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鄂州牌子锣白喜事活动纪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鄂州牌子锣白喜事活动纪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编号:1003-7721(2012)04-0071-08

摘 要:鄂州牌子锣是流行于湖北省鄂州地区的吹打乐。文章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对鄂州牌子锣参与的民间白喜活动进行了从始至终的完整记录,并运用民俗学的“双窗口阐释法”对其进行描述,旨在客观地反映事实。

关键词:鄂州牌子锣;吹打乐;白喜事活动纪实;双窗口阐释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2.04.009

作者简介:许 璐(1983~),女,文学硕士;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助教(武汉 430060)。

收稿日期:2012-06-09

关于鄂州牌子锣行为本体的研究主要体现为鄂州牌子锣的活动纪实。邵文川老师的文章中曾涉及到鄂州牌子锣参与的民俗活动①,但缺少对于鄂州牌子锣与民俗活动之间音乐动态过程的记录。鉴于此,笔者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亲身经历过的有鄂州牌子锣参与的民间白喜事活动进行全程记录。调查内容:鄂州牌子锣及民间的白喜事;调查方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等;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录像60分17秒、照片42张。在记录的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民俗学中的“双窗口阐释法”②,不仅将所见所闻用第三人称客观详细地记录下来,还将自身的“体验”融入到民俗活动中,运用第一人称对这种“体验”进行了真实地表达,既做到“融入”又兼顾“跳出”,完成“局内人”与“局外人”角色的相互转换。力图在展现动态的音乐过程中更加具体和客观。以下是对鄂州牌子锣参与白喜事活动的内容所进行的描述:

一、 参与白喜事活动的成员

白喜事的对象为:2008年农历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四,鄂州市太和乡陈太村七房塆一陈姓家老太太的白喜事。参与此次白喜事的乐班是梁子湖区太和镇的陈太村牌子锣乐班和太和电声管乐队。其中陈太村牌子锣乐班的乐人为五人,他们分别是陈国民、陈冬生、陈和平、陈祖送和陈敬舜,全为男性,平均年龄53岁左右。

另外,还有一个由西洋管乐队组合起来的乐队,他们由六人组成,男性女性各三人,平均年龄43岁左右③。

选择此次白喜事的原因有四:第一,鄂州市梁子湖区陈太村牌子锣班系鄂州牌子锣班的代表之一,是此次白喜事的主要乐班之一;第二,陈太村牌子锣班社不仅在当地名声响亮,且传承了七代,可信度较高。第三,该班社远离市区,从市区到达该村约59.9公里的路程,受现代化影响程度较之其它班社来说较小;第四,能够采录到民间的白喜事活动实属不易,大多数情况下是要“碰运气”,恰好在2008年的农历正月十二,笔者接到了陈太村牌子锣班的班主陈国民师傅的电话,得知陈太村有户人家的老太太去世,邀请陈太村牌子锣班参加白喜事。笔者接到消息后,于2008年正月十三的下午两点从鄂州城区出发,赶往梁子湖区太和镇陈太村。对此次活动进行详细的记录:

二、白喜事之前的见闻

这里的“白喜事之前的见闻”指的是笔者在赶往白喜事活动现场的路上及白喜事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准备工作。

客观描述:

从鄂州城区沿316国道前行,途经泽林镇、碧石渡镇,沿106国道前行到达铁山区,在314省道向右转到达还地桥镇、继续前行到达保安镇、沼山镇,最后到达梁子湖区太和镇。总路程为59.9公里,大约1小时14分钟。到达太和镇以后,要找到陈太村可不是件易事,几经打听,才知道去陈太村得翻过一座山,于是,笔者按照当地人所画的路线图,一路打听,终于在半个小时后来到了太和镇的陈太村。在陈国民师傅家人的引导下,找到了办白喜事的主家,远远就可到院子的铁门上的白纸上赫然写着“沉痛哀悼”四个大字。

主观描述:

