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儒学人文精神对当代教育的启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儒学人文精神对当代教育的启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学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当代教育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如心忧天下、兼济入世的责任精神,关爱他人而非自私的包容精神,理性大气的精神品格,道德内在的修养,个体生命内在的和谐等,都是我们当代教育中所忽略、学生身上所缺失的精神品格。教育是儒学最重要的实现途径,我们谈弘扬儒家文化,就要从儒学人文精神的角度去反思教育、完善教育。

【关键词】儒学 人文精神 心忧天下 关爱他人理性大气 个体生命内在和谐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7-0005-02

一 心忧天下、兼济入世的责任精神

心忧天下与责任承担是指人们从忧患境域的困扰中体验到人性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的心态。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忧患意识包涵悲天悯人和承担责任两层意义。

所谓悲天悯人,即孔孟之所忧所患绝非所谓感性物质生活的匮乏和个体生存发展的困苦,而主要是内在精神生活的缺憾和人类群体生存发展上的苦困;绝非一己之功利得失,而主要是人类群体之幸福和理想的实现,是物我对立、人我对立的消释。孔子倡导“忧道” ,孟子大声疾呼“忧民之忧”,韩非子也发出“贤者之忧世急也”的感叹。这种忧世、忧民、忧天下的传统精神,在先秦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得到发扬光大。先贤们超载个人哀愁,把忧患之思升华为爱国爱民情怀。

所谓承担责任、济世救民,即是在悲天悯人的基础上所引发的自我关怀和群体关怀。自我关怀表现为谋求主体道德生命的提升;群体关怀表现为谋求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

回顾当代教育,在“快餐式”的氛围中,我们的学生有多少还能够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有多少人还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博怀和崇高理想。教育中所强调的爱国爱民,悲天悯人,各种活动流于形式,教材文化的熏陶在课堂上被知识本身的重要性所取代;我们不断地倡导勇于承担责任,可是我们所推崇的却仅局限于个人恩怨,小我的事情,我们从来没有用一种广阔的胸怀和普世的态度去教育我们的学生认识责任,体会责任,学会如何承担责任。

二 关爱他人而非自私,理性、大气的包容精神

儒家“亲亲而仁民”“仁者爱人”“兼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体现了关爱他人而非自私的包容精神。从国家民族到普通社会生活,这种包容精神集中体现在“和”的精神之上。“和”包括自然界本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人自身的身与心、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儒家思想的重点。儒家的核心三纲五常,就是在承认社会等级制度、承认人的地位的差别上,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这种名教的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上定名分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

儒学思想的理性精神是一种人文的理性,集中体现“中庸”的思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无论是治国还是修身养性,做任何事情都要恰到好处,也不能达不到要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儒家视“中和”之德为最高的德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至于如何才能达到中和,儒家的途径是“礼”,“过与不及,使道不行,唯礼能为之中”。率性而修道,儒家要培养的是达到中和之德的儒者。这种精神品格不正是一种人文理性的彰显吗?

回顾当代教育,不难发现,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远远忽视了这点。学校教育可能会在很多方面渗透这些精神品格,可仍然还是处于形式和表面,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则差得很远。目前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过分的宽容与放纵,使得现在很多的孩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替他人着想等;市场经济社会,物质利益居上,快节奏,高效率,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仁爱、包容、宽容越来越显得无力。国家要强大,民族要进步,需要一个充满关爱、包容、理性和大气的社会,需要每个人拥有一颗关爱而非自私,宽容而非狭隘之心,需要每个人具有一种理性,大气的精神品格,这是教育的使命。学校教育肩负着重任,而家庭和社会需要竭力配合。

三 追求道德内在的修养和个体生命内在的和谐

儒家对于道德的主张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以道德完美为人生的第一价值,完善道德人格是人生的最后归宿。儒家道德理想主义把道德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作为宇宙本体,人的道德是人的本质特征,儒家从这一点深刻地挖掘人的内涵。

道德内在的修养和个体生命的内在和谐是人际和谐的根本保证,一个人只有拥有一颗和谐的心灵,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和谐。《大学》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修身列于之前,亦可见人的内在修养,个体生命的自我完善对协调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儒家修身的目的是完善自我,其核心即实现自我生命的内在和谐。在儒家看来,个体生命的自我完善是人行为处事的立足点,实现个体生命的内在和谐需要修身。《论语》记载了孔子和子路的一段对话:“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子路问如何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君子,孔子分三个层次做了回答。第一是以诚敬之心进行自我修养;第二是通过修身让他人获得安乐;第三是通过修身让天下百姓获得安乐。孔子所谓“修己”就是自我完善,就是个体生命状态的自我协调与提升。

道德内在的修养和个体生命的内在和谐是人自身身与心的和谐、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和谐,也是儒家的重要精神。在身心两个方面,儒家要人修养道德从而调适身心。孔子认为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人格,轻视世俗的荣利,并且教人“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奉行道义而身有所寄托。孟子认为人要“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从而心宽体胖。宋明理学认为人要立志做圣贤,完成自己的道德义务等。

如此再来反思当代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大多可归为一种形式。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种学生、教师守则规范,各种公益爱心活动,早已成为一种义务的形式,甚至成为一种内心的负担。在这样一种规范中,教育无法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德行、修养人格。规范本身并不是错误,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规范礼法对于约束人们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然而这并不应该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培养人格的手段,仅仅靠遵守规范礼法并不能唤起我们内心真诚的情感,只能造成人心的虚伪。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人内在的情感,个体生命内在的和谐性,要真正做到陶冶情操、涵养人性、完善人格,使道德内化成为人内心的一种坚定的力量,使人成为真实、真诚的人。

四 结语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这是对儒家文化的突出肯定。经过两千多年历史积淀下来的儒家文化,至今仍然具有活力,对现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就教育而言,本文简要从儒学人文精神的三个角度去反思当代教育,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改进现状。教育应该使人成为一个拥有心系天下、博大的胸怀,能够忧民之忧的人,使一个民族成为一个有忧患意识和勇于承担责任的民族;教育应该使人成为一个拥有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关爱他人而不是自私的人,使一个民族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理性,包容而大气的民族;教育应该使人成为一个身心和谐统一,具有良好的人格修养,真实而鲜活的人,使一个民族成为一个真诚和谐的民族。教育肩负着重任,路途坎坷,能否完成使命,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改进。

参考文献

[1]辜鸿铭、章太炎.儒家十二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2]加润国.中国儒教史话[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

[3]李申.简明儒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6]郭俊.刍议儒家文化所体现的精神实质[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

[7]孔祥安、潘波涛.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综述[J].孔子研究,2011(1)

[8]李莉.论儒家文化传统的人文价值[J].辽宁师专学报,2009(3)

[9]张玉安.由孔子精神看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J].辽宁大学学报,2007(2)

[10]张学智.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J].北京大学学报,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