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融学课程体系创新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互联网金融创新不断,汇率和利率市场化逐步实现,我国金融机构正面临不同于以往的金融环境。金融学专业教学如何变革以适应这一趋势正是本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组通过和其他高校进行比较、金融专业人士小型访谈以及对我校金融专业毕业生问卷调查三种方式,研究金融课程体系创新的方向,并提出加强实践环节、突出重要课程、增加新课程等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课程改革;实践能力
金融学在高校招生中备受青睐,录取分数较高,但就业率却排在后面。虽然有金融行业本身招聘过程较长等原因,但是和金融专业本身定位也有着很大关系。金融学专业培养对象仍然偏向于金融业高层次管理人员,而高层次管理人员需求人数较少,所以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我们怎么才能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以提高三峡大学毕业生的竞争力,这是亟待研究的问题。目前新一轮金融改革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随着余额宝出现,各项互联网金融产品不断推出,拓宽了融资渠道,不过也对现有的金融企业形成冲击。2013年央行彻底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也迎来关键性一步,2015年8月25日放开一年期以上存款利率。我国汇率也在进一步加大市场化步伐,人民币汇率差价幅度也从1%扩大到2%。这些金融变革目前对金融业产生了什么影响,对金融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没有变化,金融业课程建设应该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这正是本课题组要研究的内容。
一、调研方案及调研对象分析
1.调研方案本课题组首先选择了三峡大学周边三所高校(中南财大、西南财大、中南大学),研究其与三峡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差异。然后和金融业人士进行了小型网上访谈,了解现有金融行业变革趋势和他们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最后在这个基础上整理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对我校金融专业历届毕业生进行抽样调研,最后成功收回42份问卷。2.问卷调研对象所处行业分布本次问卷抽样调研对象包括三峡大学金融专业2006届-2015届毕业生,跨度较广。从调研对象入职年限来看,1年以内占比33.33%,1~3年占比4.76%,3年以上占比61.9%。过去有一种说法,你所读的专业并不一定是你所从事的专业。如果按此说法,大学教育只需要加强通识教育即可,专业教育并不重要。但是从我们的调研结果来看,非金融类工作占比33.33%,金融业工作占比66.67%,即2/3学生仍然留在金融业。既然我们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和金融业密切相关,就需要加强金融学专业课程的教育。具体而言,股份制银行占比第一,达到28.57%,第二是证券公司、期货交易公司等投资类机构,达到14.29%,企业财务、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咨询业务占比11.9%,而金融监管部门、保险公司、信用合作银行和担保公司从业人员较少。在重新设置金融课程体系时,一定要加强银行、证券和会计类课程,至于金融监管类和宏观调控类课程可以减少。
二、金融改革对金融行业冲击
在小型调研中,多数金融业人士反映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现有金融机构冲击很大,而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的影响并不是太明显。对历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关于互联网金融和其他新兴金融机构的冲击,21.43%被调查者表示冲击不大,50%表示同业竞争加大,21.43%表示扩展了本单位业务渠道,7.14%表示公司业务收入降低。说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有利有弊,一方面扩展了本单位业务渠道,另一方面也导致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现有的金融机构非常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我们在课程设置时要考虑这一因素。关于存贷款利率放开的影响,33.33%被调查者表示没什么变化,而其他人认为,冲击主要体现在竞争压力变大,其次是单位不断推出新产品和单位利润收入下降。上述调查显示存贷款利率放开对金融业的影响并不如预期那么明显,不过值得进一步关注。关于汇率改革问题,80.95%被调查者表示单位没有外汇业务,仅19.05%表示有外汇业务。而有外汇业务的单位都表示已有完善的外汇管理体系,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减轻分量。
三、金融业课程设置改革方向
1.现有课程中须巩固的课程三峡大学从事金融学教学十多年,培养方案也多次修改,哪些课程让学生受益并值得我们进一步巩固?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组调查毕业生让自己受益的课程。高居榜首的是会计学和宏观经济学,此外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务谈判和礼仪、公司金融、金融企业会计与报表分析也颇受青睐。而统计学、保险学、金融专业英语、商业银行业务管理、金融法规、博弈论、产业经济学和财政学相对而言不太受青睐。
2.需要增加难度的课程多数同学反映,金融专业什么都学,但是都没有学精,所以课程设置中要考虑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金融业各种知识,还需要增加一些课程的难度,让学生能学精一些课程。超过60%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增加会计学课程的难度,超过40%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增加公司金融课程难度,所以增加这类课程难度迫在眉睫。从实际工作来看,不光是财务工作需要会计相关知识,其实担保公司也需要看懂贷款企业的财务报表,证券公司从业人员也需要能看懂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所以建议会计相关课程应该加强。另外,超过50%被调查者认为投资学课程应该增加难度,毕竟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证券投资机构工作,但是我们的证券投资学过于单薄,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多门进阶课程。