从鄂州城区到梁子湖区太和镇,基本上走的是国道,路况较好,一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年味并未散去,家家户户门口的火红对联依旧透露出欢庆与吉祥,这与我今天要去调查的内容似乎有点不太协调,心里感觉很别扭。到达太和镇以后,我们被前面一个三叉路口给难住了,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走,在与陈太村牌子锣班主陈国民师傅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电话无法接通),笔者只有边走边问,开车行了大概10分钟,来到了一座山脚下,问路人,路人告知要翻过眼前这座山。继续行车,我有点坐不住了,真没有想到陈太村会这么远,来一趟会这么不容易,到此时,离出发已经有1小时20分钟了。拐了几个急弯,看见山脚离自己是越来越远了,看看路人,背着竹筐子,矫健地往前走着,似乎快要到今天的目的地了。终于,在下午3点45分我终于到达了陈太村。由于前一天刚下过雨,路上满是泥泞,只见村子中间是一个很大的池塘,村民们的房子就围着池塘而建,都是些砖瓦房。整体上看来,虽然简陋,但还算整齐。白喜事的主家在一个小坡上,我随着陈国民师傅的家人来到主家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令人有些毛骨悚然的“白”色:穿着白色孝服来回穿梭的人们,白色的“沉痛哀悼”标语,白色的对联,白色的包裹……我立即被那种冷峻的气氛所感染着,马上收起还未散去的“新鲜感”,俨然自己是一个参与者。这种角色的忽然转换,让自己很不适应。

三、迎宾

这里的“迎宾”是指白喜事开始前,主家和牌子锣乐班成员迎接前来悼念逝者的亲朋好友。

客观描述:

下午3点50分,白喜事主家的院子里。太和电声管乐队的乐人共6人参与迎宾。其中男女性乐人各3人。他们所用的乐器有小号、圆号、萨克斯、长号和架子鼓。下图是迎宾乐队的坐示图:

图1 白喜事迎宾乐队坐示图

当有客人到来时,乐队锣鼓手先敲铜鼓三下,再敲大锣三下,向乐队和主家通知有客到,然后,乐队齐奏“迎宾曲”。所奏的“迎宾曲”有《妈妈的吻》、《忆起往日苦》、《孟姜女》、《摇篮曲》、《想家的时候》、《天路》、《父亲》、《磐石》、《好运来》、《为了谁》、《泉水叮咚》等一些当代歌曲。

主观描述:

迎宾是此次白喜事的第一个程序,程序中使用的乐队并不是牌子锣乐队,而是太和电声管乐队,这是一个由六人组成的小型乐队,使用的乐器全是西洋乐器,如架子鼓、萨克斯等等,所演奏的曲目也颠覆了传统,以演奏当代乐曲为主。在当地,如果哪家办白喜事,能够请中西两套乐班,不仅可以说明喜事的排场大,还可以显示这家的雄厚实力。但是不管是请哪一套乐队,牌子锣是不可少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牌子锣与当地民俗活动的紧密结合。主家通常习惯用洋鼓洋号来迎宾,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洋鼓洋号比较热闹,演奏的一些曲目大家也比较熟悉,而且还比较洋气,显得阔绰。仔细听了洋鼓洋号的演奏,曲目确实是通俗易懂,大家也都欣然接受,然而,在笔者听来,有些曲目还有些不着调的感觉,但笔者依旧被乐手们那种认真的劲头给感染着。旋律在这一刻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音乐所渲染的气氛。

四、叩拜亡者

这里的“叩拜亡者”是指将亲朋好友迎进堂屋后,在堂屋里向亡者磕头上香。

客观描述:

客人往堂屋走去,这是一间仅有30平米的屋子,靠右墙处用白布围起一块,将逝者放在里面,白布前供放着遗像,逝者是一位老太太。司仪站立在遗像前,孝孙披麻戴孝面对着客人跪下,牌子锣两位乐手坐在堂屋的左边,一人持喇叭,一人持笛子。

当客人一迈进堂屋,牌子锣作大乐,由喇叭吹奏【大开门】。客人来到遗像前,司仪喊道:“跪——”,客人面向遗像下跪,磕头三下,司仪喊“起——”,客人起来,司仪喊道:“跪——”客人再次面向遗像下跪,磕头三下,随着司仪喊“起——”,客人起来。司仪第三次喊道“再跪——”,客人面向遗像下跪,磕头三下,司仪喊“起——”,客人起来。孝子孝孙向客人致谢,在这个过程中,大乐停止,作小乐,即喇叭停止,换第二人用笛子吹奏【小开门】。叩拜结束,司仪喊“作大乐——”,笛子停止,换第一人用喇叭吹奏【大开门】,孝孙再次致谢。客人出堂屋,整个过程结束。

