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书”孤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书”孤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79年),北方草原的契丹族逐渐强大,建立起辽代王朝(916―1125年),开始铸行钱币,存世均少,尤以早期契丹文古钱罕见。

据辽史记载,契丹族是我国北方民族――鲜卑族的后裔,也有一部分为和奚族与渤海人,北魏时期(386―534年)始称契丹。南北朝以来,契丹在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流域一带游牧,与中原的关系非常密切。唐朝时中央政府设署松漠都督府,并任契丹首领为都督。唐朝后期,契丹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民族中最强大的一支。唐末,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落群,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称帝并建立起大辽王朝。辽朝历史上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于公元1125年被金人所灭。

据《辽史・百官制》记载,辽代实行南面官和北面官并行的制度,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文字以契丹文和汉文并用。另外,契丹文分为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契丹文是辽神册五年(920年)根据汉字隶书之半增损得之,也就是说将汉字隶书边旁拆开择而造之。在那个战火纷飞狼烟四起的四强鼎立时期,契丹文、西夏文、金文和汉文呈四大文字并存的局面。公元1125年辽被金灭后契丹文仍继续使用直到金明昌二年(1191年)才下令废止,前后共通行了近300年。明清以来汉文普及,加上契丹文本来就以汉字为母体演变而来,况且写起来不顺手,读起来不顺口,随着改朝换代,逐渐被人淡忘。美丽古老的契丹文完成了历史使命,失传了,此后再也没有人认识这种汉字不像汉字、西夏文不像西夏文的古怪文字,成了真正的“天书”。

笔者今年8月初有幸在山东一泉友处集到一枚辽代契丹文大钱,人称“天书”孤币。该币径4.3厘米,穿0.8厘米,缘宽0.4厘米,厚0.22厘米,重24.9克,熟坑,淡红色的青铜质(见图)。整个钱体布满了红绿相间的铜锈,包浆自然,色泽古朴,手感湿润,其书法文字别具一格,乃一品开门见山的辽代契丹文古钱币。6个古怪的契丹文笔者看不懂,折腾了半天依然百思不解。此钱铜质精良,铸工精细,书法遒劲,钱文独特,惜无人认识这6个古契丹文。这枚素背的契丹文古币应为辽建国之初铸行钱币中的一种。契丹太祖天显元年(926年)铸有汉字“天显通宝”和“天显元宝”(后者已流入日本),较天显为早的天赞年问(922年)是否铸有汉文“天赞元宝”,钱币界尚有争议。公元922年之前辽代以契丹文铸行钱币,这是不争的史实。

1977年辽上京遗址曾出土契丹文大钱一枚,面文被释作“天朝万顺”,是辽代早中期所铸。笔者所集这枚面文6个古契丹文(也有泉友说是西夏文)的古钱币与“天朝万顺”钱文风格一脉相承,形制文字与辽钱一致,但直径大了0.5厘米,并不是某些泉友所说的是西夏文古币。

笔者斗胆推测,这些契丹文古币应为辽代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建立大辽王朝时所铸行的开炉大钱。因为建国之前和建国初期(907―922年)这段时期铸行的钱币都是以契丹文为钱文,很少铸行汉文钱币。

笔者请教了省内外多位泉界专家均无一人认识这6个酷似“天书”的古契丹文。这6个古契丹文到底是什么字呢?恐怕只有研究古契丹历史文化的考古专家学者略知一二。若无人知晓,这枚古币则成为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天书”孤币之谜了。

每当夜深人静,笔者取出这枚锈迹斑斑,古色古香,历尽沧桑,不识面文的孤币玩赏之际,心里难免感慨万千:昔日惊天地泣鬼神的一代帝王早已作古化作一堆泥土了,而一枚铸行于同一个朝代的古钱币虽历经千余年风风雨雨乃至炮火冼礼却风采依旧。真可谓:“斯人已去千余载,睹物思人今安在。苦苦求索十佘年,今得孤币慰古人”。

(责编: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