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分析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LS)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于2010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DLS患者54例,均采取经后路责任阶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 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结果显示JOA评分、VSA评分、矢状面腰椎前凸角、冠状面Cobb角、矢状位失衡及冠状位失衡水平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退变性腰椎侧凸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7(a)-0048-02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of posterior segmental decompression and long segmental fixation and fusion in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DLS) clinical effect.Methods Group selection 54 cases of DLS from March 2010 to July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ll of which were treated by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long segmental fixation and fusion,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observed.Results After 3 months, at the end of the follow-up results show the JOA score, VSA score, sagittal plane lumbar lordosis, coronal Cobb angle, sagittal bit imbalance and coronal imbalance level were better than preopera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 Posterior segmental decompression and long segmental fixation and fusion in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is better, with less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Posterior segmental decompression ; Long segment fixation and fusion ;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退变性腰椎侧凸是常见的畸形,一般在高龄患者中发生。患者一般以下肢疼痛或者腰痛就诊,疼痛难忍,十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该研究整群选取该院自2010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DLS患者54例,并采用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自2010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DLS患者54例,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21例,女33例,年龄在58~70岁,平均年龄(63.2±1.7)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5.3±0.8)年,术前JOA评分(12.9±3.3)分,VAS评分(7.7±1.8)分;均无脊柱骨折、脊柱侧凸病史。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该组患者均给予全麻,在腰背的正中间做切口,充分暴露关节突关节、椎板,透视定位责任节段,采取椎弓根钉对上下端稳定椎进行固定,将椎板切除,并减压,椎间盘突出进行压迫,对椎间盘切除。根据腰椎侧凸程度折棒,将凹侧适度的撑开,凸侧进行加压,以矫正正侧的凸畸形。由自体取出的骨组织,对椎板间进行植骨融合,如果骨量过少,采取同种异体骨与其混合进行融合,无活动性出血,则关闭切口,做引流管留置。

1.2.2 术后方法 术后给予抗生素1 d,根据引流量放置引流管2~3 d,告知患者家属要帮助患者2 h翻身1次,10 d进行X线复查,12 d根据恢复情况,可以选择拆线,要卧床3周,可以扶拐下床进行适当活动锻炼。

1.3 观察指标[2]

观察该组患者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的29分评分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10分评分法;矢状面腰椎前凸角、冠状面Cobb角、矢状位失衡及冠状位失衡水平;末次随访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前、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水平

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结果显示JOA评分、VSA评分、矢状面腰椎前凸角、冠状面Cobb角、矢状位失衡及冠状位失衡水平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末次随访情况

该组54例患者末次随访,腰部轴性疼痛加重患者有5例,残留轻度下肢麻木的患者有6例。见表2。

3 讨论

DLS是一种棘手的老年脊柱畸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发现其发病与骨质疏松、腰椎不稳定以及关节退行性病变有关,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并不明晰。并且该病临床症状较为严重,一般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失稳症以及椎管狭窄,和表现出根性症状。该病诊断科采用X线以及MRI等影像学手段,时常可发现少数节段退变明显,是症状主要的责任节段。对于退变性腰椎侧凸,一般临床上选择采用手术治疗,对责任节段进行减压,以恢复腰椎的正常功能,并且防止侧凸。因此对手术方法进行探讨十分具有临床意义[3-5]。

手术对固定节段长短的选择是值得探讨的话题,一般认为侧凸Cobb角>30°患者选择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效果较好,而如果患者侧凸角度较小,可选择性对短节段进行减压固定融合[6-7],而该研究中患者侧凸角度均较大,因此选用长节段固定融合,并且进行经后路责任阶段减压,结果中显示,随访结果来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以及客观的VSA、JO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说明了患者生存质量较高,并且采用该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内固定均获得成功,侧凸得到了良好的矫形,虽然有3例患者出现了腰部轴性疼痛加重,但情况并不严重,可以利用综合性方法加以处理,而出现的下肢麻木症状均为轻度,患者均可耐受,说明手术获得了成功,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姜传杰等[8]也进行了一项利用后入路责任阶段矫形减压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研究,得出了与该研究相似的结果。该研究中,术后测凸Cobb角矫正到8.5~18.4°,矫正率令人满意,他们也采取了较为客观的疗效评价标准,优良率达83.0%,且进行的术后随访结果显示,评分较术前也有明显得提升。结合该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经后路责任节进行的矫形段减压融合手术对退变性腰椎侧凸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较为安全。

[参考文献]

[1] 钱宇锋,薛峰,盛晓文,等.后路选择性短节段矫形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症疗效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3,34(4):324-327.

[2] 张良,王强,王林,等.老年人退行性脊柱侧弯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术的临床疗效[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11):1191-1194.

[3] 费晗,李危石,孙卓然,等.退变性腰椎侧凸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特点[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6):528-532,540.

[4] 马超,李利,史亚民,等.不同固定节段治疗中老年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比较[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11):1186-1190.

[5] 张文武,申勇,姚晓光,等.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6):487-492.

[6] 周恒才,朱锋,邱勇,等.椎间盘退变程度对退变性腰椎侧凸脊柱柔韧性的影响[J].中华外科杂志,2014,52(10):739-744.

[7] 陈其昕,闻君侠,李方财,等.不同远端固定椎对退变性腰椎侧凸长节段后路融合疗效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24(8):710-716.

[8] 姜传杰,杨永军,谭远超,等.后入路责任节段矫形减压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7):626-628.

(收稿日期:2016-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