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与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例猪附红细胞体与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1)10-0037-01

2011年5月,贵州省瓮安县某养猪场发生一起以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母猪流产和早产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导致猪场仔猪大量死亡。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和猪瘟混合感染,通过及时对症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供参考。

1发病情况

该养猪场存栏猪524头,其中二元母猪130头。2011年5月20日开始发病,死亡126头,其中妊娠母猪8头;有171头猪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部分猪四肢、耳朵、腹下皮肤发紫;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率高且发病严重。该猪场种猪曾于2010年1月份接种猪瘟、蓝耳病和口蹄疫疫苗,于5月10日接种猪瘟疫苗。发病后曾用青霉素、链霉素、恩诺沙星、磺胺及黄芪多糖等治疗,效果不佳。

2临床症状

经产和初产母猪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沉郁、厌食、呼吸困难,粪便呈干球状并带有黏液和血丝,大量怀孕后期母猪流产和早产,死亡率达20%~60%。仔猪发热,皮肤发红并伴有轻度黄疸和贫血,死亡率达60%。育肥猪体温41℃以上,食欲减退,精神沉郁,贫血,发病后4~5d亦出现轻度黄疸,四肢发绀,发病率10%左右。

3剖检变化

剖检病猪,观察到有心包炎,心内膜出血;肺脏萎缩,有白色梗死灶;肝脏瘀血,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脏边缘有丘状突起、瘀血;肾脏表面有针尖大小出血点;胃底部腺体区有弥散性出血;肠壁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出血、水肿,呈索状;回盲瓣出血并有纽扣状溃疡;腹股沟淋巴结出血、水肿。

4实验室诊断

4.1附红细胞体的诊断

采集病猪耳尖静脉血,制成血涂片,用姬姆萨染色后于4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红细胞内有数量不等的病原体寄生,或被许多球状、芒状、菠萝状等的不规则虫体包围,虫体的折光性很强,血浆中有少量粉红色或紫红色圆点散在虫体,可确诊为附红细胞体感染。

4.2猪瘟的诊断

取送检病猪的肾、脾、淋巴结制备组织触片,干燥后用冷丙酮(-20℃)固定,再用pH值为7.4的PBS缓冲液冲洗3次。自然干燥后采用猪瘟荧光抗体染色,37℃恒温箱孵育30min,再用PBS缓冲液冲洗3次,干燥,盖玻片固定,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黄绿色荧光,说明猪群感染猪瘟病毒。

根据流行病学和剖检变化,结合猪瘟病毒荧光抗体检测及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确定为猪附红细胞体和猪瘟病毒混合感染。

5治疗

(1)对未表现临床症状的同群猪肌肉注射猪瘟脾淋苗4~7头份/头,配合肌注转移因子(0.05mL/kg体重),每吨饲料中添加磺胺-6-甲氧嘧啶钠300g、盐酸多西环素300g、TMP 200g,拌料饲喂7d。

(2)对患病猪采用复方黄芪多糖加贝尼尔注射,贝尼尔按10mg/kg体重配成2%溶液,肌肉注射,

1次/d,连用3d;每吨饲料中加入600g土霉素粉,混匀,连用7d。

6小结与体会

(1)从全场猪的发病情况看,怀孕后期和哺乳期母猪、初生仔猪发病率较高且病情严重,因此要提早对猪群进行预防接种。对发病猪采取快速有效的隔离措施,严格消毒猪群及周围环境,避免病情进一步扩散。

(2)对无临床症状的健康猪群大剂量紧急接种猪瘟脾淋苗,接种过程中要严格避免交叉污染。对发病猪,有条件的可注射猪瘟高免血清,配合干扰素、瑞可星、头孢噻呋钠等进行治疗。

(3)发现猪群发病应暂停配种,间隔1~2个期待病情缓解后再进行配种。

(4)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积极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等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5)加强饲养管理,改善母猪的饲料质量和营养搭配,尽可能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同时保持母猪的清洁干燥,减少仔猪因哺乳造成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