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力量的源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力量的源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们有这样一种感觉,语言能力培养似乎总是在感受文本作者的语言,而很少从语言本身去体味语言的力量。譬如我们认为鲁迅作品尤其是杂文中,先生所用语言具有穿透性的力量,故被喻作“匕首投枪”;在感受先生语言力量的同时,很少去研究鲁迅先生使用语言的特点,虽能感受语言的力量,却无法寻觅到语言力量的源泉。笔者意识到这一点后,做了一些努力与尝试,有所收获并形成拙作,供同行们分享、交流。

有这样一则故事:上课的时候,教师教育学生:“我们平常说话要注意自己的遣词用句,因为语言本身有着相当大的力量。”一学生不以为然,说:“我不认为语言有多大的力量,我说我幸福时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幸福,说自己痛苦时也没觉得有多痛苦。”话音未落,教师一声怒斥:“笨蛋!你根本没弄懂我这句话的意思。”学生一惊,随即大怒:“你,你怎么这样说话,你才是……”

这么一来一回的不到一分钟的对话结束后,其余学生议论纷纷。而教师竟笑地说:“同学们看到了吧,我一句话让这位学生生气了,一句话又让这位学生消气了。这难道不是语言的力量吗?”其余学生恍然大悟,那位学生也愕然。

相信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同行的感觉与笔者一样,开始反思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发现:每读一篇好文章,就是一次感受力量的过程。但反思我们的教师身份,除将学生领入这种力量的“场”中,还能做什么?或者说,我们能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文章力量的源泉吗?能让学生自己写出有力量的文字、说出有力量的语言吗?

语言的力量是一种“场”!语言的力量也只有在适切的场中才能发挥出来,语言与场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事物。

要让学生发现语言力量的源泉,创造合适的场,让他们产生用语言表达内心思想的冲动,在思维的作用下,他们就会产生调用所学过的知识来阐述自己内心想法的动机,于是,具有力量的语言也就有了诞生的基础。

在有了相应的场之后,我们再将目光回转到语言本身上来。语言产生力量的基础上语言本身合乎逻辑,最起码不能有语法错误。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依然保留着优秀的传统,即注重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如果说语言的力量属于人文性范畴的话,那听、说、读、写的训练就是工具性的体现。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语言教学为教学载体,分层次地实现以从语言能力的建立,到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为目的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首先,从语言基础上看,遣词造句、组段成篇及基本的语法是起始阶段教学的主要内容;语句通顺、辞能达意,句子的结构与段落之间的层次清楚是起始阶段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一基础上,要着手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尤其是将文字转换成语言的过程中,要读懂文本的属性,是叙述性还是说明性,是议论性还是抒情性都要考虑,进而以合适的语气将其表达出来,便有可能获得语言的力量。

语言的力量体现在哪里?它不仅对听众的心情具有激荡作用,更能促进学生内心思维的活跃。事实上,演讲类的语言产生的鼓动作用也正是对听众的思维产生了作用的结果,因此,促动学生的思维才是语言力量的合适归纳,而除了听者的热血沸腾之外,更包括听者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思维作用后的心理。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这段文字简短精炼,但却把雪地捕鸟的场景生动地写了出来,从文字运用上看,这段文字用句堪称经典,用最短的字将作者儿时的记忆活灵活现地描写出来。在课堂上,如何让这段文字产生让学生共鸣的感觉呢?当然还在于我们能教学生以恰当的口气。事实表明,如果我们能将学生引入文字的情境,将自己想像成作者儿时的情形,就能自然地以孩童的口气将语句中的情境朗读出来,听者也能为这段文字所引入情境,从而引发儿时的回忆。如果没有这段精炼的语言,如果读的口气丧失了童趣,就产生不了相应的力量。

再如,大师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曾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贾岛“推敲”则更是炼字的典故。可见,有时一个字就是语言力量的源泉。而这也正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学要追求的境界。

由此可见,语言力量的源泉来自于文字本身及语言表达,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点,那么一定程度上我们就可以认为学生发现了语言力量源泉。而事实上这又是两个重要的工作。固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文字本身的组织需要听说读写等基本功的训练,而语言表达则更需要读者走入文本,在笔者看来,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来看,初中语文教学所能“致”的“用”,正是让学生能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思想,并能产生一种力量让对方接纳自己的思想。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尽管这可能是语文教学中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坚持优秀传统不变的同时,在不同时期又要赋予其新的意义。笔者拙作所述,只是基于实践的一点思考,文中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同行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