主观描述:

在叩拜亡者的过程中,牌子锣与之紧密结合。看似一个简单的叩拜,程序却相当复杂。堂屋里有四个人,他们分别是主持仪式的司仪、孝孙和两位牌子锣乐手。当堂屋里的人听到迎宾的音乐响起,便知道有客人到来,于是他们做好准备,等待客人进堂屋叩拜。客人一迈进堂屋,在司仪的主持下,牌子锣中的一位乐手用喇叭吹奏【大开门】,这便是作大乐,由于喇叭音色的缘故,大乐的音响效果较热闹,热闹得甚至有点“吵”,偶尔乐手会吹出几个不协和的音,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程序的进行,也许,在这里,音乐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而与欣赏无关。孝孙向客人鞠躬一次。客人来到走向香案前取香,这时,司仪示意牌子锣“止大乐,取小乐”,牌子锣的另一位乐手用笛子吹奏【小开门】,音乐古朴典雅,煞是好听,它伴随着客人磕头敬香,这个过程是整个叩拜亡者过程中历时最长的,客人在司仪的指示下下跪、磕头、起身三次,孝孙则一直保持低头的姿势。叩拜结束,喇叭再次吹奏【大开门】,孝孙起立致谢,送客人出堂屋。

五、闹丧

这里的“闹丧”是指牌子锣班社成员为亡者祈福。在当地有一种说法:主家的丧事办得越热闹,越能够说明他在当地的影响力大。

客观描述:

晚上7点,闹丧开始。在主家院内,五位牌子锣乐手坐在一起,呈直线状,乐队齐奏【五马】、【朝阳歌】。

吹奏完毕后,太和电声管乐队的乐人三人持唢呐,三人分别持大锣、小锣和小钹,一人敲鼓,一起演奏《好汉歌》。演奏完毕后,牌子锣乐手们再接着演奏【五马】、【朝阳歌】,依次进行。在乐队演奏过程中,主家在院子外燃放烟花爆竹,家属忙着为客人们倒茶。

主观描述:

正月的夜晚来的很早,特别是这里,四周全是山,晚饭刚过,天也黑得差不多了。我和几位牌子锣乐手再一次来到主家,这里却是灯火通明的景象,客人们在院子里来回穿梭着,主家的人则忙着倒水、搬椅子,预示着有一场重要的仪式即将开始。对于笔者来说,第一次在晚上经历这样的场景,下午见到的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白”,到了晚上似乎更让我心惊胆战,好在班主陈国民师傅一直和我在一起,才让笔者慢慢从胆怯中走了出来。仪式正式开始了,这是仪式中最热闹的一个环节——闹丧。牌子锣乐队与太和电声管乐队相对而坐,神情凝重。首先,牌子锣乐手们一起演奏了【五马】、【朝阳歌】等曲牌,锣鼓点子听起来似乎还好,但是一到了喇叭演奏,听起来感觉很奇怪,不知道是乐手们没有把音吹准,还是乐器陈旧而导致音不准,对于这一切,现场的人都没有察觉,都还是自顾自地忙碌着,很好地运用它们来做背景,笔者在一旁都有点听不下去了,脑袋里全是嗡嗡的声音。他们演奏完毕后,太和电声管乐队的乐手们也操起了他们自带的锣鼓和唢呐,一起演奏《好汉歌》,这是一首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当代歌曲,这首歌曲旋律流畅,而且用锣鼓和唢呐演绎出来气氛非常的热烈,与当时的环境十分吻合。两个乐队就这样交替演奏着,把全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六、作道场

这里“作道场”是指请道士为逝者做法事、祈福。

客观描述:

晚上8点,道士和司仪为逝者作道场。两人站立在逝者的遗像前,道士身着道士袍,头戴道士帽,手执小镲,司仪则穿便装,左手执一面小锣,右手执一根小木棍。家属和客人则依堂屋左侧而坐,牌子锣乐手一人持大镲,另一人持大锣坐在门口,以下便是作道场时的相关图片:

首先由道士念经,诉说的内容多是亡者的生平及亡者弥留之际的痛苦,并为亡者祷告,道士边念边拍打手上的小镲打节奏,如图10中的图①,道士吟诵曲调如下:

