的地数量增长加速,城市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大大增强,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城市形象得到提升,游客量递增,循环累计效应和乘数效应增大。旅游经济与相关产业高度关联互动,促进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城市经济规模越大,旅游丰度高且开发好的地区,其旅游市场竞争力越强,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越好,反之,协调性越差。强有力的旅游目的地甚至成为城市经济增长极,通过与关联产业的商品供求关系和要素交换关系,对城市旅游经济活动产生支配效应。旅游业的增长极具有产业和地区经济活动两面性,发生在城市内部,增长极成长将造成旅游经济的空间不均衡,但随着对区域其他旅游地实施积极的政府引导、市场调控,这种城市内部差异性将会被弱化,达到城市群的空间均衡。

1.3 成熟阶段:区域协调阶段

多核化发展趋势发展,城市间旅游业发展差距缩小,城市间网络化联系加强。在城市空间相互作用下,城市旅游经济网络化促使城市群成为一个整体目的地,目的地规模、竞争力具层次性,各城市旅游功能和产业结构的角色得到强化。城市与旅游业协调发展不仅是旅游业与各城市内部产业发展的协调,还是整体城市间的协调。随着城市之间旅游经济联系度增强、城市经济与旅游产业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核心城市的旅游物质、能量及信息要素将从增长极沿扩散轴线(如交通运输网和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等)向低等级城市呈现空间扩散、等级扩散,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将高度空间网络化,城市旅游发展空间得到拓展,空间结构优化,边缘城市旅游业发展增速,共同构成城市群旅游业的增长极体系。各城市旅游经济相互作用不断增强,旅游业与城市协调发展呈现整体性、网络性和一致性,城市之间旅游流将增强,形成旅游同城化、一体化,由空间极化逐渐向空间均衡的方向发展,形成梯级辐射模式。规模效应、技术效率的存在使不同等级城市与旅游发展的协调度同步提高,最终实现城市群旅游的协调发展。

城市群旅游协调相关研究主要见于城市群旅游空间均衡发展[2]、竞合关系[3-4]、一体化发展[5-9]、可持续发展[10-11],研究多从城市群旅游经济差异、旅游者行为、旅游交通组织等角度,集中探讨长三角、珠三角等比较成熟城市群旅游空间非均衡性形成的等级结构,揭示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群旅游发展空间表征,城市群旅游协调发展研究较少[11]。以旅游业带动服务业,打造第三产业增长极,是城市群高度工业化后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模式,区域性旅游发展规划多在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编制,这种发展模式对原始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的区域存在不足:旅游业发展可与城市经济产业体系、交通设施布局等互动同步发展,快速城市化对旅游发展依赖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较大。一些快速工业化的二三线城市以商务、会展、创意产业等为代表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扩大城市知名度、产业升级中的重要性:旅游业与城市资源开发、工农业之间的产业融合逐渐成为一种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产业模式。这些城市处于快速成长的城市群中,虽然城市化水平不高,但若旅游资源禀赋较好、邻近较大客源市场、政府强力引导和一定旅游合作基础,可通过资源和信息共享、旅游设施和交通设施共建、旅游服务管理标准等手段提高区域旅游一体化水平,实现城市群旅游协调发展。

2 江淮城市群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2.1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开发强度存在较大的空间不均衡

江淮地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但城市之间的资源丰度、品位度以及资源开发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区域内城市旅游发展较大的空间不均衡。将旅游资源评价分为综合类、自然类、人文类[12-13]对江淮城市群11个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综合类评价指标包括A级景区、5A级景区、4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共6个指标。人文类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包括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4个指标。自然类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共6个指标。建立11城市评价矩阵Xij,求标准化矩阵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Wij,旅游资源、旅游接待设施综合评价得分:

其中,Xij表示第i个城市第j项评价指标的数值,n为评价城市个数。

从旅游资源得分看(表1),安庆、池州、六安以自然类旅游资源见长,合肥、芜湖具有人文旅游资源的优势,这几个城市是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较早的主要城市。铜陵、蚌埠、马鞍山、巢湖的得分都小于1,资源优势不突出,品味度不高,限制了城市旅游产业发展。从中可知,长江以南的皖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山岳水系,资源品味度较高,长江以北的皖中缺乏典型的自然类旅游资源,除合肥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资源品味外,其他几个城市的竞争优势较低。

