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代运输有绝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代运输有绝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代兴建故宫时(如图1),曾制造人造冰道。并以水为剂.拖运了重达300 t的巨石.

古老的故宫兴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至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曾于1557年至1561年、1597年至1627年由于大火进行两次大规模重建.据称最初的建设投入工匠23万人.民工士兵上百万,是几代人劳动的结晶.故宫巧妙的修建技术也吸引着后来无数中外研究者为其倾尽心血.故宫里使用的巨石多达数万块,其中最大的一块是摆放在保和殿后面的雕有九条游龙的大石雕(如图2),重约300 t.《两宫鼎建记》曾简要记载:长石雕是隆冬时节在人工冰道上被拖运来的.

明代时,人们在运输巨石中就已经认识到.在低速重载的情况下,滑动摩擦方式比滚动摩擦方式更为安全可靠.故宫巨石运输就是采用冰面的方式.通过在冰面泼水形成水膜作为剂,来实现减轻阻力的目的的.通过比较发现.这种运输方式比用传统的木橇、滚子及普通的冰面更加省力,且更适合北京当时的环境状况.

这种便利方法与北京的气候环境有关.与长期处于热带的埃及相比,北京拥有使用冰的天然优势――寒冷的冬天.古籍记载:运送巨石的时间是在冬至前后,在15、16世纪时,北京1月的平均气温是在-3.7℃左右,虽然没有天然的河流为运输提供冰道,但人们在运输过程中每500 m就会凿坑取水以保证冰道的用水.

由于在日间-3.7℃的情况下.水在2 min内不可能完全冻结,因此水膜是可以维持并保证运输的.当然,古人也可能使用热水来延缓水结冻.所以.研究者可以得出在故宫九龙壁拖运时。不仅采用了制造冰道的方式减小摩擦,还在长途运输时向冰道泼水作为剂.

著名的中国科技史研究者李约瑟曾指出,古代的中国并没有建立起西方以数学为基础的科学体系,中国古代的先进技术是一种经验体系,难以称之为科学.然而,当我们伫立凝望故宫,当学者们用现代科技手段重新审视故宫的兴建技术时,不禁为我们先人的智慧所折服.明代的巨石运输方式说明,当时人们对低速重载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紫禁城的兴建与郑和七下西洋都发生在15世纪前期,巨石运输的例子说明当时的陆地运输技术并不比航海技术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