例1

注:例1中的歌词系笔者依据道士吟诵发音记录下来的。

道士用上述的曲调反复念经,两遍以后,司仪接着念经,内容同道士念经的内容一样,边念边敲打着小锣,司仪吟诵曲调如下:

例2

注:例2中的歌词系笔者依据司仪吟诵发音记录下来的。

司仪念完两遍以后,牌子锣乐手开始演奏(下图),以下是两位牌子锣乐手的坐奏图:

他们在道士和司仪念经停止之后演奏如下节奏:

例3

注:上图中的“切”为大镲的口念标记,“仓”为大锣的口念标记。

牌子锣乐手、道士和司仪念经交替进行了半个小时以后,道士手持一支点燃的香,边念经边走向门口,然后手持香在胸前晃动数下,左脚向前,右脚在后,下蹲,然后起身并将香递给站在门口的亡者的长子,再站着击小镲念唱,并面向门口鞠躬。

这一系列动作是在为亡者开道作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只要道士和司仪念经的间隙,牌子锣乐手就立即演奏例3中的节奏,以此来衔接。

主观描述:

作道场是在主家的堂屋里进行的,笔者走进堂屋,里面已经聚集了很多人。道士和司仪站立在遗像面前,牌子锣两位乐手坐在靠门处,亲戚们则靠墙而坐。道士和司仪对着遗像开始唱了起来,说是唱,其实也不算,因为笔者很难从他们嘴里听到旋律,大多数是说话,对于说的内容,笔者也是一知半解。虽然笔者也是鄂州人,但是仍然听不懂他们说的方言(乡下的农民语言与城市里的也是不同的,特别是一些土话),于是,笔者请教身边的陈国民师傅,陈师傅告诉笔者,道士和司仪念经的内容多是回顾逝者的生平以及为逝者祈福的。道士和司仪一人一句地交替地念诵着,边念还边击打着手里的乐器,打着节奏,每念完一段,在他们停下来休息的时候,牌子锣乐手适时地加入一段锣鼓经,这段锣鼓经便是“道士锣”,以此与念诵相配合着。坐在墙边的亲戚们一个个神情凝重,仔细注视着道士的每一个动作。半个小时以后,道士手持一支香走向门口,在门槛处停下来,只见他做了一个动作后,便将手里的香递给了站在门口的一位老人,那位老人便是逝者的长子,这一系列的动作引起了笔者的好奇,起初笔者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后来,陈师傅告诉笔者,这是在为逝者开路作准备。于是笔者怀着更加好奇的心情等待着下一个程序的到来,全然已经忘了“害怕”二字。

七、为亡者开路

这里的“为亡者开路”是指道士走出堂屋,来到主家院子门口为亡者的灵魂开路。

客观描述:

晚上9点,道士开始为亡者开路,这里的开路即指,道士通过念经作法,为亡者升向天堂开路。首先,由太和电声管乐队的乐人们演奏哀乐。道士在前,孝孙手捧逝者的灵位跟随其后,牌子锣的两位乐手(一位奏大镲,一位奏大锣)则跟在孝孙的后面。他们四人一起走出堂屋,来到院子外面。孝孙将逝者的灵位放在院子门口的地上,其他亲友则用香点燃纸钱。这时,道士和司仪面对着灵位而立,道士击小镲,司仪击小锣,嘴里念经为亡者开路。

主观描述:

为亡者开路这个程序是在主家院外进行的。在程序进行之前,院门口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外墙处放一排花圈,地上圈起一小块地方,堆起了草。参与者只有五位,分别是道士、司仪、孝孙和两位牌子锣乐手。伴随着哀乐,他们来到院外,孝孙将手上托着的木盘子放在那堆草的前面,只见木盘子里放着逝者的灵位、三杯水和几块肉,也许是暗示着去往天堂的路途遥远,于是为逝者准备了路上的食物吧!道士和司仪点燃了草,走到灵位前开始念经,他们念经的方法和作道场中的念经方法没有什么区别,依然是道士念一句,司仪接一句,对于他们所念的语言,我基本听不懂,但是联系这个程序,可以猜测出他们所念内容大概是在祈求亡者顺利通向天堂,每念完一段,牌子锣乐手就适时地演奏一段道士锣,配合得相当自然,整个过程持续了十几分钟。

八、敬香

这里的“敬香”是指第二天早上所有参加白喜事活动的客人再次来到主家堂屋为逝者烧香磕头。

客观描述:

