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角度的立意指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角度的立意指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要给“英雄”下一个明确的定义,那么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个不同的答案。各式各样的答案便构成形形的英雄观。

欧美影片中的英雄是神秘、强大而不可战胜的。他们往往可以在最后一刻化险为夷,成为孤胆英雄。而中国武侠小说中的英雄侠肝义胆、除强扶弱,最后成就一世美名。

请你以“英雄”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自拟题目,文体不拘。

思维点拔

思考一:中国是一个崇尚英雄且不乏英雄的国家,秦皇汉武将相文治豪杰武功……他们或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或诠释着个人对国家、社会应该担当起的责任;或用自己的生命,解读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情感,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解不开的英雄情结。可从自己认同敬仰的英雄人物的具体事迹中挖掘其精神实质内涵,兼及其他类似的人和事,使文章有纵有深,有厚重感。进而阐发“英雄”所蕴含的深层内涵,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

思考二:由所示的材料探究中西方英雄观不同的成因、文化背景。现实中永远没有欧美式英雄匪夷所思的能力,也许是人的自负、欲望,以及对自然的挑战精神创造了欧美的英雄。中国武侠故事中侠士的成长也十分具有戏剧性:遇到高人,或得一秘笈,练就一身天下无敌的好功夫。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寄寓了人们的美好理想。武侠式英雄的根本特点是除强扶弱,“弱”者不“自扶”而须别人“扶”。也许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弱者在压迫下失去血性和对强者的依赖,人们把要完成的希望寄托在英雄身上,可见普遍的投机心理,可见人性。

思考三:这是一个英雄泛滥的时代,举目皆是“××感动人物”“十大杰出人物”“全国百强××能手”,“英雄”成为各媒体使用最频繁的词汇。英雄的名号,总是被轻易地、频繁地拿出来使用。铅华洗尽,繁华落去,我们得思考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英雄意味着什么?英雄不“英雄”!古代英雄因为年代的久远,身影日趋遥远;因为过于崇高的英雄情结,使他们在我们的心中日渐模糊,成了可遥望而不可接近的神。我们应站着看英雄,平视英雄,让英雄走下“神坛”来对之重新审视。

思考四: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而秉笔直书的英雄观多少给我们一些启示,他以人格的魅力作为抑扬的标准,对成者王败者寇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颠覆。司马迁赋予了项羽种种的悲剧性,竭力表现其个人的人格力量。“我”的英雄观应体现个体的价值观,要对胜利者、出风头者多一点分析,对失败者、默默无闻者多一分思考,行侠仗义是英雄,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士是英雄,拔剑长啸是英雄。那些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建功立业的人呢?他们的恬淡平凡、质朴无华,他们救人于水火,助人于无形,在某种意义上是否也能称英雄呢?“战胜自我是英雄”、“平凡的英雄”、“人人都是英雄”等都是不错的立意

思考五:对于英雄,“我们为什么会仰视?”那是因为我们做得太少,因为见死不救是正常,见义勇为是超常,因为我们远离了正义、勇敢,只有遥望别人以此来保全自己,我们要反省自己,可悲的正是“不为”,而非“不能”。

思考六:《杂文选刊》刊登了一篇名为《英雄当死》的文章,提到两位实打实的英雄。他们衣食无着甚至靠讨饭度过余生,面对窘境,他们“立在大堤上,英雄泪双行”……让人触目惊心:英雄难道不能是活着的?还活着就不是英雄吗?果真“英雄当死”吗?给人当头一棒:我们如何对待英雄,如何学英雄?除了清明扫墓祭奠英雄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在给英雄送上鲜花、掌声和崇敬的目光之外,我们还要为英雄献上什么?我们要做些什么?

元宵节的汤圆遥见灯会的热闹,清明节坟前祭拜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中秋节的明月见证团团圆圆的浓厚亲情,七月七因鹊桥相会流传千古……这些都包含很深的民族底蕴,体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理念。

而今,中国人春节串门拜年的风俗日淡,剩下的就是喝酒搓麻将了。中秋节只剩短信问候了,各类传统节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反倒是圣诞节越来越红火,遍地都是“圣诞快乐”,情人节满大街都是玫瑰和“我爱你”,母亲节、万圣节,各类“洋”节日纷纷登场。

针对这一现状,你有什么看法?请以“过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思维点拔

思考一: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是一个民族最有凝聚力的文化表征。端午节被韩国申遗的痛楚依然郁积在胸,如果我们的中华民族连这些都淡漠了,我们还能拿什么面对世界?是黄皮肤,还是强势英语之下几无立足之地的汉语?立意为必须重振传统节日,守护民族的根。

思考二:话题涉及的范围很大,材料提供得也很多,落笔时要找到一个小的切入点,不能将材料所提及的所有节日都一一提及,可就一个节日切入话题。台湾作家龙应台《全球化了,我在哪里》一文有言“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思考外来节日的红火的实质是全球化前提下的文化入侵,这是一种必然。因而文章可以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无形的文化入侵,是欢迎,还是抗拒?我们大可以对外国节日实行“拿来主义”。

思考三:写这个话题要从深处挖掘对话题的个性化认识与体验。北大教授孔庆东《圣诞与荒诞》一针见血地指出:“过节,应该是一种精神的洗礼,灵魂的检阅。而在中国,节的本质意义大都被消解、遗忘或者扭曲了。”大多数的节日都变成了“饮食节”。中国传统节日一字以蔽之:“吃”――春节吃分岁酒、吃新年酒,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重阳吃重阳糕……“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丰子恺),繁华落尽,谁还会摸着肚皮关注精神、关注传统?要使传统节日能够发展传承,或许只有先改变传统节日的陈旧形式来适应时展的要求,渐次提升到精神层次。

思考四:外国节日在中国的红火不过是商家促销、赢利之下的“造势”,是表象,是假象,有的人是冲着“折价”“清仓”去赶趟儿,有的人是在繁忙快节奏的生活里借“节日”来找乐子,但传统节日不同,它根植于骨髓、烙于心间,自有一份凝重感,国人大可不必为此大呼小叫传统节日之岌岌可危。

思考五:中国人向来含蓄、内敛,不善于表达情感。外国节日的到来,让我们在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能够对父母、师长说声“谢谢”、说声“你辛苦了”、“我爱你”,让我们懂得表达、懂得感恩,这是文化融合之下莫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