2.2 旅游产品建设重复性较大,不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观光旅游产品仍是江淮城市群城市旅游发展的主体,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意识薄弱。“十二五”期间,11个城市的旅游项目投资资金累计将达到3000亿元,各城市兴起旅游发展热,但发展重点仍是观光旅游产品,项目重复建设、整体发展水平低,企业集中度较低,产业整体竞争力和竞争优势难以体现,缺乏创新。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金等要素,而且投资后期不成功的旅游项目还将带来较大破坏。如乡村旅游发展,各个地方都在兴起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热,但是发展模式主要以田园采摘、庭院观光为主体的农家乐初级阶段,产品类型单一、发展水平低、产品同质化和重复建设多,产品链延伸不足,降低了资金利用效率。

2.3 个别城市旅游战略定位不准确,发展力量离散化

区域城市旅游发展的合理和正确的定位不仅能够防止恶性竞争,而且可以有效配置资源资金,实现城市旅游的分工协作,有效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但目前江淮城市群内的多个城市皆将自身定位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距离长三角较近的几个城市纷纷提出融入长三角旅游发展框架中,造成江淮城市群旅游发展离散化。

2.4 城市旅游缺乏区域性整合,区域经济社会带动力不足

地方行政自主化对旅游产业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存在较大障碍,提高了信息不完全造成的经济成本。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作为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也带来行政导向的地方利益化、区域旅游项目重复建设和投资失效。这些现象反映出旅游发展机制不健全、事业化管理、条块分割带来的开发管理难以协调等问题。单个城市旅游部门单打独斗,相互之间沟通协作和合作发展的意识不强,不利于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区域整体竞争力提高。

3 优化路径

江淮城市群旅游资源总量大、类型多样,拥有众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旅游协调发展将有助于城市工业化快速发展期生态资源、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增强地区人民文化认同感。文化资源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利用地域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牌识别度。但长江以南自然人文资源都较丰富,长江以北人文资源为主但数量也较少,差异较大。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层次低、产业链条局部化、旅游形象不明、区域产品同质性较高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未形成城市群这一区域性旅游资源、产品体系的整体开发建设理念。因此,需实施城市群旅游区域性一体化发展理念,促进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相互补充、整合发展,实现各层次旅游要素的横向和垂直关联与融合,强化区域内部城市旅游合作,实现城市群旅游协调发展。

3.1 城市群旅游空间协调发展

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合理布局,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以旅游资源区为主体的区域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合肥、芜湖和安庆三个城市旅游的旅游产业水平、城市综合实力较强,是江淮城市群旅游发展的三个增长极,这与当前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建设的重心一致,应分别以三个城市为中心旅游城市,建设合肥旅游圈、沿江旅游发展轴,形成“三轴两环”的格局(图1):三轴即连接合肥旅游圈和沿江旅游发展轴的合肥-芜湖一级旅游轴线、合肥-安庆和芜湖-安庆二级旅游轴线。两环为依托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等大中型城市形成的综合旅游区和区域性的生态旅游区。强化合肥、芜湖、安庆作为江淮城市群中心旅游地的旅游流集聚扩散功能,引导综合型旅游产业发展,依托交通动脉推动中心城市旅游要素向各个方向的高速流动,加强城市旅游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以皖江城市为纽带,形成九华山、天柱山和方特欢乐世界等多个知名景区,以沿江五市和滁州、蚌埠为依托,建设面向合肥、南京、杭州等的环大都市休闲产业带,逐步构建面向这两个重要旅游区的旅游节点体系,有效吸引长三角和黄山旅游者向皖江延伸,实现合肥旅游圈、皖江旅游带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区的一体化发展。同时,重视合肥-蚌埠潜在旅游轴线培育,以合肥为中转节点引导旅游流向北部城市的流动,滁州、淮南、滁州、六安、安庆的湿地或森林保护区为江淮城市群的生态旅游区。