第二天早上7点,在主家吃完早饭后。堂屋里举行敬香仪式。由司仪主持,牌子锣的两位乐手参与,其中一位吹喇叭,一位吹笛子。院子里则还是由太和电声管乐队的乐手们奏《母亲》等当代歌曲迎宾。众亲友和客人陆续聚集在院子里。敬香仪式正式开始。

司仪喊道“鸣金三击——”,太和电声管乐队中执大镲者击镲三下。然后司仪指示牌子锣喇叭乐手开始演奏【大开门】,院外鸣放礼炮。司仪喊道“起——”指示牌子锣笛子乐手开始演奏【小开门】,孝长子下跪,敬三炷香,然后其他孝子一起下跪磕头。磕头结束后,再奏【大开门】。依照这个程序,接下来分别是孝媳、孝孙、孝孙媳、侄媳妇、孙女、侄女、外甥、外婆家亲戚、来宾亲戚下跪磕头。其中,媳妇们磕头结束后,都走进用白布围起来小屋内,趴在逝者的棺材边上哭灵。在敬香仪式中,喇叭和笛子从始至终交替进行演奏,喇叭主要演奏【大开门】、【朝阳歌】等曲牌,笛子则演奏【孟姜女】、【八板】、【小开门】、【孔雀东南飞】等曲目,乐曲的选择基本上是即兴的。整个敬香仪式持续了近一个小时。

图7 白喜事敬香仪式中牌子锣乐手坐奏图

主观描述:

第二天早上7点,笔者跟随牌子锣乐手们再次来到了主家,依照惯例,早上要在主家吃饭,我被安排在和乐手们一个桌,满桌都是丰盛的菜肴,师傅们一个个吃得好不热闹,然而我却怎么也没有胃口,一大早起来吃这种菜肴还是头一遭呢,着实不习惯了一番。好不容易等着师傅们吃完,我们一起朝主家堂屋走去。在堂屋里即将进行敬香仪式,说起敬香,和昨天进行的叩拜亡者有什么区别呢?我心里充满了许多问号。一阵鞭炮声后,敬香仪式正式开始了。太和电声管乐队的乐手们演奏《母亲》,只是这首《母亲》的后半段已经被他们改编得似是而非了,听起来怪怪的。音乐停下,堂屋内牌子锣演奏的【大开门】响起,孝子们手持孝棍在遗像前做好了准备,司仪开始主持敬香仪式,【小开门】响起,只见他分别递给长子三根香,示意他敬香、磕头,然后起身。最后,其他孝子一起下跪磕头。这时候,【小开门】停止,【大开门】奏起。这便是敬香的基本程序,依此类推后面便是逝者的其他亲戚朋友。只是他们敬香的顺序是要严格遵守规范的,是非常讲究礼数的,在敬香的过程中,我观察到牌子锣的演奏始终没有中断过,喇叭和笛子交替进行,分工明确,这是他们经过长期配合所形成的默契。

九、送亡者上山

这里的“送亡者上山”是指将亡者的棺木抬上山去埋葬。

客观描述:

敬香仪式结束后,接下来便是送亡者上山,长孙持孝棍、怀抱灵位,幼孙手持孝棍、怀抱遗像,四人将棺木从堂屋里抬出。乐人们则跟在棺木的后面演奏【金榜】,队伍一行走出主家。在队伍行进的过程中,牌子锣乐手还演奏了【人马反西凉】、【五马】等曲牌。穿过一个破瓦房,送葬队伍来到了一块空地前,队伍停下来,抬棺木的师傅将棺木放在地上,将套在棺木上的绳子解开,将棺木固定在两根粗竹棍上,用一块红色的毛毯盖住棺木。四人再次抬起棺木。一旁的亲戚朋友则全部跪在棺木周围,乐手们则分成两队而立,一队是牌子锣,一队则是电声铜管。

图8 白喜事送亡者上山乐队演奏图

在这个过程中,牌子锣演奏了【朝阳歌】、【风入松】等曲牌。跟随着送葬队伍走了几分钟后,送葬队伍上山,而乐手们便在山脚下停了下来,该程序到此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主观描述:

