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比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喉罩在心肺复苏(CP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科2005年1月~2009年6月所抢救的心跳骤停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应用盲插喉罩通气;另选同期所抢救的心跳骤停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气管内插管通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CPR过程中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均有明显差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喉罩 气管内插管 心肺复苏 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083-02

喉罩导气管(Laryngeal mask airway,LMA)于1988年问世,是介于气管插管与面罩之间的新型通气装置,它由一根硅胶导管和与其末端融合的一个圆形勺状罩组成,其底部有充气的气垫,罩和导管之间成30°,当置入正确时,它把会厌推向上方,罩住声门,使气道通气导管末端的开口进入气道。与气管插管(TT)不同,喉罩对喉头和气管黏膜不会产生机械损伤和生理机能影响,与面罩相比,喉罩使气道管理更加得到保证。对心搏骤停的患者,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保持气道畅通、恢复通气是复苏成功的必要措施。然而大部分医护人员不掌握气管内插管技术,在胸外按压的同时做气管内插管难度更大,导致延误插管时间,喉罩的诞生弥补了这项空白。英国30% ~60%的急救应用喉罩,非专业急救人员操作成功率仍高达9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已将其列为“无法通气、无法插管”困难呼吸道的急救方法。我科2005年1月~2009年6月对心搏骤停的患者应用喉罩通气与应用气管插管抢救进行对照观察,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院前急救或院内急诊的心跳骤停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2组。LMA组(观察组)42例,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23~84岁,平均53岁。其中猝死16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脑出血5例,重型颅脑损伤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7例,多发性创伤2例,一氧化碳中毒2例,自缢1例。心跳停止至开始CPR的时间1~30 min,平均8.2 min。TT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24~81岁,平均51岁。其中猝死16例,急性心肌梗死3例,脑出血5例,重型颅脑损伤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5例,刀刺伤2例,镇静剂中毒3例。心跳停止至开始CPR的时间1~32 min,平均8.4 min。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立即给予畅通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药物应用等步骤进行CPR。LMA组42例均选用标准型3号LMA建立人工气道。置入方法:检查无漏气后排空喉罩内气体,在LMA的背侧擦水溶性剂,使患者头轻度后仰,清除口腔异物或分泌物。面向患者,以左手拇指探人患者口腔并牵引患者下颌,使其张口度达最大,右手以持笔式持喉罩,从口正中或一侧口角将喉罩轻柔放入口腔,罩口方向朝向下颔,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嘴唇及舌体的位置,应避免将其卡在牙齿和喉罩之间,以免发生各种损伤。在确定喉罩罩体的位置处于口腔正中且气囊平整后,将喉罩沿舌正中线紧贴硬腭、软腭、咽后壁向下顺序置入,直至不能再推进为止。插入的过程中拇指及喉罩的罩口始终面向下颌,应注意保持将喉罩的罩体压向患者硬腭的力量,这样可以减少喉罩罩体尖端发生折叠的可能性,并可以帮助喉罩更好地置入正确的位置,如果罩体发生折叠,应将喉罩拿出再重新置入。牙垫固定,气囊充气20 ~30 ml。LMA连接呼吸机或复苏球囊进行正压通气,观察胸廓起伏情况,听诊双肺呼吸音,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LMA组盲插喉罩开放气道均一次置管成功,对照组由我科或麻醉科借助喉镜明视下经口行气管内插管。

1.3 插管成功标准 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行人工通气,胸部起伏良好,双肺呼吸音对称,经皮血氧饱和度上升,视为插管成功,否则插管失败。

1.4 心肺复苏成功标准①心跳恢复;②面色〈口唇)由发绀转为红润;③出现自主呼吸(规则或不规则呼吸),或由机械通气心跳恢复正常,经皮血氧饱和度>95%;④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应或眼球活动。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插管时间及成功率比较LMA组42例,全部喉罩盲插置入一次成功(成功率100%),操作时间15~45s,平均(25.312.4)s。TT组40例,均借助喉镜明视下经口行气管内插管,一次插管成功18例(成功率45%),二次以上插管成功22例,完成插管时间60~220s, 平均(130±57)s。两组插管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插管时间及一次成功率比较

与LMA组比较:*P

2.2 两组CPR成功率比较LMA组心肺复苏成功20例(47.6%),TT组心肺复苏成功11例(27.5%),两组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搏骤停是临床科室常见的急危重症,抢救的关键是快速有效的CPR。而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是基本生命支持的首要措施。紧急气管内插管无疑是建立人工气道的良好方法,由于技术难度大、患者解剖及颈部外伤等因素,使大部分医护人员难以在急诊条件下顺利完成该操作。LMA由于操作简单、迅速、无需借助喉镜,初学人员易于掌握,从而具有在心肺复苏中广泛推广的价值。200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医护人员当中即使很多人没有使用过喉罩,也都可以使用喉罩实施通气。

LMA与气管内插管相比有以下优点:①置入简便、迅速。置入时不需显露声门、也不需进入声门内即可建立良好的通气,医护人员均容易熟练掌握。因此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和速度。②避免声门和气管内黏膜损伤。③LMA的位置即使不很理想,也多能维持呼吸道通畅。

本次研究显示,对心搏骤停的患者进行CPR时,观察组使用喉罩建立紧急气道的一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CPR成功率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桂小平.喉罩使用手册[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1992,13(1):20-28.

[2] 蒋学忠,徐岩,岳永红.喉罩在抢救心脏骤停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4,7 (12):895-896^

[3] 谢江宁.喉罩在急诊室使用51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1):1376- 1377.

[4] 马长青,邓乃封.喉罩临床应用的进展[J].医学综述,2006,12(19):1175 -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