3.需要增加的课程金融学教学必须紧跟金融业变迁步伐,所以很多学校不断推出新课程。有些新课程值得展开,但有些新课程也许只是概念而很难展开,所以在考虑是否增加新课程时必须多参考其他高校的方案,听取金融从业人员的心声。中南财大最新的培养方案有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监管学、金融计量软件应用、信用管理、固定收益证券等新课程,西南财经增加了固定收益证券、金融风险管理、农村金融等课程,而中南大学增加了金融史、金融信托与租赁、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监管、行为金融学、农村金融等课程。问卷调查显示,2/3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增加金融风险管理,超过1/3被调查者认为可以增加信托与租赁、金融监管学、信用管理、互联网金融等课程。此外,还有人建议增加会计实操和金融素养和口才等课程。很多人都强调金融专业应该认真学习计量经济学,但是这一课程对于本科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所以一直以来对于是否开设该课程都有犹豫。对其他学校调研显示,被调研高校金融学专业基本都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不过一些学校设为选修一些学校设为必修。问卷调查显示,仅有7.14%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增加计量经济学课程。对于这一课程,建议设为选修,在讲授过程中应更重视应用部分。
四、金融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1.实践的重要性在对金融业人士调研中,被调查者不约而同表示金融业是实战很强的行业,必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历届毕业生问卷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33.33%被调查者认为师弟师妹在校期间应更重视课外实践实习经历,仅有4.76%提倡学生加强英语水平。而我们的学生几乎是花了50%精力学英语,而真正投入到实践中的精力大概不到5%。这种投入精力的错配自然会产生产出有效性不足问题,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去调整时间配置。
2.实践方式比较我们一直在强调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但如何提高却一直是教学人员头痛的地方。一方面相关单位没有大批量接纳实习生的能力,所以集中实习很困难。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去了单位表现不好,迟到早退,甚至不去,影响了实习单位对本校学生的印象,导致下一届实习难以开展。调研显示,调查者基本认同现有实践环节需要修改,但是关于如何修改分歧较大。40.48%被调查者提倡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实习,强扭的瓜不甜,还是应该加强学生自主性部分。而30.95%表示应集中实习,并对学生严格考评。所以本课题组认为应该结合具体课程,一部分课程集中实习,另一部分分散实习。
3.需调整的实践实习课程关于软件类课程分为两类,一类软件和金融业实际所用软件一致,比如SPSS和证券投资模拟,这类课程除了完成报告外,甚至可以增加考试课程,确保学生掌握了相关技能。另一类是模拟软件,仅是实验室设计的能够模拟现实金融业务运行的软件,和实际操作所用软件有较大差距,在教学活动中比较容易开展,但是实际价值不大,不应该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从西南财经大学培养方案来看,综合实验仅占了2个学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中南大学8个学分,而我校软件类实践课程包括ERP实验、SPSS实验、国际结算实务模拟、商业银行业务试验五门课程,稍稍偏多。
五、对金融学课程体系改革相关建议
1.加强实践环节要注意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认知实习仍需界定为集中实习,但不要用集中上课的模式,而是分批进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而假期实习应采取分散实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找金融单位实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无法找到合适单位,任课老师可和我校校外实践基地联系,进行安排。不过不管是分散实习还是集中实习,一定要做好过程管理,在学生提交单位名单后,任课老师需要和所在单位及时做好沟通,严格考勤,如果学生不认真完成实习任务,经过任课老师和实习单位沟通后,可以不给学分。精简软件实验课程。SPSS和证券投资模拟应该继续保持,其他实验课可以删减,或者改变现有上课模式,可以考虑将实验室模拟和金融单位实战相结合,不能为做实验而做实验。
2.突出重要课程完善财务课程体系建设,要培养能读懂财务报表的金融人。会计科目可以改为64课时,加入16学时会计实操。公司金融课程仍坚持原有财务管理的内容,不过要更重视实践。金融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应改为必修课,主要从证券投资的角度去解读会计报表。有必要的话可以增加一门中级会计选修课。扩大证券投资学课程体系建设。证券投资学课程要保持,并在现有基础上加入现资理论。加入金融市场学课程,主要是从实战角度去研究现有各项金融市场存在的机会,重点讲授期货与期权市场。投资银行学对于我们毕业生能用到的较少,建议改为选修。另外增加固定收益证券这门选修课,毕竟固定收益证券已经成为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
3.与时俱进,加入新课程在开设新课程时,一定要精心选择合适的课程,否则年年上新课,年年没收获。根据我院教学资源实际情况,强烈建议增加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特别是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进一步推行,企业将面临更多市场风险,所以非常有必要开设金融风险管理,教授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也可加入固定收入证券、金融监管学、信托与租赁、计量经济学、互联网金融等选修课程。一旦确定后,要将该课稳定下来。教师有上新课的意愿,但在实际上课时会遇到很多困难。新课程很多知识体系并不成熟,很难形成一个完美的体系,增加教师备课难度,很难形成对称的收益。所以需要在制度上鼓励教师去教授新课程,可以从分配方案上向新课倾斜。
4.将会计证和证券从业证书纳入硬性要求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仍是在金融和财务类岗位工作,而这些岗位都有硬性上岗证书要求,所以我们可在培养方案中引导学生去考相关证书,比如可在课外学分置换上加入相关规定。往届毕业生有通过CPA的例子,但是近年来通过者非常少,甚至有勇气去考的都很少。所以应该通过各种手段鼓励学生去参与这些更具有含金量的证书考试。
参考文献:
[1]范亚莉.新一轮金融改革对金融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S2).
[2]金玲玲,朱元倩,巴曙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2(1).
[3]龚太寿,曾宇平,范亚莉.基础业务金融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目标及课程体系构建[J].科技经济市场,2012(8).
作者:范亚莉 单位: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