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化学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和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化学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和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学化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要求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文章探讨了课改过程中,化学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及思考。

关键词:化学;德育;课堂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6-0031-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6.012

化学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求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马克思认为:“情感是一个精神饱满为自己目标而奋斗的人的本质力量”。目前中考选拔制度仍然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化学课堂重学科知识教学而忽视学生德行与人格发展的现象还是十分普遍的。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若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让这种渗透成为一种好的课堂教学艺术与特色,那么学生收获的不仅仅只是化学科学知识,更多的是学生的科学素养获得具体的、富有学科特色的发展。我们的教学也会十分自然流畅,师生关系也会更加和谐。如果化学课上忽视对学生德育经验的积累,不注意引发学生道德意识的共识,不注意引领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那么化学课堂教学就是不完美的教学。由于道德情感与人的道德需要密切相关,又与人的道德行为密切相关,所以能给人的发展以动力,促进学生对良好行为的保持和不良行为的遏制。[1]在教学过程中同步地对学生实施德行、人格、情感教育、科学素养形成是化学教师的一种责任。以下是笔者将化学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的一些实践思考

一、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有人认为“在中考应试指挥棒下,既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又面临学习内容多课时少的难度,就造成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矛盾。”其实,这两个问题并不矛盾。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是学生学好这门学科的原始动力,培养兴趣的途径非常多,如在布置家庭作业上可以讲究点技巧,特别是学习“物质构成奥秘”时,学习难度加大了,作业量大也会给学生带来负担。若少一点精一点,难点的练习课上有针对性地先完成一些,对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将起到促进作用。在复习阶段,若教师一味地灌输梳理知识点,一味地强调习题战略,则会使学生对化学学习深感枯燥乏味。若教师在复习旧知的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或利用创新实验等将复习和拓展知识有机结合,那么学生对化学的求知会保持一定的积极情态。

如笔者在复习“酸碱盐的性质”时,结合厨房里的生活实际,给学生上了一节《厨房里的化学》,学生在收获酸碱盐性质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原来化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复习化学方程式时,结合日本的核爆炸事故,给学生编制了如下课堂讨论题:“日本核电站爆炸主要是源于水在高温下与金属锆(Zr)管道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锆(ZrO2)和氢气,氢气与空气混合而发生爆炸。请写出水与锆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氢气与空气混合爆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课堂紧跟时事,随时帮助学生积累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如在复习化学实验时,巧用试管作媒介,简要介绍了试管的分类后,抛出如下问题课堂讨论:①使用试管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从实验安全、防止试管破裂等方面考虑)②说说A、B、C、D四支试管可以用来做哪些实验?③可用什么仪器替代试管?④讨论装置E、F可用来完成哪些实验?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几乎将初三化学实验都联系在一起了。学生上完这一节课也大为感慨,在学会运用化学的思想、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同时也感受到知识的内在联系是那么神奇。“这样的化学课堂对学生永远都充满吸引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是我们教师的责任。”[2]学生在这样的化学课堂上各方面的素质也会得到锻炼,除了学习成绩、动手能力、专业兴趣外,在集体精神、人格完整与道德完善等方面也会有很大提高。

二、重视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促成对学生的情感投入

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化学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素养,给自己的人格魅力加分,还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促成对学生的情感投入。教师情感投入的理想结果是学生在学习化学时自然带入责任感,对化学知识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始终精神愉快。

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学习,对化学的学习充满了好奇与期待,甚至有很多憧憬。如果我们教学过程中只顾抓学生学习,不顾情感投入,很难想象会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民主的课堂氛围。这些情绪因素及化学教师单一的教学面貌对情商低的学生很容易产生焦虑、害怕、愤恨、沮丧、厌恶等情绪。为避免学生的消极情感,首先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多让学生体验成功,营造宽松学习环境。

如学生学习《溶解度》中降温结晶方法时,大多数教师选择演示实验,实际上学生对降温结晶现象并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所以即使教师演示了这个实验后学生对降温结晶法的理解仍有认知障碍。若采用让学生自己来完成这个实验,当温度升高硝酸钾晶体继续溶解,而冷却时硝酸钾又以晶体形式析出,学生对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的惊奇,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自觉参与而且会提出很多有趣的问题,对降温结晶方法也有了很直观的印象。

当然,若我们平时注重一些教学细节处理,也可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促成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如批改作业时多留心学生作业的认真程度、答题准确率等,上课及时反馈到学生个人,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他们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学生也会对这样的课堂充满期待。所以作为化学教师为了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科学观、学习心态等方面获得良好而持续地发展,没有理由在教学活动中放弃对学生的情感投入。

三、重视实验教学的过程,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素养

化学实验是连接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中介,是学生获得科学事实的必要手段,还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和规律性的认识。[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了赶进度而教学或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导致课堂上缺乏必要的实验教学,甚至用讲述的方法或用视频替代真实的实验教学的现象这么普遍。若化学教师在备课时站的角度多点,多着眼于课堂效果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给予学生持久学习能力的课堂。

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可结合生活中的碳酸型饮料“雪碧”等一起探究,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时学生在自制的“汽水”中滴加石蕊溶液后发现变红了,加热后又变紫色了。这一现象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很快就有学生在无色的“雪碧”饮料中也滴加石蕊溶液,发现也变红色了,加热后发现却没有变回紫色。学生的认知有了一些矛盾和障碍,探究欲望空前高涨。当然此时也有学生作出冷静思考,发现原来“雪碧”饮料标签上还有柠檬酸。查阅资料发现柠檬酸分解温度在175℃,碳酸常温下就能分解,而学生给试管加热时间很短,不足以使“雪碧”中的其他酸分解完毕。经这么一分析,学生们也就恍然大悟了。

像上述这样的课堂带给学生的不仅仅只有死板的知识,而是灵动的科学经验知识。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才能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质疑精神,而且对于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实验技能,开发智力,提升科学素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过程中,他们的道德情操、创新潜能都得到了良好的锻炼。

化学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是说化学学科教育中要将德育要求“润物细无声”地纳入教学过程中,而不是直白、僵硬、突兀地组织德行、人格教育。这种“结合”应该是一种好的课堂教学技术与特色。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既能教懂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又能认识学生集体和个体的特点,培育出具有一定知识技能和道德修养的学生。[4]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很重要,教师心中要常装着学生,多为学生的发展着想,摒弃为应试而教,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化学课堂将会是智慧和精神的愉悦课堂。

参考文献

[1] 何晓文等.中学理科德育问题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2] 崔明.优秀中学化学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3] 梁慧姝,郑长龙.化学实验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4] 曹跟林,李峻,毛裕介.把德育过程还给学生[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