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张钰晶:中国外贸要找量和质的新平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张钰晶:中国外贸要找量和质的新平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刚过去的2014全年来看,中国外贸已经进入新常态,这是由国际市场和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决定的。当前,中国外贸应当加快寻找新常态下量和质的平衡,更加注重着眼长远,培育中国外贸发展的长足后劲。

记者在2015年全国“两会”前夕专访了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 从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领域方面给出了对于“新常态”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的见解。

从机电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2014年我国机电产品实现进出口额2.2万亿美元,增长2.9%,连续5年保持全球第一大机电产品贸易国地位。其中出口1.31万亿美元,增长3.6%,占全球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已由2001年的4%增长到2014年的17%左右;进口0.8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7%。

张钰晶指出,我国机电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正在推进贸易强国进程,而机电外贸在增长速度、结构和动力方面均有新的特点。

从增速来看,进出口增速迎来了中高速乃至中速的新常态,2012年起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速分别为6.3%、7.4%和3.9%,连续3年低于10%;外贸由依赖大规模、低价格的传统竞争方式转向高质量、高技术、重品牌、重服务的新竞争模式;支撑外贸发展的动力也由传统的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转向包含境外投资等更加多元化的方式。近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对外需求增长缓慢,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与各国需求增速必将逐步同步,在中低速区间增长。

从结构来看,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在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经营主体结构调整、商品结构调整以及外贸方式转变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脱颖而出,有力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而其中民营企业出口占比超3成,对外贸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张钰晶说。中国机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提供了广阔市场。目前我国已与2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机电产品贸易,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占比提升至29.0%,出口市场进一步拓展丰富。从商品结构看,带动机电产品过去十几年快速增长的电子信息产业受市场饱和,新技术变革尚未到来等因素影响,已经结束了高增长周期,除手机外,计算机等产品增速明显放缓,同时由于智能手机的替代作用,电视、电脑等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步衰退;机械类产品中工程机械、船舶尚处在结构调整周期中,汽车、光伏等产品出口发展较快。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3.2%和11.0%,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0%和2.0%。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提升至38.6%,而加工贸易出口占比49.7%,2001年以来首次低于50%,表明我国在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提高自有品牌占比、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发展动力也在发生变化。2001年以来我国作为全球工厂的地位逐步提升,在外资大规模投入的带动下出口迅速增长。但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增速放缓,随着成本优势减退,无法跟上技术升级的需求,代工作业失去了竞争优势。目前,世界范围正在孕育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创新也将是我国机电外贸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具备技术优势,网购、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发展迅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势头良好。相信凡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都有不俗表现。

融资难与盲目扩张成困扰

近年来,以电力、电信、轨道交通、冶金、石化、建材等六大行业为代表的中国大型单机和成套设备“走出去”步伐加快。这些大型单机和成套设备(如高铁、核电)大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代表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整体工业实力,出口的不仅是产品,还有技术、标准和自主品牌,对上下游产业和配套设施设备也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是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最精华部分,也是我国从贸易大国转型至贸易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此外,大型单机和成套设备多服务于基础设施领域,是我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经贸合作,通过实施重大项目推动互利双赢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大型单机和成套设备出口过程中,融资保险专项安排政策发挥了重大作用,为稳定外贸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方面,在融资、保险成本、门槛、产品种类以及信息沟通等具体问题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我们也注意到,国务院总理在2014年12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这次会议提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大金融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

一是简化审批手续,便利“走出去”。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由事前到有关部门登记,改为汇兑资金时在银行直接办理。取消境内企业、商业银行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地域限制。简化境外上市、并购、设立银行分支机构等核准手续。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助力“走出去”。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重大装备设计、制造等全产业链的金融支持。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发挥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作用,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采取债权、基金等形式,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长期外汇资金支持。

三是健全政策体系,服务“走出去”。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清算体系。稳步放开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增加经营主体。创新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大力发展海外投资险,合理降低保险费率,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做好信息、法律、领事等服务,加强协调,防止恶性竞争,强化风险防范,护航中国企业、中国装备走向世界。张钰晶希望这些政策能够尽快落地并与企业需求更好对接,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形势展望

2015年,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总体有利,但形势仍然错综复杂,突发性因素不可忽视。

从商品结构看,除手机外,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受市场饱和,新技术变革尚未到来等因素影响,已经结束了高增长周期;工程机械、船舶尚处在结构调整周期中,而汽车、光伏等产品预计出口发展较快。

从企业类型看,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民营企业成为拉动机电产品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主要市场看,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带动需求增长,但全球货币竞争性贬值、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将影响我国机电产品贸易。新兴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主席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将“一带一路”战略作为2015年区域发展的首要战略。2014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占我机电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18%左右,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布在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具备优势,利用国家间外贸的互补性加强合作,有利于带动轨道交通等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并在周边创建稳定的外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