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子银行风险防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所谓电子银行就是银行通过互联网(包括无线网络)、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等开放型网络、手机电话、自助银行、ATM等电子渠道向其公、私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过程。电子银行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各项业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特点如下:
1、便利易得性。电子银行之所以能够取代传统银行业务而成为当今国际金融发展的主要趋势,其主要根源就在于电子银行能够使客户方便地获得金融产品或服务。而不像传统银行业务受到营业网点和时间的限制,这既加快了银行业务办理的速度,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及时响应性。电子银行可以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和先进的电子渠道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并获得相应的客户反馈。它既推进了电子银行业务的开展,也会逐步提高客户满意度。
3、广泛无界性。电子银行另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是金融交易的广泛性。在传统银行业务开展时,客户需要到确定的营业网点办理业务,无边界的电子银行则可以实现多区域客户与不同银行之间进行交易,不受时空限制,对客户来讲选择的余地大很多。因此,电子银行这种广泛无界性加剧了银行业之间的竞争,促使各银行不断改良金融产品,提升服务。
二、我国电子银行风险的成因
商业银行开展电子银行业务,主要是想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业务再造,为客户提供便利和相应的增值服务,获得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进而构造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现代科技应用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除了会加剧银行业的竞争之外,还会引发一系列的风险问题,概况来讲,我国电子银行风险的成因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管理风险。所谓管理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开展电子银行业务过程中,因为管理者的意识淡薄、能力有限或者是管理决策失误等原因带来的一系列风险。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领导对员工的引导不力、决策不当和制度因素导致业务能力无法得到提升等方面。
虽然我国电子银行建设已经有些年数,各个银行都相应制订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在常年经营过程中所沉积的文化和形成的管理风格不一样,银行在开展电子业务过程中能否按照规章制度来开展金融电子业务还很难保证。同时,急于求成的短视行为促使很多银行领导只注重即期利益,而忽视电子银行相关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的强化,长此以往,这必然会成为电子银行的风险与隐患。
2、信用风险。在传统银行业务中,信用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债务人未能按照与银行所签合同条款或约定行事,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银行信用风险受电子银行业务的影响比较大。网络技术的应用,尤其是银行业务中递送渠道的使用可以加速银行特别是小银行的不断扩展,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资产质量的提高,从而增加了银行的内部控制风险。
同时,电子银行的广泛无界性扩展了银行的经营地域范围,超越了传统的地理区域。这样,银行对于终端客户和市场的了解和控制力必然会减弱,进而直接增加对当地金融市场行情和信用风险了解的难度。很多银行通过核实区域外借款人的担保和担保留置权,但由于区域的广泛性,顾客的业务跟踪存在难度,风险控制难度加大。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银行难于鉴别电子银行潜在客户的身份和可信度。而客户的身份和可信度则是合理信用决策的关键要素。
3、技术风险。电子银行的技术风险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技术构架的性价比与合理性带来的风险。即技术的运用与电子银行业务要匹配,高技术固然会提升服务的质量,但是如果牺牲成本追求技术会导致性价比下降;反过来,如果电子银行不能实现多种电子业务的整合,高技术不但会使成本大为增加,而且可能导致频频的系统错误,最终会使运营效率降低的同时引发顾客流失严重。二是系统数据的缺失性风险。数据交换是电子银行的主要原理之一,数据完整性是系统安全又一重要组成部分。银行若没有一个有效的数据控制程序,那么在传递和接受过程中就可能发生遗失或转换变形,造成数据不完整,会给系统带来较大的风险。三是系统的及时性与有效性风险。电子银行相对传统而言,需要更高的服务相应性,如果银行没有制定一个有效的运行持续性和服务危机应急计划,系统的超负荷运行和损耗就可能影响银行持续、准确、可靠地提供适当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则可能引起重大的潜在声誉风险。四是业务外包风险。由于系统导入和维护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很多银行都愿意将电子服务包进行外包。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银行机构过于依赖少数几个外包商,这种对少数外包商的集中依赖性可能会产生系统性影响。加上很多技术提供商缺乏银行环境中所要求的控制知识。电子银行业务外包也可能引起与风险敞口相关的附加隐私权保护问题。
另外,银行选用的软件或硬件不匹配、计算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计算机病毒发作、电脑黑客入侵等,造成系统瘫痪或机密信息失窃,也都是电子银行面临的主要技术风险。
3、营业风险。电子银行的营业风险主要是指与电子银行业务处理过程有关的风险。一般来说,包括客户操作风险和内部控制风险。
由于电子银行的很多业务功能都需要客户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如果客户操作不会或者不熟练,就有可能错误操作,产生操作风险;还有一些客户的安全意识不强,对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保护不严,或在与电子银行交易后,回单没有撕毁,给蓄意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不少犯罪分子利用QQ等聊天工具、手机短信、邮件、假银行网站等方式骗取客户的个人资料或银行卡信息,盗取客户资金,给客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4、法律风险。电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法律风险是指由于法律不健全或者法律约束不够具体给电子银行业务经营带来的风险问题。
