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北京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的课程设置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京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的课程设置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世纪,科学技术实现了革命性飞跃,各国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日益重视,视之为助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经济腾飞需要与之匹配的文化精神和国民素养,需要“软实力”的支撑和文化输出,所以我国对高素质文科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面向全体学生,缺少专门针对高水平文科后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基于此,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1995年经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批准,恢复创办文科实验班,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文科预备人才”。

高素质,兼具继承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聚焦立德树人,盖“志”(志向)、“情”(情怀)、“识”(见识)、“践”(践行)四字,试图改变当下文科生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以升学就业为“志”、以一己之私为“情”、以知识技能为“识”,思行脱节、言行不一的现状;复合型,一是使学生对人文与社会两个领域、基础与应用两个方向均应有了解、有兴趣、有尝试、有方法,二是致力于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并培育文科特长,不片面地追求高考成绩、重文轻理;预备人才,一是获得“深造”创造机会,二是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为其从业后取得相当成就奠基。在这一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学校历经20多年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出一条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策略在内的文科人才培养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侧重谈及学校文科课程设置研究

一、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贯彻和落实培养目标要求,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伴随学校对文科实验班培养目标认识的不断深化,学校逐步优化原有课程体系,从立德树人、治学求知、终身发展三个维度,把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细化、分解和落实到课程设置中来,初步形成文科实验班特有的课程体系(见表1)和特选课程

(见表2)。

这一课程体系划归在学校“6+1+1”整体课程框架内,且以完成国家课程基本要求为前提,这是文科实验班课程与其他类型班级课程的“共性”。课程共性源于文科实验班学生与其他学生共同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体现学校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打好共同基础的课程理念。遵循共性的基础上,文科实验班课程设置着眼于高素质文科人才的需求,为学生设置了具有丰富性、专业性和适应性等特点的课程,充分体现文科学习“宽、厚、实”的特色。这是落实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文科实验班课程差异性的重要体现。

二、课程内容的开发和整合

1.文科课程

对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国家课程进行增、删、调整。增加有助于开拓视野、未来专业深造(涉及学生密切关注的人文、社会科学不同领域和专业)所必需的学习内容并作为实施重点,舍弃部分学习内容。取舍的具体标准依据各学科专业视角进行判断,学习内容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有机组合。例如,语文学科就文科实验班生源实际,依据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编写《文科实验班语文必修教材》(活页,全10册)并投入使用。历史、英语、地理、政治等学科也进行了国家课程内容改革的研究。于此同时,开发种类丰富的文科实验班特色课程。学校累计开发可供学生选择修习的文科特色课程28种(见表3),举办国内外名家讲座课程70多次。在对国家课程进行整合和对特色课程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注重校本教材的编写,将较为成熟的内容以教材的形式固化下来,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

2.理科课程

文科实验班的理科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组成部分,但从事文科专业领域学习、研究和工作的人群,对理科课程的内容需求有其特殊性。因此,立足培养目标,我们对理科课程内容同样进行了开发和整合。首先,按照高考标准实施数学课程,增设“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结合未来文科生可能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开设数学专题选修课程,如“经济学中的数学”等。其次,为文科实验班学生设置修满高中学分所必需的科学与技术领域课程。在课程内容上,着眼于文科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着重选择科学史、科学精神、科学伦理、科学前沿和生活中的科学技术为教学内容。在探索文科实验班理科课程的内容改进方面,化学学科成效突出,在文科实验班开展的化学主题研究课程,已单独作为研究项目在北京市

立项。

3.实践活动课程

文科实验班的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含“人文特色活动课程”和“人文社会实践课程”两大类,前者主要在校内开展,后者主要在校外开展。我们进一步明确实践活动课程的功能和定位。首先,社会实践和特色活动是一种学习行为,学生通过前期准备、过程指导和总结交流,能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发展志趣。其次,社会实践和特色活动是一种教育行为,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视野和情怀、修养与习惯、责任感和自律精神。最后,社会实践和特色活动是一种交往行为,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和与同学、教师、社会各界人士交往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合作沟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促进学生

成长。

出于对该课程重要意义的认识,我们还积极开发新内容和新形式,建设“校内―市内―国内―国外”不断向外辐射的“实践活动课程群”,使学生能够广泛参与到不同组织形式、不同目标方向、不同交往人群、不同任务要求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来。其中,校内特色活动开发了冬令营、夏令营、国学比赛、传统文化论坛、演讲、辩论、戏剧表演等新内容;市内实践活动开发了参观、访谈、调研、志愿服务等新内容;国内地域文化考察实践开辟或完善两条路线,即秦汉唐文化社会实践、徽文化和江南名人故居社会实践。为了给学生创设条件,我们前往英、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学校学习、交流和考察,增进学生多元文化理解力,使学生在一定的规范下习得经验,收获

成长。

学校育人,如工厂生产产品,不但要注重出厂质量,更要注重“耐用性”质量。高素质复合型文科预备人才,从立德树人、治学求知、终身发展三个维度,聚焦文科人才质量,力图使高质量的文科人才“产品”能满足当下及未来中国文化复兴和社会建设的

需求。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