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渭源方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渭源方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因陕甘回变,陕甘人口、民族成分、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地的语言习俗随之发生变化,渭源方言大致分为三种,显现了渭源多元的文化特色。

关键词:陕甘回变;渭源;方言

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309-02

渭源县位于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甘肃省定西市西南,东接陇西,南连漳县,西与卓尼、临潭、康乐等少数民族地区毗邻,北靠定西、临洮,总面积为2 061.51平方公里。渭源县辖8镇6乡,总人口35万,有汉、回、蒙、满、藏5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少数民族中回族约占96%。1862年,因汉回间长期的民族冲突,陕西的回民在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影响下发动回变,甘肃、青海回民纷纷响应。

这场战争极大地改变了陕甘两省的民族分布。在战争中,回汉两族在陕西、甘肃两省互相仇杀,“回民起事前的咸丰十一年(1861年),甘肃(此时的甘肃包括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地区)人口为1945.9万人,战后的光绪六年(1880年)人口仅存495.5万人,人口损失达1455.5万人,比例达74.5%。”[1]

陕甘发生回变后,同治三年,渭源县城陷落,城内数万人死亡。此后城中“蓬蒿满目,乡下荆棘横野;百里无鸡鸣,时闻哀鸿声”[2~3]。① 同治四年到同治十年(1864―1871年)的七年中渭源县无官署之治。同治十一年后,县衙招徕移民,渐集流亡。光绪元年,有居民约1 000户,因当时渭源县亦隶属于临洮府。主要移民来自临洮府的河州(今临夏)、洮州(今临洮)。现今渭源县路园镇、莲峰镇是当时巩昌府襄武县西三乡(居义、长安、莲峰)的一部分,移民主要来自于巩昌府的伏羌县(甘谷)、宁远县(武山)、通渭县。与此同时,秦州(今天水),阶州(今武都)的移民纷纷也来到渭源。会川在明朝时是临洮府氐道县的一部分。

主流(县城周围):清源、路园中西部、锹峪、五竹,统称为渭源话。第二类:会川、上湾、田家河、麻家集、峡城,统称为会川话。第三类:莲峰乡、路园东部,统称为莲峰话。

(一)代词类

(二)名词类

(三)动词类

(四)形容词类

(五)疑问词

综上可看出,渭源的方言在渭源近当代人口有较大流动、融合的背景下,呈现出了渭源方言“大同”、“小异”的特点。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文明,渭源方言呈现出中原官话陇中片的基础上,又显现了渭源自己的“多元”地域文化――兼有北部的关陇文化、西部的氐羌文化、南部巴蜀文化。古人云“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吕氏春秋・察今》,在中华大地上,随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资源风水、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华文化不就是一个个“渭源式”文化的发展、扩大、兼容的结晶吗?

参考文献:

[1]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35.

[2] 曹宗周.陇西县志・社会・地方语言・方言[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

[3] 陈鸿宝.渭源县志・地理志・方言(手抄本)[Z].1926. [责任编辑 陈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