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德育教育相关问题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德育教育相关问题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言传身教,身教更重于言教

作为老师,要特别注意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青少年最大的行为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很容易接受教师的言行举止,这样就产生了“严师出高徒”的佳话。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高等学府都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修身养德,泽被后人”等等名言佳句来熏陶规范全校师生的原因。表现在家里也就有了所谓的”将门出虎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上梁不正下梁歪”等等说法。由此可见,我们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率先垂范,不论学识、气质、品质和职业道德,都要做学生的楷模。教育他们要学会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要严格要求自己,该做的必须去做,不该做的坚决不做。

二、充分利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造就人

不同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我们教师在工作中要多注重给予赏识教育,要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去感化他们。当然,要把关爱与溺爱区别开来,学生犯了错误总是要酌情处理和批评教育的。笔者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进行讨论,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效果很好。

三、要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多关爱他们

为人师者更应该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班主任,或信得过的任课老师,一吐为快,借以寻求寄托和答案。所以当你主动去帮助他或者跟他推心置腹交心时,他一定会很感激;当你给他一个不经意的鼓励和微笑时,他一定很高兴;当同学们要托你办事,你一时又办不成,但能主动解释为什么帮不了忙时,他就会对你有好感。所以,经常帮助别人将能使别人懂得你的存在对他的价值,作为投桃报李的结果,必然是“爱人者人恒爱之”。为了能使你周围的同学都喜欢你,你必须要做到:

1.服饰整洁美观。第一眼看上去就爽心悦目的装扮有助于增强老师的亲和力。

2.善于面含微笑。因为笑脸迎人,就会给人以一种温暖亲切之感。呆板的表情是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它就象一块挂在路口的木牌,告诉人们此路不通。别人会有意回避你,有话少说,无话不说。可见,笑是一种交际手段。

3.注意言谈,避免粗言秽语,跷二郎腿、过于倨傲、目中无人、唯我独尊,都会引起同学对你的反感。

4.生活中需要幽默,严肃的课堂也需要幽默。一天上课,叫起一名学生回答问题,他回答后学生发出一阵笑声,为何?他上课没认真听,连讲到哪儿都不知道,当然牛头不对马嘴。笔者对其施以微笑,并幽默地说:”你辛苦了,快坐下吧!”学生都笑了,那个同学也笑了,剩下的时间里,他听得很认真。

四、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有位作家说:“一个不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必然是感情的奴隶!感情如洪水,若不修堤筑坝,就会泛滥成灾;感情如烈火,若不及时扑灭,就会烧毁一切。”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被感情所左右,迁怒于学生,特别是对待“差生”,老师应该经常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理智,采取妥善的办法来处理问题,这样才不会使老师和学生“两败俱伤”。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因此,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教育说服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笔者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大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讨论会。上课的时候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竞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笔者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友爱,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同时,这样的活动也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德教亦无定法”,能够德教成才的就算好法。而所有的方法,其基本前提应该是建立在严谨、公平、厚爱、务德之上。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了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变得更美好、更完善的时候,他们才算真正在逐步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而教师的责任之一就在于抓住时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德育人,以情感人,最终做到知、情、行的完美统一。