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浙江大学计算机教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浙江大学计算机教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30年前,以何志均教授领衔的一代前辈开创了浙江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历史。1978年何志均等教授在原浙江大学创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1984年张森等教授在原杭州大学创立计算机科学技术系;1998年随着浙江大学四校合并,新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成立;2002年在计算机系基础上成立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浙江大学计算机学科从无到有,逐步做强做大,在2006年教育部全国一级学科综合水平评估中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排名列全国第三。

目前,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计算机应用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截至2008年4月底,计算机学院现有教职工225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3人。学院在校生规模1854人,其中本科生为782人,硕士研究生653人,博士研究生419人,另还有软件学院本科生774人,第二学士学位30人,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861人。计算机学院以及软件学院在校生的总规模已达全校的9%以上。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学院)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在科学研究上,注重基础理论研究、高技术研究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攻关,在人工智能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集成制造等主要研究领域基础上,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大力发展网络与多媒体、产品创新设计、数据库、嵌入式系统、网络分布计算等具有特色的新型学科方向。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2006、2007连续两年学院科研经费突破1亿,名列全校前列。2004年潘云鹤院士负责的“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技术产品开发系统”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陈纯教授负责的“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及其应用”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人才培养上,学院目前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软件学院还设有软件工程专业。目前,学院(包括软件学院)已获得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4项,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2项,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另外还获得大学生创新性实验11项。学院学生注重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学生在各类国际重要竞赛中频频获奖。学院培养的学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动手能力,在就业市场中广受好评。每年都为Intel、Microsoft、IBM、Google、Autodesk、Nokia、State Street、华为、百度、网易、腾讯、网新等国内外著名IT企业提供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涌现了许多耀眼的“新星”,如浙江省十大“创业之星”、“手机备备”的发明人方毅,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核心设计师章俊,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TopCoder程序设计竞赛“大赢家”并据此要重新评估中国软件工业水平的吴嘉之等。

2008年5月25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举行了隆重的30周年院庆庆典大会。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原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李国杰院士,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系友陈左宁院士,原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创始人何志均、原杭州大学计算机系创始人张森教授,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校党委副书记王玉芝、副校长吴朝晖,法国巴黎十一大、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等6所海外高校的代表,清华、北大、北航、国防科大、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15所国内高校计算机学院(系)代表;Intel、Google、GE、IBM、浙大网新、微软亚洲研究院、腾讯等28家国内外知名IT企业代表,历届海内外校友代表,学院师生代表等近900人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永谦小剧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回眸三十年,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秉承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精神,坚持“高水平,强辐射”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人为本,和为贵,变则通”的学院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