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索经济转型的“大智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索经济转型的“大智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各地政府都把“智慧城市”建设列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而对企业而言,关心的问题是,“智慧产业”蛋糕到底有多大,如何搭上“智慧产业”的列车,去拓展新的产业空间,从而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尽情拥抱这美丽的新产业。当智慧产业逐渐成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政府部门又该如何获得新的突破?

用智慧产业支撑智慧城市

近年来,宁波市作为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其将智慧产业大发展作为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经验成为一个亮点。据了解,宁波以大项目带动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路,在发展智慧产业过程中,注重依托产业基地集聚效应,以两大基地为载体,其高新区智慧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试点实施方案和规划,明确将软件基地划分为20个功能区块,布局10大智慧应用系统研发、生产、应用与推广,初步安排物联网产业、云计算与云服务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等产业园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均获重大发展。

目前,杭州湾新区完成了宁波杭州湾新区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实施方案,宁波杭州湾新区“智慧新城”规划也已制定完毕,并开展了相关子规划的制定。记者通过宁波经信委了解,新区正在推进一批已引进的智慧家电、智慧交通设备、智慧网络配套设备、智能健康医疗等智慧产业项目落地。其中物联网传感器项目推进顺利,嘉莱光子已开始生产工业低频激光器,其相关配套与应用项目相继引进后,将形成激光感知产业园;上海奇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宁波盛光集团合作投资年产1500万只物联网磁性传感器项目,投资总额达10亿元。

为进一步推动智慧产业的发展壮大,2012年宁波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按照“推广应用一批、续建完善一批、新建试点一批”的工作思路,加大推进力度,充分发挥智慧应用体系试点示范带动效应。

根据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具体实践,一批模式成熟的项目,目前已在全市各部门、各地市推广应用,提高整体效益。并通过2012年智博会现场会的展示推介,向更多地区推广成熟的宁波模式。重点推广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智慧城管、社区警务E超市等模式创新,推进成熟、获得过上级部门肯定的成熟项目。据了解,智慧城管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将进一步形成一市六区智慧城管运行大平台。

宁波还把智慧产业应用在民生工程上作为突破口。重点续建完善智慧健康、宁波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管理平台、宁波市渔港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二期、宁波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等一批试点项目。进一步推进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完成智慧健康数据中心、智慧健康信息交换平台、统一用户管理和电子认证平台、卫生行政部门综合卫生管理平台、远程医疗平台等相关平台建设,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2012年,宁波市将加快全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在全市9个行业的流通节点新建100个以上的节点企业,并力争更多建设完成追溯节点,实现肉菜流通的全面可追溯。加快宁波市渔港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二期建设,到2012年年底宁波市将成为全国首个把所有渔船都纳入救助信息系统监管的城市。宁波还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实现24小时对企业的治污设施和排口进行实时在线监控、报警,2012年宁波市将完成在线监控系统监控点位350个的设置工作,为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新建试点一批的应用项目也在如火如茶的展开中。推进一批智慧教育、智慧电网、智慧交通等新建试点项目;加快推进智慧教育试点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放,开展数字化教学和电子书包试点,搭建“宁波学习网”网络教育服务平台,为市民多层次多形式学习创造条件。以及加快推进智慧交通试点,重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工程,以及公众出行服务系统和交通综合监管指挥系统建设。目前,宁波的智慧产业正走进智慧城市建设落实到智慧城市建设应用的每一个角落。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宁波市将斥资407亿元建设,共建30工程87个项目。目标是到2015年,宁波智慧城市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基础设施和居民信息应用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打造富有宁波特色的智慧城市,开创智慧探索先河的“宁波模式”,我们拭目以待。

差异化打造智慧产业新城

在另一个试点城市常州,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智慧化应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加快发展为主线,以用促产、以产带用、产用结合,实现社会应用智慧化、产业升级智能化,谋求智慧产业区别周边城市差异化发展的模式,规避区域同质化竞争,成为引发关注的另一个亮点。

常州市市长姚晓东表示,常州市结合常州产业基础和省政府对常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定位,智慧产业以“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材料、智能装备、智能产品和智能系统”为方向,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智能轨道交通、智能农业装备、智能工程机械、智能基础装备和智能机器人”等特色产业,打造“智能制造装备名城”。

当前,常州走差异化之路推进智慧产业方向十分明确。一是培育物联网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引进具有功能带动作用的国家级和省级物联网核心机构、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龙头企业等落户常州。重点发展微机电传感器MEMS、RFID射频识别装置等传感器;大力发展物联网无线通信系统、高智能化音视频传感网、实时在线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等。二是发展信息制造业。优化集成电路、光电子产业、网络和通信设备新型制造业发展,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扩大在国内的核心产业优势。三是壮大软件和服务外包。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载体建设力度,形成创意产业基地、常州信息产业园南北呼应的发展格局。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专业管理软件、网络游戏软件、大型数字动画软件、动画引擎、游戏开发工具软件等。

为了实现“到2015年初步建成‘智慧城市’”的要求,常州市还提出了围绕两条主线,依托四库四平台,推进六大智慧产业及应用工程,实现“四化”目标的总体思路,建设成政府服务协同化、城市管理智能化、公共服务网络化、新兴产业融合化的智慧之城。政务云计算标准和智慧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均是在全国范围的相关领域内首次提出。

据了解,常州高新区坚持围绕经济转型升级配置使用科技资源,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快速增长、质态逐步优化、效益不断提升。2011年,常州高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省口径)7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重达47%,较2010年提高7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总数量已经达到了154个,智慧产业大发展正成为经济转型和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将迎来高潮,一个2万亿产业机会正在为稳增长带来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