受电子银行起步较晚,规模不大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国家政府对电子银行和网上交易的法律法规并无明确而严格的界定。各国现行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在很多诸如文化、风俗等方面存在冲突。如通过电子技术与客户进行交易的一国银行可能并不熟悉另一些国家特定的银行法律和客户保护法律,在他们的交易中,法律风险必然会增加。
其次,未经授权使用或滥用在电子信息平台(如网络、留言板、论坛等)上收集到的数据是另一种潜在的法律风险来源。未得到授权许可的个人能够对银行和外包商拥有的客户“数据仓库”中进行攻击或恶意渗透,或者建立他们自己的数据库,使用客户信息进行欺诈犯罪活动。有些得到授权的人员也可能蓄意地滥用数据,扰乱正常的电子银行运行,这些都会给电子银行带来相应的法律风险。
5、其他风险。当然,随着电子银行的日益发展和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电子银行的风险还会不断涌现,如电子银行的市场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外汇风险等等也会成为电子银行规避的主要风险类别。
三、有效防范我国电子银行风险的具体措施
通过前文对我国电子银行面临的各种安全风险成因的分析可知,电子银行的风险与其经营绩效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要提升我国电子银行业的整体水平,培育其健康发展,商业银行就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尽可能避免电子银行风险的发生。同时,国家也应加快电子银行方面的立法,加大对高科技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为电子银行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1、加强银行内部制度建设,提高电子银行的管理水平。管理出效率,这是任何企业或公司都适用的真理。
要有效防范电子银行的风险,首先就要有良好的制度进行规范电子银行的运行。如制订全面的电子银行业务流程和安全规范,根据业务和技术发展情况及时修订与完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界定电子银行业务各环节的责、权、利,构建电子银行业务流程与权限之间的制约体系,加强对信息系统人员的适时监控;最后,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良好的行风,深入开展爱岗敬业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进而降低内部违规事件出现的机率。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电子银行的技术地位。设施是基础,技术是保障,因此,银行需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作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在电子银行的运行方面定位要准确,并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确保电子银行系统设计严密、信息技术安全可靠、功能完善、运行稳定。其次,根据需要提高电子银行安全技术投入,在提高通信网络带宽的同时,建立灾难备份与恢复系统,增强电子银行应对服务危机的能力。再者,有效防止计算机病毒和电脑黑客的攻击,适时更新、升级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提高计算机系统抵御外部网络攻击和抗病毒侵扰的能力,增强电子银行系统的保密性和完整性等等,都是巩固电子银行技术地位、有效防范电子银行经营风险的主要途径。
3、优化客户管理,提高客户安全意识。防范电子银行的风险,属于银行与客户互动的范畴,因此,电子银行要在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优化客户管理,使每个客户都积极配合银行风险防范措施。
首先,银行要针对客户安全意识进行摸底归类,针对部分安全意识淡薄的客户要进行安全教育,而在客户办理银行卡时,重点介绍安全使用银行卡的知识,提醒客户及时更改原始密码,并在各营业网点和自助服务设备上张贴风险防范告示,提示客户保管好各种相关的交易凭证。其次,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公共信息平台对电子银行安全风险进行宣传介绍,向公众介绍犯罪分子利用电子银行盗取客户资金的各种手段,提高客户识别真伪、防范风险的能力。只有整体意识跟上了,银行的风险防范才可能有较大的提升。
4、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对犯罪分子打击力度。勿庸置疑,完善电子银行法律体系是防范和化解电子银行风险的重要手段。
虽然我国已出台了电子签名法,但由于现实条件和客户意识淡薄等原因,这些行动还不具规模。我国应加快立法进程,尽快构筑完善的电子银行法律体系,给电子银行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此外,我国司法部门应加大对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要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提高对高科技犯罪的侦破能力。而相关部门也要密切配合,提供相关的侦察证据,共同加大对电子银行诈骗案件的查处力度,进而从重打击电子银行犯罪人员。
5、规范电子银行的业务市场,形成良性的运作环境。随着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推广,其业务市场也在日渐渗透,风险的增长与业务市场扩张呈相同的趋势。因此,要想有效规避电子银行的安全风险,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新问题对电子银行的经营加以调整,使电子银行业务在的安全的环境中运作
当然,除了这些措施之外,还需要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角度提升电子银行的运作效率,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
当前,国际金融业正处于从“纸的世界”向“电子世界”转变的关键阶段,因此,各国银行业务走向电子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加入WTO,国际化大型商业银行相继进驻中国,电子银行业务无疑会成为外资银行进军中国的法宝,这无疑会加大我国电子银行业的竞争。如何成功识别电子银行的风险,如何防范这些风险则成为我国银行深化电子业务开展考虑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