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学组织对“同课异构”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学组织对“同课异构”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科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根据新课程标准深度解读并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探究科学知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指出教材整合中现存的问题,并指出了有效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处理的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 探究 同课异构

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在新课改条件下,有效教学被具体化为一种教学理念,即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不同的教师可表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然而,同一版本的教材,要在不同的地方让不同的学生和教师使用,不见得适合文化环境飞速发展的今天。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常出现“同课异构”的现象。

一、同课异构中存在的问题

同课异构的核心是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表现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单纯改变各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这一点也是最常见的问题。由于现代教育观点的改变、新课标的实施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教师为顺应这一历史潮流,体现自身对教材的解读和整合,刻意变化课程中各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这样的操作体现了教师在努力迎合新课标的实施,且有不少的出彩之作,但也不乏败笔之处。这样的问题又让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不知该还是不该对教材进行整合以及怎么整合。

2.面面俱到,重点反而不能凸显,难点也未必能突破。初中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标要求突出科学探究,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于是,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许多实验,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在多媒体上播放的实验等,尽其所能将相关的大小问题讲全。这样做反而没将这个知识点讲透,使得教学思路显得混乱,重难点不能凸显,学生也被“引导”得云里雾里。

3.“伪探究型”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不自觉地寻求最有效教学模式的教学,特别关注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教学。因此,许多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整合时难免出现矛盾心理,并最终选择先达成知识目标,再进行实验探究。这样的操作在表现上既有实验教学,又有高效的教学效果。以(华东师范大学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阿基米德原理一课为例,有不少的教师先告知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再让学生操作实验,以验证性的实验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减少了学生犯错的机率,教师上课感觉非常顺畅,但学生学习方式更被动;学生的课堂表现看起来似乎起点更高,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却有较大的欠缺。

4.主体的角色仍未转变。在常态课中,教师仍旧常常以讲解为主,极有条理地按自己的思路将一整堂课讲完,学生在教师的滔滔不绝中常扮演忠实的听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似乎在公开课中才更受关注。

5.整合教材时常脱离学情。在平时,教师备课常就一节课备一节课,少有整章一起备的,也较少联系整本书的内容。另外,教师备课时常根据教材备,对学生的情况却关注相对少,一般也是根据往年的经验进行备课。这样的备课习惯使得课堂教学有效性打了折扣,这个问题在年轻的教师身上尤为突出。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常开公开课进行磨课以提高能力。

二、教材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1.整合方式多样性。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不同的教师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或特色,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有效教学可能有不同的表现。也就是说,在坚持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下,教师应保持对教材的理解应坚持整合方式多样性。因此,不必用统一模式、统一标准来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富有创意的、新颖的、灵活的教学是应该值得提倡和鼓励的。

2.教学内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因此师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两者在教学中的作用略有不同,即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性集中表现为主动性、适应性和创造性,具体表现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态度和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学内容的整合情况直接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演绎。

3.教学内容强化过程性。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是现代课程观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结论和过程的统一、过程和方法的统一,即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生成概念、探寻原理、追究本质,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建构。

4.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情感交互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意味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的张扬。

三、整合教材的策略

1.合理组织,促进自主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验操作能力,尽可能将各教学环节设计成学生活动,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作为“助理”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华师大版科学(八下)第六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一课中,教师将每一个知识点整合成探究活动:“根的形态和组成”由学生观察菠菜、豆苗、大蒜苗和葱的根并总结完成,“根的结构与功能”这部分内容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观察豆芽的根毛、根尖和根尖四个区域的特点,并让学生通过观看根尖结构挂图,对照课本知识归纳根尖各部分细胞特点和细胞的功能。在整节课中,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动手动脑,教师则根据学生情况精心指导,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动手做实验,而不是看领悟早的同学做实验。

2.引导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在学生活动的内容上,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活动内容,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学生探究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探究性实验。在问题的设计上,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并充分渗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教师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一课中,在观察豆芽的根毛、根尖和根尖四个区域的特点时,如果根据课本的活动步骤直接让学生对根尖进行观察,则会出现学生无所适从的情况。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先找出根毛,再对根尖进行定义,然后让学生用肉眼和放大镜对根尖进行仔细观察,在充足的活动时间下,学生能够惊奇地发现短短的根尖居然会有这么细微的差别,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根尖各区域细胞特点进行探究的欲望,也培养了他们耐心观察、仔细实验的习惯。

3.讲练结合,培养归纳推导能力。要使学生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将讲解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在活动的编排中,教师要仔细推敲如何提问,如何指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分析与归纳,尤其要让学生发表意见,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以及得到的结论等与全班同学分享。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在探索中培养归纳推导能力。如“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一课中,在观察根的结构挂图这一活动环节中,当学生归纳出各区域细胞的结构特征后,根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这一原理,要求学生对照挂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比较,尝试着归纳和推理根尖各区域的功能并及时做出评价和鼓励。

4.学以致用,促进知识迁移。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但教学过程常常与实际生活脱节,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抽象难理解,为应付考试而不得已死记硬背。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科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促进了其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可在知识巩固这一环节将现实问题抛给学生,由学生思考解决。如“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一课中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移栽苗木时,常用带土球起苗法进行栽植,对起苗过程中不能带上完好土球的植株,要把裸根沾上泥浆,再用湿草和草袋包裹,这是为什么?请解释原因。又如,在华师大版科学(七下)第一章第五节检验水的存在一课中可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常常使用护肤品对皮肤进行保湿和补水,那么这些护肤品中到底有没有水给我们补充呢,你能否对此进行验证?此类问题源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得到及时合理的运用,学生也会慢慢习惯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当然,对教学内容的整合过程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过程,它需要教师关注学生、钻研教材、用心磨课和不断积累。

参考文献:

[1] 姚利民. 有效教学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编 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