3.2 区域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强化旅游产业和江淮、大别山、沿江文化的融合,引导主题城市和景观城市创新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乡村休闲农业等传统旅游产品,协调发展主题酒店、主题餐饮、主题公园等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集聚旅游产业要素、建设旅游重点项目,引导旅游要素、相关产业向旅游资源密集区域和精品旅游景区集聚,构建配套完善的旅游综合产业体系,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信息互通、功能互补,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群和旅游产业集聚区,推动旅游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产品建设突出特色,以多样性、差异性、互补性为原则,组合区域旅游产品。实施沿江文化、名山名湖、工业文化、戏曲文化、诗歌文化、佛教文化等旅游资源联合开发战略,建设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按照不同主题组合成若干条主题鲜明的区域性旅游线路:江淮多彩文化游、长江风情游、现代主题文化游、湖光山色度假游、李白仙踪游、历史遗迹科考游、现代工业文化游和环大都市休闲游等,通过旅游精品建设,形成鲜明旅游形象,提升市场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

3.3 区域旅游形象整合

旅游经济发展正由景点竞争、城市竞争和线路竞争走向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城市群内部城市形象是旅游资源的符号化和品牌化,整合旅游形象对外部市场进行营销,可提高投资者和旅游者选择机率[14]。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旅游空间连续性、区域文化相似性奠定了城市群旅游形象整合的基础[15-16]。江淮城市群旅游协调发展需要整合旅游形象,并通过营销体

现区域旅游竞争力。结合地方文脉特征,根据淮河历史、大别山革命、巢湖文化、江南水乡四个方面凝练旅游形象口号,围绕此形象进行旅游产品、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旅游标示系统等要素建设,并通过举办旅游宣传促销和推介活动,提高市场知名度、吸引力和竞争力。

3.4 加强区域旅游管理

在现有省级旅游管理体制上,形成区域旅游发展协调工作办公室作为功能性政策机构,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完善江淮城市群旅游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旅游合作内容,指导旅游交通设施、产业布局、产品建设等方面工作,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联合开拓旅游市场,积极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交通一体化、服务标准一体化、市场监管一体化,联合整治与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构建江淮旅游城市群目的管理系统,全面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分类集成数据库,为旅游者提供目的地全面准确的旅游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不断改善旅游发展软环境,做好旅游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如建立短期旅游培训班,搭建旅游中高级人才交流引进平台,加强旅游一线员工高技能培训。

综上所述,针对江淮城市群旅游资源布局、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发展过程中要重视环巢湖旅游带、沿江旅游带、两山一湖旅游区和淮北历史文化区四个典型资源区品牌效应,从空间、产品、产业、形象和区域治理等方面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多层次、差异化、全方位的旅游产品,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加大营销力度,实现江淮城市群旅游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浩,陆林,郑嬗婷.基于旅游流的城市群旅游地旅游空间网络结构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地理学报,2011,66(2):257~266.

[2] 朱付彪,陆林.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空间均衡发展[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9):1565~1576.

[3] 董锁成,李雪,张广海,金贤锋.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探讨[J].旅游学刊,2009,24(2):30~36.

[4] 靳诚,徐菁,陆玉麒.长三角城市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的构建[J].经济地理,2007,27(4):676~680.

[5] 陈浩,陆林,章锦河,郑嬗婷.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与优化分析[J].地理科学,2008,28(1):113~118.

[6] Anne Aguiléra, Sandrine Wenglenski, Laurent Proulhac. Employment suburbanization, reverse commuting and travel behaviour by residents of the central city in the Paris metropolitan area[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2009,43(7):685~691.

[7] Albert M. Abane.Travel behaviour in Ghana: empirical observations from four metropolitan areas[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1,19(2):313~322.

[8] Hwang Yeong Hyeon, Gretzel Ulrike, Fesenmaier Daniel R. Multicity Trip Patterns: Tourists to the United State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4):1057~1078.

[9] 吴国清.区域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区域化研究——兼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旅游互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1):51~55.

[10] Brawell Lane B. Developing a typology of sustainable tourism partnership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999,7(3): 260~273.

[11] Ruliffson Jane A, Haight Robert G. Metropolitan natural area protection to maximize public access and species representation [J].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2003,6(3):291~299.

[12] 张洪,顾朝林,张燕.基于IEW&TOPSIS法的城市旅游业竞争力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经济地理,2009,29(12):2044~2049.

[13] 张洪,张燕.基于加权TOPSIS法的旅游资源区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5):500~505.

[14] 白凯,赵安周.城市意象与旅游目的地研究中的趋同和分野[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0):1312~1320.

[15] 张殿发,杨晓平,童亿勤.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一体化浅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70~76.

[16] 虞虎,陆林,朱冬芳,曾琪洁.城市旅游到城市群旅游的系统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8):1087~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