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参加大学生海外文化交流之感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参加大学生海外文化交流之感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是一种长远的投资,也是促进中国文化进步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参加美国迪士尼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的亲身经历,通过观察和了解美国文化的特点,反思国内某些方面的不足,希冀一个更为平等和谐自由的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 文化交流 迪士尼 美国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153-01

机缘巧合,2015年暑假,我得到了一次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两个月的实习机会。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无数次被这个国家一些“细枝末节”却又举足轻重的地方所感动。所以,想说一些在美国发生而又与迪士尼实习关系不大,但却深深触动到我的事情。

第一件事,无论在迪士尼的园区还是在任何一条普通的街道上,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坐轮椅的残疾人,甚至很多是独自外出,就连迪士尼也有不少残疾的员工。这一开始让我很惊诧,因为对于同样拥有庞大残疾人口的中国来说,除了一些街头乞讨的人之外,在公共场合残疾人几乎难得一见。后来,我经过深思和分析才明白,一个国家的发达与否不单单体现在经济水平,军事实力又或是所常说的综合实力上,还体现在这个国家对人的尊重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等更难量化衡量的社会文化上。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同样的权利,也有着同样的机遇。我想,美国有那么多残疾人能而且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或许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为其提供的公共服务的便捷,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对所有人平等对待的态度。我觉得正是后者才决定了中美残疾现象如此之大的差距。并不能否认的是美国仍然在种族歧视等问题上为人所诟病,然而作为一个信仰个人权益和自由的大国,其在包容程度上仍很值得我们学习。相较之在中国,无论在公共设施还是社会包容度上都与美国有很大的差距。也正是由于这些有形或无形屏障的存在,残疾人士被无情的与主流社会隔离开来,这种贴标签式的行为让他们只能畏缩在社会最阴暗的角落。在这里我并不是想强调美国在这点上做的有多么的优秀,而是希望通过发现自己国家的差距,从而改善它。这种改善,无论是对提升一个国家及其国民的人文情怀的层次,还是提升软实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件事,当我在迪士尼商店里工作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白人夫妻带着领养的黑人或者黄种人的儿女游园,尽管他们不可能有血缘关系,但是他们相处的融洽程度却远不像他们肤色差异一样,反而是那么的简单而幸福。这件事让我反思中国现如今的社会现状。虽然中国的现存的收养制度在不断的完善,被收养人群也在不断的扩大,然而很大一部分家庭的收养理念却仍然有极大的限制。在古代中国的收养关系中,血缘亲疏还是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收养在大多时候是在没有后代子女的前提下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这种以子嗣血脉为重的理念固然确保了以家庭为中心的血脉延续,也是中国可以延续几千年文明的原因,但是这也同时禁锢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这种一个人的荣辱代表的是一个家族的荣辱的观念使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不再那么纯粹,而是寄托着这个孩子能为自己或者家族带来什么。现如今,虽然中国这种血缘为重的理念不断的改变,但中国在收养这件事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1776年当《独立宣言》中呐喊出“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时,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此为自己的权利和平等而战,而也正是这样包容的观念才让整个社会具有最大的生命力。所以,爱因斯坦才可以在这里把自己的智慧发挥到极致;乔丹才可以成为一代又一代篮球人心中的篮球之神;骆家辉才可以成为著名的华裔州长和商务部部长。而正是当一个社会学会去包容和理解的时候,社会才会越多元和多彩。

与之相比,中国作为一个有数千年历史的国家,我们曾经是多么开放而自由的文明,而经历了这几百年的禁锢的时代,太多的人在麻木中已经渐渐忘了自己是谁了。本我主义和极端的民族主义甚至成为了一种值得炫耀的大众心态;而仇富仇官的心理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是潘坎荒苣嫦之后的嫉妒心。在这个本应生而不同的时代,太多人眼里所谓的错误、不道德却仅仅是因为与自己的不同而已。有多少人标榜着道德的幌子,做着不道德的事情,而道德绑架后受苦的到底是谁?其实扶老人被讹也好,医患关系的日益复杂也好,盲目的抵制日货也好,盲目的仇富仇官也好,其实这一系列事情发生根本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还不够包容、开化,人们还不接受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不接受每一个人都是不同。

记得在大一的时候,一个苏格兰的老师曾对我们说,中国给他的一个感受是中国人很在乎一个词“relationship”(关系)。的确,与大多数文明而言中国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情社会。好比现在,孩子上学需要人情,找工作需要人情,看医生需要人情,买东西需要人情,总之目前人脉关系仍一直是维系中国社会必不可少的支柱。这不能说是错误的,毕竟对于有关系的人来说,在很多时候这种关系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生活的压力,也似乎使生活更有人情味儿。但当我们从个人放大到整个社会的时候又会怎样?这就好比社会是一块巨大的蛋糕,那么有更多关系也就是有更多资源的人会占据更大的蛋糕。当有资源的人用宰牛刀去和那些拿着塑料刀的人去抢同一块蛋糕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平等可言。自然,世界从来就是不平等的,但是假如这些拿着塑料刀的人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打败的时候,这个社会又何来的进步?真正的世界怕的是什么?这个世界怕的不是竞争太残酷,而是怕这个社会变得太失衡。当人情大于了奋斗的时候,这个社会奋斗的灵魂也就死了。

或许有人会说我前文所提到的观点是矛盾的:你一方面在说部分民众的思想禁锢,同时又讲这个社会整体也有问题,那事实成因到底是怎样的?

在我眼中,长期的封闭是思想不够包容、开化的成因,同时社会日益加重的贫富两级分化又导致了这种观念像顽疾一样不易根除,而这个不好清除的病根又加重了这种人情至上的观念。这社会上有多少人控诉这个人情的社会没有人情,却又不得不继续依靠人情在这里生活下去。而这个时候可怕的不是我们与一些更为自由平等的国家有差距,而是我们自满的以为我们没有差距。没错,我们日益强大,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第二大国,我们的经济地位、军事影响力和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我仍然更期待一次思想蓬勃的浪潮。就像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样,虽然并不一定每一种思想都有其现实意义,但是这个过程却可以激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创造力,而这会推动这个社会向更远的方向发展。

短短两个月的接触对于了解一个国家来说,无疑是浮光掠影的,然而,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我也在很多细微的事中全新的认识了这个国家。我坚信,这个世界终究会往最为自然的方向去发展,而我也对更为自由平等的世界有着更大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