据陈国民师傅说,这是整个白喜事中最后一个程序了。在敬香仪式结束后,笔者跟随送葬队伍走出了主家。农村的早上格外的安静,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打破了这种宁静,每经过一家,总会看到人们观望的身影,他们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悼念着亡者,笔者在想,这位逝去的老太太生前一定是一位慈祥和蔼的长者,很受爱戴,要不怎么去世后会有那么多的人来悼念她。笔者跟随着送葬队伍继续朝前走着,大约走了十几分钟后,送葬队伍穿过一个破瓦房,在瓦房前的一块空地上停了下来。笔者感觉到很纳闷,只见乐手们很自觉地分成了两队,一队是牌子锣,一队是太和电声铜管,他们站定后,开始演奏乐曲,首先由牌子锣演奏【朝阳歌】,接着电声铜管乐队演奏哀乐。伴随着音乐,在空地的中间,抬棺木的师傅们将棺木放了下来,将套在棺木上的绳子解开,然后重新捆绑,逝者的亲戚朋友们则全部围跪在棺木的四周,那场面确实是很壮观,一种敬重之情在笔者心里油然而生,正印证了那句老话:百善孝为先,这也正是中国礼仪之邦的体现。师傅们整理好后继续扛着棺木上路,走到山脚处,乐手们停了下来,而其他人等继续上山。笔者起初很纳闷,后来才得知,依据当地的习俗,只有亲人才可以跟随棺木一起上山送葬,其他人则不能参与其中。在笔者看来,顺应他们的习惯和风俗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于是笔者欣然接受。对于这个程序而言,多少会有些遗憾,但仍感欣慰。

结 语

民俗活动是民间音乐的载体。因此,只要有民俗活动的存在,民间音乐便不会消亡。这便是鄂州牌子锣存在的理由。人们在全球一体化、开放式、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中,或多或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状况导致传统的白喜事形式逐渐失去了一部分“市场”,如在鄂州城区,白喜事大多使用“洋鼓洋号”,但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并不能说明这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就此消失,加之民间锣鼓吹打音乐自身有着极强的适应性,白喜事中鄂州牌子锣与西洋乐器合作也逐渐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试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也许还是与中国人对传统的认可和接受有关,这并不是说不要“求新求变”,而是在“求新求变”的基础上,不丢弃传统,且把传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也许也正是人们在处理“当传统遭遇现代”的最后一层底线吧!通过记录鄂州牌子锣在民俗活动的运用情况,笔者不仅希望它成为音乐学界的一手基础资料,还希望它能够进入民俗学、文化学等其他学科的视野,成为他们研究的参考。

作者说明:本文系作者硕士学位论文的第二章“鄂州牌子锣活动纪实”中的部分内容。

注释:

①《玩龙灯》从民俗活动作为切入点来介绍鄂州的牌子锣;《吹吹打打是民乐》主要记录了当今城区牌子锣的活动情况;《鄂州民间吹打乐》主要介绍了流行于梁子湖及其周围地区的“牌子锣”和盛行于沿江地区及鄂州城区的“丝弦锣鼓”。

②笔者“双窗口阐释法”的写作思路参考了李莘的《民俗学“双窗口阐释法”在民族音乐学田野报告中的应用——“以河北霸州胜芳镇民间花会摆会活动田野报告”为例》(载于《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2期,第29页)。“双窗口阐释法”是民俗学田野现场记录中使用的一种方法。在民族音乐学田野报告中也参考这种表述方式。“双窗口”即客观描述和主观描述相结合。即要求研究者在研究别人的社会生活时, 不仅要作为局外人对别人的社会生活进行客观描述,还应置身于当地社会的语境内部,体验当事人的观念和行为,运用主观描述进行记录。

③太和电声管乐队成员有刘祝意、陈秋音、朱细福、夏祖慰、夏敬寿、陈敬筹等六人。他们的文化程度基本上为初中,职业基本上都是农民。分别擅长演奏架子鼓、小号、萨克斯、长号、小号和圆号。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E Zhou Paizi Gong Used in Funeral Prayer Activities

XU Lu

Abstract: E Zhou Paizi gong is a kind of folk blowing and percussion music popular in E Zhou area in Hubei. With the way of text and chart, this paper afford a complete record that E Zhou Paizi gong participated the funeral activities from beginning to the end, and describe it with the “method of double windows” in folklore,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fact objectively.

Key Words: E Zhou Paizi gong; blowing and percussion music; on-the-spot report about funeral event; interpretation method of double 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