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之学生主体性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之学生主体性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一直干扰着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和完善,核心问题之一是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及主地性意识的缺失。怎样提高学生主体性是新课改实践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227-01

素质化教育时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已经不是仅仅满足应试的需求,而是培养大批量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主体性的缺失,这直接影响了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因为缺乏主体性的学生等同于缺少内核驱动的木偶,是不可能提高自我内在品性和完善道德修养的。

一、提高学生主体性的必要性

在素质教育价值理念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时代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然而,在当前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并落实培养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真实内涵,虽然在教学活动中增加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但是由于理解上的不足而导致引导缺失,往往使落实学生主体性成为了一种形式和空话。我们所说的主体性是指,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的需要和完善自我道德品性和修养的驱使而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真正的理解,最终内化为自我内在的指导实践活动的价值观念。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所设置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性以及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性。

二、提高学生主体性途径

提高学生主体性,关键要转变学生的角色意识,把被动接收知识的意识定位转变为主动性、研究性学习意识,在互动性研究过程中既学习知识,又提高品性。

(一)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

课本知识是分析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但并不是我们学习的真正目的。教师不应该单纯地教授知识的内涵,让学生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那些条条框框。课本知识是经过了专家学者们总结后的结果,直接教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一味的接受反而可能引起对之的抵触情绪。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理论内容联系实事,指导老师精心准备好案例,分析课本理论知识的基本内涵,然后由学生本人利用课本知识分析案例,在不同观点的碰撞后达成结论,最后在老师引导下共同完成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掌握知识和内化知识的过程。

(二)情景建构教学法

一般人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活动,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这样的教学活动虽然符合大众口味,符合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模式,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学生兴趣低下,教学效率不高。情景建构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教生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角色,例如,在备课、上课中,让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共同商讨课堂的教组织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以老师的身份讲授课本知识,然后由其他学生共同讨论授课内容。

(三)辩证性互动教学法

教学活动是创造性、探索性的,如何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并积极参与、探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应该把课程授课顺序和时间准确地告知学生,针对每堂政治课的基本内容提前给学生做个简要的概括,让学生提前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针对知识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设施准备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归纳出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对老师讲授的知识提出质疑,利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并讨论,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需要教师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并具有基本的政治素养,把握讨论热点与课本知识的联系并进行科学性的引导,使学生逐渐提高政治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学生主体性构建的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的人生价值理念建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塑造作用,将直接影响人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理念的完善。在当前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最迫切需要问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尚没有一个完整的内容。但是笔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人的价值理念和世界观的形成。我们目前最迫切需要的也许不是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是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渐完善已有的朴素价值,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的问题,如果人没有自己的主体性意识和地位,那么又何谈价值理念呢?

参考文献:

[1]李文.对课改下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反思[J].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0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