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新机制铸品牌 夯实内涵护健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徐汇区东北部。中心的前身是至今已有75年历史的“徐汇区日晖医院(二级乙等)”,2004年转制为“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中心服务面积3.18 km2,服务人口6.97万。中心建筑面积近1.5 万m2,核定老年护理床位193张,养老床位100张。下设4个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中心以社区居民健康为己任,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深化内涵建设,强化质量管理,初步达到了环境优美、流程科学、服务优良、质量可信的目标。中心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教学基地、上海市中医类别全科医师社区实践基地。先后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老干部工作示范点等荣誉称号,2013年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以人为本,完善硬件,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
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提供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为导向,不断完善硬件建设,科学合理布局,优化服务流程。开设的社区慢病小屋,以慢性病管理为内容,充分利用医防结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探索慢病管理新模式;建立了“一门式”老年健康体检中心、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标准化计划免疫和儿童保健中心、社区康复及体测中心、家庭医生工作室等,做到了医疗预防分区管理、科室设置规范、标识清晰醒目、环境温馨舒适、流程便捷科学,服务对象的就医舒适感明显增强。
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改善居民就医体验为出发点,2010年中心在全市率先实行门诊“先诊疗后收费”新举措,有效缩短了居民看病等候的时间,每次门诊时间平均为30 min。2012年国家医改办领导视察中心时给予充分肯定,人民日报、新华网、解放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同时,建立了门诊抢救呼叫一体化系统,使急救绿色通道更通畅、更及时,社区医疗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2 人才培养,科教研同步,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将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相结合,使人才队伍不断优化。中心现有正高职称医生1人,副高20人,中级职称70人,注册全科医师41人,上海市优秀中青年培养对象1名,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家1名,徐汇区学科带头人2名,区中医人才培养对象2名,区青年人才培养对象4名;社区人才高地逐渐形成。
以学科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以教学为纽带,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中心现有市级及国家课题5项,区级课题9项,三年来共34篇。荣获徐汇区光启特别奖1名、光启全科、科教、公卫、护理奖共5名,光启医疗提名奖2名、护理提名奖1名。完成医学带教1 934人,拥有复旦大学医学院社区优秀带教老师4人。2012年《温针透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及推广应用》获上海市医学(社区)科技奖。
3 整合资源,创新机制,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工作
2011年中心在全市率先试点社区全人群覆盖家庭医生制工作,建立了家庭医生选拔及准入制度,组建家庭医生团队,规范诊疗流程、完善考核制度,推行“谁签约、谁服务、谁负责、谁得利”的工作要求。积极构建“家庭医生团队相互支持、中心专科技术支持、上级医疗卫生机构支持及社会支持”4个层面的家庭医生协作平台;与复旦大学联手,开展签约家庭健康评估和分层分类管理,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两年来,社区居民签约率达61%,签约家庭基本医疗利用率为60%,居民知晓率为100%,家庭医生满意率为98%。
优质便捷的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交口称赞,江南家庭医生团队荣获徐汇区工人先锋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家庭医生朱兰荣获第五届“上海市医务青年管理十杰”提名奖、第二届上海市十佳医生提名奖、上海市“第十四届银蛇奖”提名奖、感动徐汇道德模范、入围2013感动上海十大人物及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对中心家庭医生工作予以了报道。
4 上下联动,无缝服务,打造社区康复体系
作为上海市康复工作试点单位,中心整合资源,改造硬件,目前康复科总面积达800 m2,分设物理因子治疗室、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等。有屏蔽良好的高频治疗室以及康复治疗室。康复门诊每周开诊,开放10张康复床位,各种康复器材多达68种,并提供康复器材租借服务。
建立了完整的康复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康复设备操作保养规范;加强康复人才队伍建设,医务人员参加“康复岗位培训”达100%。加强与区域内二、三级医院的合作,积极探索专科-中心-站点-家庭“四站式”康复服务,两年来上下转诊共82人次。
5 注重细节,优化服务,进一步改善居民就医体验
5.1 设置门诊主检医师工作站
门诊主检医师由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担任,围绕门诊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保费用、院内急救、双向转诊等服务环节,做到关口前移、专人负责,对事故隐患早发现早处理。两年来投诉率减少了70%,抗生素、静脉点滴等处方规范率明显提高,节约了医保资源,提高了满意度。
5.2 推行药剂科“站立式”服务
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率先推出“站立式”服务,“把三关五告知”,开设“药物咨询服务窗口”,为社区居民提供药品咨询与解疑,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多次被评为市、区优质服务窗口,上视新闻访等媒体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
5.3 创建便民服务中心,提供一门式服务
便民服务中心整合预防、分诊、咨询、转诊、服务投诉、取报告、测血压、查询等服务功能,做到“四主动、四规范、四追求”。即主动询问、主动介绍、主动答疑、主动搀扶;规范接待、规范语言、规范流程、规范服务;追求用心、追求便捷、追求有效、追求满意。每月提供各类服务达3万余人次,满意率达98%以上,较好地解决了社区居民看病等候、反复排队不方便等问题。
5.4 推行社区褥疮“中心—站点—家庭”三站式链式服务
中心全科病区针对社区患者的特点,自行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褥疮治疗方法,并将服务延伸到站点,延伸到患者家中,建立褥疮治疗咨询热线和出院回访制度,近3年共护理褥疮患者968人次,病区获得上海市五一巾帼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6 院务公开,文化先行,进一步构建和谐单位
以完善职代会制度建设为核心,促进院务公开。中心率先实施职代表履职考核评估制度,充分发挥职工参与中心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提升职代表的履职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
积极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做实职工“茶室谈心会”活动,不断完善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以道德讲堂为平台,通过读一本好书、唱一首好歌、讲一个故事、听一次报告等形式,不断提升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以持续开展“六送”关爱活动为载体:高温送清凉、寒冷送温暖、患病送慰问、困难送帮助、退休送鲜花、生日送蛋糕,进一步增强职工归属感,提升凝聚力,构建和谐单位。
“沧桑巨变过云烟,千锤百炼始成金。”经过75年的洗礼,中心得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式发展。新起点,新契机,中心将以社区百姓健康为第一责任、以社区百姓满意为第一追求,以一流服务、过硬技术为第一目标,为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